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量被随意丢弃的个人防护用品会加剧海洋污染。图为在美国加州长滩,一名男子骑车从被遗弃的口罩旁经过。
新华社/法新
一段时间以来,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上,美国一些政府部门和政客对中国极尽抹黑之能事。美国国务院甚至炮制出一份“中国破坏环境事实清单”。这完全是一场玩弄“双标”的政治闹剧。
不久前,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美国损害环境事实清单》和《美国损害全球环境治理报告》两份文件,用事实和数据还原美国在环境治理领域的斑斑劣迹,直接戳破美国一些人“贼喊捉贼”的把戏,给美国某些政客的无理指责以有力反击。作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发达国家,美国不仅在国内环境保护政策上大开“倒车”,还严重损害全球环境治理的公平、效率和成效,是公认的“共识破坏者”和“麻烦制造者”。
大开“倒车”——
怠于履行国际义务
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退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这是美国在气候变化立场上的重大倒退。
美国是全球历史第一排放大国,当前第二排放大国,目前全球排放占比约为15%。《美国损害全球环境治理报告》指出,美国的减排表现是影响全球气候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美国既不批准《京都议定书》,又退出《巴黎协定》,否认自身约束性量化减排义务,彻底游离于全球减排体系和安排之外,严重阻碍了全球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进程。
退出《巴黎协定》只是美国政府在环境问题上倒行逆施的一个缩影。据《纽约时报》统计,美国现政府执政以来,直接或以其他方式撤销了近70项重大环境政策,还有30多项处于撤销进行中,预计将极大增加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致死人数。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等环保机构针对特朗普政府降低环保标准及相关环保问题提起了多项诉讼。
复旦大学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前常务副院长沈丁立表示,《美国损害环境事实清单》和《美国损害全球环境治理报告》两份文件呈现的内容皆为事实。美国曾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但近几年政策和立场出现重大倒退。
“事实上,美国在环境治理上的消极态度,或者说立场后退的表现,都是因为美国在全球治理上越来越不愿意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越来越不管不顾的态度,主要是奉行了美国利益至上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庆四分析,过去,作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推动者,美国无限拔高自己的道义制高点,以此来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制造障碍。经过一些年的实践后,美国发现这种方式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即以碳排放等环境指标来约束别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自己也吃不消,因此选择往回撤,减少环境治理成本。与此同时,美国并没有降低对别国的要求。
任性“搅局”——
花式阻挠多边合作
美国一方面躲避多边环境治理下的国际责任,一方面屡屡阻挠国际环境合作,扮演全球环境治理的“麻烦制造者”角色。
“美国不仅单方面退出《巴黎协定》,还破坏二十国集团关于气候议题达成共识。”据《美国损害全球环境治理报告》显示,自2017年开始,受美国刻意阻挠和消极立场持续影响,二十国集团峰会的领导人宣言被迫在气候相关段落采取“19+1”妥协方式,即除美国以外的其余19个成员国宣布继续承诺履行《巴黎协定》。
2019年5月,《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通过加强管控塑料废物的修正案,确立了全球塑料垃圾污染防治框架。据媒体报道,在会议期间,美作为非缔约方,不断施加影响,企图阻挠关于加强管控塑料废物修正案的通过。
此外,出于一己私利,美国在多边环境领域选择性“缺席”。《美国损害全球环境治理报告》指出,美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生物多样性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等多边环境条约,但迄今均不予批准,长期游离于多边框架之外。
李庆四表示,美国对多个环境条约“签署但不批约”的行为,凸显了其不愿受国际环境条约约束、逃避自身国际责任的单边主义心态,充分暴露了美国对国际环保努力的漠视和对多边环境领域的不合作态度。
公道自在人心。在2017年以来的三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因谈判立场消极,多次被非政府组织投票授予带有批评性质的“化石奖”,且是“获奖”最多的国家,上榜次数占比1/5。
沈丁立认为,美国政府近年来的倒行逆施给全球多边环境合作带了个“坏头”,但世界其他国家不应效仿美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世界各国应放下一己之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向前推进。
奉行“双标”——
蓄意打压他国发展
《美国损害全球环境治理报告》指出,美在签署《京都议定书》后仍放任自身碳排放快速增长,与《京都议定书》推动的减排宗旨背道而驰,与议定书要求其减排7%的规定更是南辕北辙。与此同时,美国还频频要求发展中国家加大减排力度,甚至将发展中国家减排义务作为其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先决条件,充分暴露了美国在多边领域惯于“宽于待己、严以律人”的双重标准。
此外,美国罔顾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利益和人民健康,长期将处理能力欠缺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塑料废物的最终处置场所。据非政府组织巴塞尔行动网络(BAN)发布的调查报告,美国公司2020年仍在非法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危险电子废物。自2017年7月中国将废塑料等“洋垃圾”纳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以来,美国出于解决自身垃圾出口的需要,多次无理指责和攻击中方禁止“洋垃圾”来华,蛮横要求中方撤销禁令。
“蓄意打压发展中国家环境项目。”《美国损害全球环境治理报告》指出,美方屡屡挑战发展中国家正当合理的用资权利,时常独家阻挠发展中国家用资项目通过。自2013年11月起,美多次以所谓人口贩运、侵犯人权等无端理由,打压发展中国家项目,涉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结构的发展差异,在环境治理方面与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很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朝着不断向好不断改善的方向迈进,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鼓励和表扬,而不是像美国那样无限地挑毛病。”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在未来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李庆四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多多发声,提高国际合作的能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协议和全球环境治理政策制定方面提出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李庆四表示,在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议题上,美国之外的国际社会有深厚的共识基础。美国的有识之士也坚持认为,全球环境恶化反过来最终也会伤害到美国,反对美国政府“退群”的行为。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美国依然是国际社会努力争取共同面对环境挑战的一个合作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