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微循环学会血液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第六届友谊神经心理睡眠论坛中获悉,中国微循环学会血液治疗专业委员会细胞生物学组在此次论坛中举办了成立仪式。学组有20余位教授专家学者,分别来自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北京友谊医院、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区、北京军颐中医医院等各大医学中心和医院。
11月28日,中国微循环学会血液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 族卫生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主办,北京融合医学发展基金会协办,北京军颐中医医院多媒体会议室举办的中国微循环学会血液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第六届友谊神经心理睡眠论坛在北京圆满闭幕,随之,线上直播窗口也为广大学者朋友开启了精彩回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任陈葵
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癫痫与认知。在会议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任陈葵回顾了历届论坛的成长和参会专家医院。他指出,论坛在逐步壮大,吸引着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关注,未来论坛将会走向全国各地,也为更多的临床医生搭建临床基础搭建互相交流,以及患者与专家的沟通平台。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潘雷霆分享解析了《人红细胞变形性及细胞骨架超微结构研究》。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红细胞变形性检测总结到,设计两种新型微流控芯片系统评估药物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基于速度评价变形性;发现乙醇对红细胞变形性影响存在两面性(即存在一个中间合适剂量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发现乙酮可可碱(临床改善血液流变性药物)同样对红细胞变形性影响存在两面性。在此情况下,可应用于研究衰老红细胞变形性;筛选衰老红细胞比例;探索新的红细胞保存试剂或者方法等研究应用场景。可以检测血库里的红细胞质量,探索红细胞长期保存的方法,对定向衰老研究和临床意义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
源品生物执行总裁王健介绍到,他们学术组在血栓性梗塞疾病在干细胞研究中有很长历史,大约2004年就已经开始对脑神经系统疾病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脑中风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出血性和缺血性治疗在功能恢复上是有明显差异的。研究结论表明脑中风发生之后缺血性治疗的愈后要差,难度较大,出血性治疗愈后效果相对较好,总结出这一明显差异,与治疗窗口期使用干细胞作用的时间相关,但干细胞疗法在治疗脑中风疾病中可以发挥作用。
源品生物执行总裁王健
随后,王建分享了《关于干细胞在治疗血栓性梗塞疾病应用的思考》,演讲报告中详细解读了干细胞的基本概念、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优势、干细胞在抗血栓方面机理机制的探讨、抗血栓形成降低死亡风险、微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干细胞在抗血栓方面的案例分析、治疗脑梗死机制、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案例、新冠患者凝血病程及信息学模型分析、治疗改善肾脏的微血管堵塞等,他谈到在亲临武汉新冠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栓及凝血异常的情况下,干细胞资料能有效降低体内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症损伤,并改善凝血功能。在治愈了19个病人时,发现抗血栓至关重要,医生在解剖第一个病人时,病人肺部有大量的黏液,黏液导致了小气道堵塞,小气道堵塞之后呼吸衰竭,肺部的微循环障碍导致了血栓堵塞,小气道堵塞的原因凸显了微循环的重要性。
干细胞作为当今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因具有突出的医学特性,免疫调节,诱导血管形成和血管生产等功能,能有效改善肾脏的微血管阻塞,恢复微血管循环,恢复肾损伤,改善肾功能,这种治疗方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干细胞在临床研究中也得到一定的成果,2016年至2019年我国中央财政经费拨款支持干细胞临床研究涉及重症急性肾损伤等多种疾病,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注册的就已超过30项Ⅰ期/Ⅱ期临床试验,侧重于验证干细胞对肾损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对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而言,医学研究者已进行了多项干细胞治疗CKD的临床试验,我国已有多项相关干细胞备案项目经国家批准,说明干细胞治疗慢性病肾病已得到国家肯定。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成果表明,干细胞能有效改善肾脏的微血管阻塞,恢复微血管循环,恢复肾损伤,提高肾功能,在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方面是可行且有效的。
人红细胞和干细胞一直以来是科学家热衷研究和探索的新事物,因为它强大的修复能力,在医学领域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在疾病临床、再生工程、药物筛选等方面崭露头角。
中国微循环学会血液治疗专业委员会细胞生物学组热情高涨,但他们身上同样肩负着责任和挑战。
下一个学术组又是什么?这样的会议对疾病的临床治疗有什么指导意义?对血液病患者、癫痫、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会有怎样的帮助?让健康未来可期,让生命在挫折中绽放,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