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中国经济上半年表现抢眼
强国论坛:您认为上半年经济数据有哪些亮点?上半年经济形势呈现了什么特点?
迟福林:在应对变局中,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成为最大亮点。上半年,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和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国经济实现从一季度的GDP增速“-6.8%”到二季度增速跃升10个百分点,实现上半年3.2%的经济增速。应对“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应对危机中的稳定和应对变局的韧性是上半年经济数据的“最大亮点”。我国拥有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完备产业体系;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经济转型趋势下经济增长还有较大空间。在一系列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疫情防控向好形势进一步巩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重大项目扎实推进,经济正在逐步回归常态。尽管目前仍处于防疫阶段,但防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点开始逐步形成。
在开拓新局中,中国经济的新优势更加突出。例如,我国以消费为重点的内需潜力成为应对疫情冲击、稳定经济的突出优势。依托14亿人的巨大市场,受益于扩内需和促消费政策实施,“中国消费”正在全面复苏,结构升级持续推进。突出表现在线上消费增长的强劲动力。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面对疫情对产业发展的严重冲击,基于扩大内需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多方面的突出优势。再如,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国数字科技企业在应对疫情中展现出灵活多样的科技创新,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中成为突出亮点;另一方面,疫情加快了相关行业从线下向线上的转移进程,释放了数字经济的潜在需求,催生了人们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和习惯的转变。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应对变局。今年上半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开放重大举措,例如《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等,推进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进程。此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标志着我国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入一个新阶段。“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既是上半年的一个亮点,也是指导未来一段时间的基本思路。
维护好市场主体是关键
强国论坛:您认为上半年经济数据中有哪些风险点或者值得注意的问题?
迟福林:在疫情严重冲击和中美经贸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等背景下,经济全球化面临新变局,我国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疫情蔓延助推逆全球化思潮,威胁全球自由贸易进程。孤立主义、单边主义、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更为盛行,将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出现倒退。2020年1-4月,全球新增不利自由贸易措施310项,已超过2018年全年数量,达到2019年全年的80%以上,全球全年新增不利自由贸易措施数量很可能远超以往。此外,疫情蔓延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回撤,有可能造成全球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下降。严重影响双边、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疫情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可能是短期的,但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将是长期的。随着疫情有可能长期化,这个短期冲击也呈现长期化态势。疫情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结构性压力。需要高度关注的是,由于经济下行等因素叠加,疫情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冲击更为深刻、更为严峻,某些结构性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强国论坛: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您认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迟福林:疫情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六稳”“六保”工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并没有预设GDP增速具体目标,重要目的就是要以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上半年在这方面出台了很多举措。
守住“六保”,做好“六稳”,要高度关注以公开市场、公平竞争为导向,营造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更好发展环境。例如,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由政府出资组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疫情纾困基金,对具有发展前景、符合产业转型方向的企业进行专项援助。再如,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全面实施企业自主登记与简易注销制度;取消企业一般投资项目备案制;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等。此外,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尤其是在以数字技术为重点的新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下,产业政策和产业补贴的正面效应逐步减小。要全面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产业政策,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
下半年经济反弹的关键是内需
强国论坛:有人说下半年我国经济会出现“V型”反弹,您认为中国经济潜力何在?
迟福林:第一,潜力在开放。当前,开放与改革直接融合、开放倒逼改革、开放是最大的改革特点十分突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我国制度型开放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推进相关政策转型与深层次体制机制变革,在规则对标中形成强大的改革动力,由此释放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由此,在国内国际规则对接融合中建立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以服务贸易为例。如果我国服务贸易潜力充分释放,到2030年我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进口国,占全球服务进口总额的13.4%,约为目前的3倍。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高水平开放,不仅是我国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任务,也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释放经济转型升级内需潜力的重大举措。
第二,潜力在内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仍有较大空间,并蕴藏巨大内需潜力。例如,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还有15-20个百分点的升级空间;产业结构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升级空间;城镇化率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升级空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等调整,叠加将释放百万亿元的内需潜力。例如,2019年我国GDP规模接近100万亿元,消费率预计为54%-55%,消费规模约为54-55万亿元。到2025年,如果消费率进一步提升到60%左右,至少还有25-30万亿元的消费增长空间。也就是说,我国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及由此带来的新兴消费市场的扩大,是我国释放内需、赢得主动的关键。未来几年,释放14亿人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关键在于服务消费释放和服务贸易发展,在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化改革进程。
强国论坛:近日,国际疫情尤其是欧洲疫情好转,一些地区开始复苏,中国经济如何借助全球经济复苏的外力,做好外贸并加强国际合作?
迟福林:随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形势逐步趋缓和经济逐步复苏,下半年全球经济有可能逐步好转,但取决于主要大国应对措施得力,取决于全球性的协调行动。一是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二是仍需高度关注债务风险、金融风险、主要资源大国生产停摆等疫情导致的次生灾害。总的看,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全球经济最核心的风险。
我国需要适应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大趋势,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以大力推进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进程,推动双边、区域自由贸易进程,并带动改革全面深化,在积极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的同时,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的突出优势。为此,一是要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打破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大幅减少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做到“非禁即入”“准入即准营”;二是破除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服务贸易模式下的边境内壁垒,率先在金融、教育、医疗、养老等国内急需的服务领域给予境外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三是打造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新高地,率先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及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对标国际高标准服务贸易规则,在资格要求、技术标准、透明度、监管一致性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影响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的国内规制。
责编:曲源 | 编辑:王先进
来源:强国论坛
来源:微信公众号-强国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