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周朝历史上,周幽王可谓一位承上启下的君主。
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2年―前771年在位。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年),姬宫湦的父亲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周幽王继位后,立妃子申后为王后,申后所生之子姬宜臼为太子,姬宜臼就是日后的周平王。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攻打周幽王,于是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那么,问题来了,周幽王被杀后,周平王、周携王二王并立,最后分别是什么结局?
一
首先,关于西周的灭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不过,实际上,《史记》等正史则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中记载:三年,幽王嬖爱襃姒。襃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後幽王得襃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襃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后的父亲申侯大为愤怒。
因为这一原因,到了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国的君主申侯决定进攻周幽王。当然,申国作为周王室册封的诸侯国,想要独自对抗周幽王,显然是非常现实的事情。于是,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攻打周幽王。在多方势力联合的背景下,周幽王兵败被杀。在此基础上,诸侯们与申侯共同拥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申侯成功帮助周平王登上了王位,但是,支持周幽王的势力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选择拥立余臣为周天子,即“周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
二
《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引《竹书纪年》一则中有“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据此,“携”为地名。《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引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七云:“携,地名,未详所在。《新唐书》:《大衍历议》谓丰岐骊携皆鹑首之分,雍州之地,是携即西京地名矣。”说明携王之“携”与丰、岐、骊相连,很可能是镐京附近某地,携王所居当在丰镐周都旧地,即今陕西渭南。
在周幽王被杀后,虢公翰非常不满,于是拥护支持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周天子,这就是被很多人忽略的周携王。周携王(?-前750年),姬姓,名余臣,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周第13任君主,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的弟弟,周平王的叔父。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周幽王不是周平王弑杀的,但是,周平王还是从中获得了直接的好处,也因此引起了部分诸侯国的不满。换而言之,周平王的天子宝座,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这成为周幽王被杀后,周朝发生二王并立局面的重要原因。对于二王并立的局面,持续了20年左右,也即周平王一时间,也无法结束这一局面。
三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袭扰,于是在秦国大军的护送下,将都城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平王任命郑武公担任司徒,让他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周平王在郑武公、晋文侯的辅佐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对于周平王来说,无法抵挡犬戎等势力,更无法收复西周的都城镐京,只能迁都到洛邑,也即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并且,周平王还在拉拢秦国、晋国、郑国、卫国等诸侯国,以此孤立周携王。其中,晋文侯来说,为了从周王室获得更大的好处,选择发兵进攻周携王。
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750,晋文侯为了讨好周平王,向周平王建议说:"天无二日,国无两王。周携王虽为先王子嗣,没有得到天下诸侯公认而擅自称王,实属叛逆行为,应当予以讨伐。同年,晋文侯攻灭周携王,才结束了周朝二王并立的局面。对此,在笔者看来,周携王的被杀,意味着西周历史的彻底结束。至此之后,周平王总算坐稳了周天子的宝座。不过,此时的周平王,无疑丧失了天子的权威,逐渐成为大国称霸的傀儡,比如秦国、郑国、齐国、楚国、晋国等大国,逐渐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
四
最后,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由于大片疆域的丢失,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在此基础上,周王朝因此大大衰落。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
周平王在位时期,相继委任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担任周王室的卿士。后来由于郑国实力雄厚,周平王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不愿朝政让郑庄公所操纵,便乘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有前来上任的机会,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并暗中将朝廷大权分托给虢公。
郑庄公得知后,便埋怨周平王,马上赶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对周平王施加压力。周平王再三赔礼,但郑庄公仍然不依。周平王只好提出让王子狐(姬狐)到郑国作人质。一定程度上,周郑交质的发生,让周平王颜面丧失,根本没有天子的威严了。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谥号平王。总的来说,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再加上二王并立的局面出现,更是导致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诸侯国的脸色行事。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