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莫洛托夫制作方法 为什么反坦克燃烧瓶,被称为“莫洛托夫鸡尾酒瓶”?

2020-07-22知识8

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是什么? 伏特加是一种俄罗斯烈性酒,由于喝下之后有取暖的功效,因此在俄罗斯和北欧一些寒冷国家十分流行。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却有一种酒的名气比伏特加还要大,这种酒是以苏联二号人物莫洛托夫来命名的,叫做莫洛托夫鸡尾酒。(二战中的莫洛托夫鸡尾酒)那么,这种酒为什么会在战争年代名声广为传播呢?实际上,莫洛托夫鸡尾酒并非是一种酒精饮料,而是二战中土制燃烧弹的别称。说起来,这种武器虽然以苏联二号人物莫洛托夫命名,但却并非是苏联人发明的。在西班牙内战中,苏联支持了共和派,而这种武器正是由共和派人士发明。他们将汽油、橡胶,白糖等物都装在一个玻璃瓶中。在这种武器使用初期,还需要点燃瓶中延伸出的布条再进行投掷。到后来瓶中又加入了黄磷,可以直接扔向目标。瓶身破裂时,黄磷在空气中会迅速自燃,并且瞬间点燃飞溅的汽油,杀伤力惊人。在二战中,多国军队都运用了这种制作简单并且杀伤力巨大的武器,甚至一些国家将它作为了反坦克常规武器。莫洛托夫鸡尾酒由此恶名远播,人们每每提及,都会感到战栗不安。(莫洛托夫旧照)那么,既然是燃烧弹,为什么会叫做莫洛托夫鸡尾酒呢?1939年,在苏联与波兰结束战争后,苏联方面以芬兰国界的炮火与。二战时期的燃烧瓶是怎样毁伤坦克和装甲车的? 谢谢邀请,苏联入侵芬兰是1939年。当时苏联装备的坦克技术还比较初级,多是一些轻型坦克。这些坦克多采用钢板铆接而成,坦克车体上开有多个观察孔,密封性比较差。钢板的厚度也比较薄。燃烧瓶碎裂燃烧后,既会在表面燃烧,也可能渗入车体内燃烧,坦克即可报废。其实燃烧瓶打坦克最有效的办法:一燃烧瓶是砸在坦克车体后部的发动机上,燃烧会让发动机报废,如果能够引燃坦克的内部油路,坦克爆炸。二是燃烧瓶扔在坦克炮塔上,燃烧会导致潜望镜等观瞄设施失灵,坦克乘员无法弄清外部情况,从而丧失作战能力。但是最理想的把燃烧瓶扔到坦克履带橡胶引导轮上,引燃橡胶,这样致使坦克燃烧爆炸。现在,世界各国的坦克技术含量较高,与1939年不可相比,密封性能很强,但薄弱的发动机部位,莫洛托夫鸡尾酒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坦克仍产生威胁的武器。但是,现代化战争燃烧瓶对坦克威胁不是太大的,因为现在坦克无论设计,甲板厚度质量等多部位,封闭较好,所以燃烧瓶扔到不是薄弱地方,坦克轻易不会造成大的威胁。此时,也不可小视燃烧瓶,毕竟是危害坦克的杀手。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是什么? 莫洛托夫鸡尾酒实际就是燃烧瓶。这种简单,适用的反步兵,反坦克武器。二战中,德国的机械化部队所向披靡,特别是坦克部队。在前苏联,由于基础兵工产业前期遭到巨大损失,部队反坦克武器奇缺,步兵重武器奇缺,原有配备的12.7反坦克枪随坦克装甲的增厚几乎毫无用武之地,但是很快,苏联红军找到了坦克的弱点,即坦克后部发动机处。于是苏联红军就就地取材,在伏特加酒瓶内管灌上汽油,点燃投掷到坦克后部,引起坦克着火,这一招屡试不爽,特别是在城市作战中。后来,红军战士在酒瓶内又加入橡胶皮。橡胶皮在汽油的作用下变软,会粘贴在坦克上,增加燃烧度。同时在城市作战,和火力点攻坚中,燃烧瓶燃烧破碎声,和敌人的嘶叫声极大震慑了敌人。而且这种武器制造简单,材料随处可取,极受战士欢迎!莫洛托夫,斯大林亲密战友,1941年任苏联外交部长。他多次与德国打交道,因此红军战士戏称这是莫洛托夫给德国的礼物,即莫洛托夫鸡尾酒!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对二战的影响? 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得德国能够拥有较大的精力来对付欧洲各国,导致二战前期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沦陷。苏联为了激化英法和德意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厮杀,目的是巩固自己的西部防线,才与一向视为“战争贩子”的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鼓励德把战争矛指向英法两。这种损利己的策略是苏联一贯奉行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与此同时,还和德签订了秘密议定书,划分了双方在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各的势力范围。苏联同德的妥协,无异是放弃了反法西斯主义的旗帜,而且影响到共产际和各共产党的政策。这一条约的签订,全世界为之震惊!首当其冲的是波兰。可以这样说,苏联签约出卖波兰以求自保。《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一个星期,德军队便大举入侵波兰。

#燃烧弹#斯大林#军事历史#莫洛托夫#芬兰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