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究竟有多大?长150米,排水量3万吨可信吗?

2020-12-04新闻18

公元1405年至1433年,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是我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规模之大,人员之多,船只之大,航程之远,所到国家之多,在我国和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极为光辉的篇章。

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使团领导成员乘坐的,载物最多的主力船只。研究宝船的大小,是关系到我国以及世界古代造船业和航海业的最高水平问题。中外学者和专家对这个问题一直很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究竟有多大?

历来众说不一。《明史·郑和传》中记载: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后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郑和下西洋的随行翻译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和明罗懋登的《三宝太监下西洋记》中都有类似的记载。

史书关于宝船尺度的记载是否可信?

几十年来,学者和专家们对比进行了考证,提出了种种不同看法。

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这个数字乍看起来不觉得怎么,不少人也就加以引用了。当将这个数字化为公制时,四十四丈合150米,十八丈合61米,一条这样尺度的木船,其排水量估计在三万吨左右,即比现代远航的万吨货轮还要大得多,这确实大得使人吃惊。从航海与造船的角度分析,认为上述尺度的长宽比过小,不适应于航行与操纵,因而推断史书记载有误。

南京静海寺郑和下西洋残碑上记有:

“永乐三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以及“永乐七年,将领官军乘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橹船……”

字样。据考证,明代二千料海船长十余丈、宽三丈左右。学者认为,碑记所载郑和乘驾海船的大小比较可信。其理是:

第一,郑和下西洋不需要特大的船,二千料海船可容将士二百余人,较小的八橹船至少也可容数十人,六十余艘大海船,二百余艘小船,已足够郑和出使远航之用了。

第二,过大的船在古代是无用之物。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船,比现代万吨级货轮还要大得多。今天我国除上海港外,尚无其他港口能同时容纳六十二艘万吨级货轮和几百艘较小的船。郑和舰队停泊的江苏刘家河和福建长乐都是小港,当时尚未发明大功率的动力机器,在无风时依靠人力是无法移动这一大批庞然大物进出港口的。有风时,特别是横风与逆风情况下,仅靠人力更无法有效地驾驶这样特大的木帆船。

第三,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不能在短期内造出成批的这样大的船。郑和出航于永乐三年,在明成祖登位前似不可能有遣使远航之议,因此舰队的准备时间是很短的。在二、三年内要建造六十多艘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高达十丈的大船,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

还有学者认为,史书上记载的宝船的尺度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长宽比只有2.44左右,似乎与现代船的长宽比值太不符合。如果把“广十八丈”改为“广于八丈”,这样就可能了。用1955年5月在南京下关三汉河附近中保村发掘到的一根舵杆,配长四十四丈、宽八丈的宝船恰好合适。又认为“广十八丈”中之“十八"二字可能是“六”字分开抄写之误。

与以上相反,另一些学者、专家、研究人员则认为史书所记宝船的尺寸是可信的。从北京图书馆首先查到了《瀛涯胜览》的较早抄本《三宝征彝集》中有“宝船陆拾叁只,大者长肆拾肆丈,阔壹拾捌丈”的记载。数字都是大写,不可能是传抄错误。《三宝征彝集》是较早的抄本,更接近于原本,应该是比较可靠的。《三宝征彝集》的作者马欢是随郑和三次下西洋的翻译,目击身履宝船,所记应为第一手资料。如果说明集本《瀛涯胜览》有关宝船尺寸的记载尚有“孤证”之嫌,那么《三宝征彝集》的发现对于这条记载就增添了相当可信的成份。

从古代木帆船造船工程结构和考古的角度分析了宝船的尺度和长宽比,认为它的强度和用篷帆操纵的性能都无问题。宝船的长宽比与泉州出土的末代古船的比值很接近。在这方面,不能以现代建造钢船的原理去论证宝船的结构。学者们认为,宝船取相对较大的船宽与较小的长宽比,有利于船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认为《明史》所载宝船尺寸“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是可信的。

由此可见,要彻底攻下郑和下西洋宝船尺度这个关,弄清宝船究竟有多大?还有待于今后深入寻找和发现新的史料,发掘更多文物并进行模型试验。

#明朝#下西洋#宝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