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万米深海中,可能存在高级文明吗?答案细思极恐

2020-12-04新闻3

近几天,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的消息占据了各大版面,这不仅是中国航天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人类航天的一大进步,毕竟人类是命运共同体。

就探索来说,可能很多人觉得“上天”的技术要求更高、更加的困难,但其实“入海”的难度一点也不比“上天”小,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要难于“上天”。因为深海强大的水压犹如一道屏障,将人类的探索和活动范围牢牢的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

迄今为止,人类对海洋的探索程度仅仅达到了5%左右,还有大片的洋底尚未被人类踏足,同时还有大量的海洋生物没有被人类发现。

正因为海洋如此的神秘,还有大片未知的区域,所以也就产生了一个让许多人非常好奇的问题:广袤的深海可能存在高级文明吗?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个疑问一点也不突兀和荒诞。按照进化论,人类是由生活在陆地上的古猿一步步演化而来,但目前并没有发现古猿到猿人之间过渡的化石,并且古猿到南方古猿之间还存在着数百万年的空白期。

为什么找不到中间种的化石?又为什么演化过程中出现了一段空白期?综合这两方面的问题,有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颠覆认知的假说——“水猿假说”(Aquatic ape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人类的直系祖先并不是来自陆地,而是来自广袤的海洋。也就是说,古猿到南方古猿之间那段消失的空白期实际上是在海洋中,所以才没有在陆地上发现中间种的化石。

地质气候显示,800到400万年前地球曾有过大规模的冰川融化,这使得海水淹没非洲大陆,或许正是这段时间迫使古猿们进入水中生存。而随着冰期到来,淹没非洲大陆的海水渐渐褪去,古猿们回到陆地继续生存演化。

所以如果“水猿假说”是对的,会不会有一些古猿没有选择回到陆地,而是选择继续留在海中呢?这也就回到了文章开头的问题——广袤的深海可能存在高级文明吗?

首先,深海中肯定不可能存在和人类文明相似的科技文明,因为目前人类并没有收到来自深海的不明信号。

那么深海中是否可能存在较为落后的文明,或者完全不同于科技的文明的文明形式呢?可能很多人不相信。

我们都知道,文明的先行条件是种族基数、相互沟通的能力以及自我拓展的能力(制造工具),这些复杂条件深海中能够满足吗?

我们首先来看能量需求和种族基数。作为高等生物,因为需要发展和功能复杂,对能量的需求程度肯定要高于一般生物。所以如果深海有高等生物的存在,他们一定需要一个稳定提供大量能量的环境。

对于人类来说,太阳就是我们稳定获取能源的源头,那么对于深海中的高等生物来说,他们的能量源会是什么呢?或许主要是分布在海底的火山。

可相对于太阳的“阳光普照”,海底火山的作用范围就小得多了,因此一些依靠火山能量的生存的生物注定无法离它太远,这就极大限制了生物的数量。基数小,诞生文明的可能也就缩小了。

接着是相互交流的能力。由于阳光无法照射到深海,所以深海生物们根本没法利用太阳能,而这也就出现了一个现象——深海生物大都会发光。

然而,即便是自身能够发光,但对于深海环境来说这点光也是微乎其微的,两只鱼可能相距十几米都不一定能够看到对方,所以深海中视觉交流能力局限性很大。

既然无法通过视觉,那么听觉或嗅觉怎么样呢?由于气味在空气中和水中的传递都是没有规律的,所以按照特定的排列发出气味传递信息,根本无法保证对方收到的信息是否和原信息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复杂交流的可能性为零。

相比于不靠谱的视觉和嗅觉,听觉的可能性反而相对较大。但在漆黑的深海环境,发出声音就意味着自己将陷入危险的境地,所以这种交流信息的方式也不太可能。

当然了,也不排除在深海中生活了很久的高等生物,已经演化出了其他生物察觉不到的声音波段,他们正是靠着这种波段进行交流。

最后是自我拓展的能力。其实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具有这种能力,但它们没有建立文明的关键在于不会根据需求制造和使用工具。那么深海生物会拥有制造工具的能力吗?恐怕这就是妄想。

想象一下,你正在制造一个非常精密的工具组件,这时一个人从你旁边飞快地跑过,奔跑带起来的阵风瞬间就会将面前的零件吹得七零八落。

在深海也是同样的情况,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会对周围物体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使得在水中制造精密工具非常困难。

所以综合整个分析来看,深海根本不可能存在人类理解中的高级文明,甚至连文明都不可能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各地都曾有过关于美人鱼的传说,这难道仅仅是人们的错觉或者以讹传讹的谎言吗?答案确实让人细思极恐。

#科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