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多方政权互相拉扯,争夺霸权,中原局势更是日新月异,紧张万分。这是个绝望的时代,战争发生在每一个角落,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但这也是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无数的智慧结晶和杰出人士诞生在此时,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百家争鸣"等历史文化巅峰。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在这个时代,人类迫于生产需要和战争需求,都有了哪些生产技术上的进步,这些被制造的生产技术,又给当时的人类带去了什么,对时代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1、 生产技术进步的第一标志——铁器和牛耕在多领域的运用
我国的农耕文化十分古老,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与普及,是技术生产、军事文明和农耕文化二者的"里程碑",是我国农耕文明和军事文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施肥、拌种、灌溉等新技术相继应用。人们学会了依据土地肥瘠程度实行连年种植或轮作复种,还越来越注意分析土壤的种类与种植农作物的关系。牛耕的使用,是最初人类使用动物代替下田劳作,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最大的进步。同时,由于时代的特殊性,铁理所当然被用来锻造武器,使得大规模的批量生产武器成为可能。铁制工具的使用使得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迅速,铁制武器也在战场上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时的社会发展以及变革等,都受惠于生产技术的的伟大跨越和与之捆绑的经济的高速发展。言下之意,生产技术的进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历史的作用,还是一个时代最特殊的"见证者"。
1、"铁器时代"的开启
生产技术进步的标志无疑是对工具的运用,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工具锻造历史,比方说原始时代人们磨制石器和兽骨,而殷商时代人们开始锻造青铜器等。春秋时期的工具锻造,开始了铁器在多领域的运用,开创了铁器时代。
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出现在军事、生产等领域。当时铁器的种类繁多,既有锄、铲、镰等农具,也有斧、锛(ben)、 凿、刀等手工工具。此外,铁还是制造锋利武器的好材料。由于铁器较此前使用的石器、铜器更为锋利坚韧,生产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管子》一书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女子们一定都人手有一针一刀;农夫们一定每人都有一耒一臿,工匠们一定每人都有一凿一斧,没有这些工具却能够把活做的出色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于铁制器具已经十分依赖,并且运用范围十分广泛。
晋国曾经把刑书铸到了铁鼎上,用以记录重要事项或者记录时间节点,这表明当时的铸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关于铁器铸造工艺的纯熟程度,我们也可以从一个故事中寻找到一些。传闻干将、莫邪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铸剑人,楚王得知后,一掷千金求取利剑。据说这对夫妇在经过三年的精心铸造之后,终于完成了杰作,锋利无比,可以削金断玉。
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生铁冶炼技术的国家。江苏六合程桥出土的春秋晚期的生铁块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生铁实物,欧洲直到14世纪才炼出生铁,比我国要晚约1900年。铁器一经面世,就立刻占领了市场,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铁制工具对于劳作的助力非常大,在各行各业,铁工具都大受欢迎。
战国时期,铁农具已经普遍使用,当时的铁农具大多数是"木心铁刃",也就是在木器上再套上一层铁制的锋刃。过去木制的耒(音同"磊")、臿(音同"叉")等基本农具上也套上了铁口,其他如锄、铲、镰等也都是铁制的。铁农具的使用,既增强了垦苑的能力,又有利于深耕,减轻草害和虫害,对农耕的发展有着建设性的作用。
2、 农耕文化的新高度——牛耕的出现
牛耕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根据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牛形尊中我们可以看见,牛形尊鼻上穿有鼻环,说明当时牛这种动物已经被牵引并且从事耕作。这充分说明,春秋时铁制的犁已经和和牛这种动物分不开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创造"犁"这个字时,以"牛"字作为偏旁了。新石器时代,牛已经作为家畜而被驯化饲养。以后,人们学会利用畜力来进行生产劳动,由于牛这种动物憨厚老实的特性,先被用来拉车,后来又被用来耕地,成为了人类劳作中最坚实的伙伴。牛耕出现前,人们使用耒、耜等耕具,靠人力耕地。耕作者要手握把柄,以脚加力,掘起土块,每掘一块土,需后退一步。虽然铁器农具的使用使得耕作变得便捷了许多,但这种耕作方法用力多而效率低。用牛拉犁的耕作方法,不仅省力省时,耕作效果也较好。
在当时,也有很多和牛耕有关的的故事和趣闻。由于牛耕对生活影响程度十分显著,许多父母甚至会拿牛耕一类的元素给自己的孩子命名。牛这种动物,也一跃成为了"人类的伙伴",古代的名画中也时常有"牛"的出现。从这我们也能看出,牛耕的出现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意义巨大。
总而言之,铁器和牛耕相继出现,之后绝妙的结合,为务农者实现更精更细的劳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的极大臂助。
2、 水利工程的兴修
上文我们所叙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以及冶铁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接下来我们所要讲的,是大型工程的兴建。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古时百姓多以农业为生,农业也是国家经济的核心,但世事无常,更不可能永远都风调雨顺,为了农业的发展和兴盛,人类在与自然搏斗的过程中开始渐渐了解自然的规律,水利工程的兴修,就这样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1、华夏子孙对水利工程的探索——运河的开辟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建各种水利工程,这对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先被兴建的是邗沟渠。春秋末期,吴国为了发展国内经济,并且使两地得以流通,解决两片水域之间的沟通难题,曾在邗(han, 今江苏扬州西北)筑城,在长江、淮河之间开凿运河,这是我国最早开凿的运河,也是我国古代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兴修迈出的第一步。虽然工程的兴修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当时的吴国来说,可能弊大于利。当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邗沟不仅扩大了灌溉面积,同时也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对之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大作用。
到了战国时期后段,水利设施的兴建就开始在各地兴起,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每朝每代都把水利设施作为国家经济和民生的重要项目。
魏国的西门豹和史起曾经开凿水渠,引漳水灌溉邺(ye,今河北磁县东南邺镇)一带的田地。除此之外,魏国还曾开鸿沟,引黄河之水经圃田泽(今河南中牟西)到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到了战国末年,秦国为了增强国力,巩固霸权,不拘一格地任用韩国水工郑国,在关中开郑国渠沟通泾、洛二水,使关中成为沃野,秦国也因此更加富足,为之后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落成
秦昭王时,李冰父子在四川开始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建造。这项工程,不仅在当时被认为是划时代的杰作,一直到今日都江堰也一直发挥着其作用,令人不得不称奇。都江堰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防洪、运输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以规模巨大、结构合理闻名于世。它不但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都江堰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无坝引水工程,位于岷江中游。所谓无坝引水,就是在不建立堤坝的前提下让工程发挥出最大的引洪效能。岷江上游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把山体上的泥沙夹带了下来,到了成都平原后,由于流速减缓,夹带的泥沙很容易沉积下来,淤塞河道。特别是雨季来临时,雨量骤增,河道时常被淤积,洪灾的爆发屡屡发生,导致成都的平原常常遭受水灾,百姓深受其扰,苦不堪言,拿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已经迫在眉睫。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李家父子接下了这个兴修水利的重任。
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主要由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流排沙工程)和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组成。"鱼嘴" 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分散水流,调节水量,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是开凿玉垒山而成的人工河道,使内江的水得以引入支流。"飞沙堰"在宝瓶口上游,用来将水中流沙排出,并起到分洪的作用。
古人管理都江堰有"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意思是每年要深掏宝瓶口,但飞沙的堰顶不可砌的过高。这个口诀看似简单,其实与技术科学非常贴合,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像现在的建筑工程大多使用牢固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古时迫于建筑业水平的局限,工程只能以竹子、木头以及相对坚固的卵石为主要建筑材料,以竹编笼,然后在其内填充卵石搭建基底。
为了让建筑更加牢固,李家父子从前期勘察、中期实践、总结经验到谨慎实施每一步都严防死守,终于,都江堰的落成一鸣惊人,惊艳了世界。都江堰一经面世,就发挥了其显著作用,岷江的水患得以妥善解决,还附带解决了周边数百万亩农田的浇灌问题,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成了真正惠民利民的项目,并且这一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摘取了部分战国时期的农业、军事、建筑等方面的事项来简单叙述人类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当然,文中所记仅是凤毛麟角。在中国厚重的历史中,杰出的变革和新产物多如繁星一般。通过这篇文章的叙述,想必您也一定和我一样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折服,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骄傲。
参考文献:《中华文明的传真》
《管子》
《争霸图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