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接诊了几位肝癌患者,他们来看诊时第一句问的都是“我的甲胎蛋白升高了,这是怎么回事?是复发转移了吗?”、“我在医院治疗了很久,但是肿瘤标志物不降反升,是不是治疗效果不好?”等等。 很多病人觉得甲胎蛋白(AFP)既然是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那“标志物”升高了肯定就是代表病情加重了。
其实,肿瘤标志物虽是肿瘤诊断中的重要参考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肝癌患者不能简单地根据AFP数值判断病情进展或肝癌复发,而应全面复查确定肿瘤的进展情况。
01
何为AFP?
甲胎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极少。 而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但现在大量临床发现, 部分肝硬化患者会长期出现AFP达到上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同时发现约20%的晚期肝癌患者,直至病故前,AFP仍不升高。有研究资料显示AFP检测肝癌复发的敏感性为80.39%,并不能做到完全准确;假阴性率为19.61%,原因为部分患者治疗前AFP即正常,即使肿瘤复发,仍然显示AFP正常。另外,肝功能的异常,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AFP的水平。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还有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
简而言之,AFP虽然是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但并不完全准确反映病情,可能AFP升高,却不是肝癌;也有可能AFP正常,但是肝癌已经复发了。因此, 我们不能神话AFP。
有个亲诊的案例很能说明问题。
蔡某,40岁左右,原发性肝癌,于去年6月手术切除后,介入治疗2次,一直中药加零毒抑瘤调整,今年4月初所有指标,包括肝功能“二对半”等均已转阴。6月份体检,CT示肝恢复良好,无复发征兆,所有指标物均可,唯AFP从原本的6一下子跳到60多,这可吓坏了他。他算算手术后约1年,正是好复发之时,认为肯定是复发了,情绪糟透了。笔者细加分析,发现有不少征兆不太支持“复发”。再仔细一打听,他家正在装修新居,他虽不亲自督阵,却也每日必去工地(新房)一次。加上蔡某求康复心切,即便天气炎热,仍每日练康复功不止,加剧了过度疲劳。而慢性肝癌患者,疲劳状态下很容易出现AFP的升高。鉴于此,笔者建议他先不着急,好生静养2周,夏日不练功,中药继续调养,2周后复查。复查见AFP降至正常;又嘱再静养2周复查仍正常,他才安下心来。
02
AFP要不要查
有人说,既然AFP的检查结果不完全准确,那我是不是就不要复查AFP了?
这个也不能因噎废食,AFP的检查,可以及时提醒人们注意一些征兆,所以我们主张不仅肝癌患者必须定期作AFP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一些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也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定期做些针对性的检测,以便能尽早有效地进行防范或治疗。
03
AFP升高了怎么办?
AFP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再加上生物代谢的波动,检测试剂的稳定性,以及检测人员的技能等,都会在一定程度干扰这类指标的稳定性,会造成指标一定幅度的波动。因此, 绝不能用观察物理参数的眼光来看待生物学参数,特别是肿瘤标志物的高低。而应强调对这些指标的变化既重视,又不可迷信;有所波动时,可适时作一些重复检测;或请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解读,或再进行一些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PET/CT、肝动脉造影等,互参对照,切不可以AFP等肿瘤标志物至上。 总之,“指标,只是一组数字”,不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