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薛宁薇12月4日报道:今年5月7日,《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由年度立法计划预备项目转为正式项目。就在上周,《条例》已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二审。这部备受关注的养老服务综合性地方立法,注重“老有所养”,将时下热议的居家和社区养老等内容囊入其中。
养老服务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在昨天上海市政协开展的“本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情况”专题年末委员视察座谈会上,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图片由金松摄
“助老餐厅建得很好,饭菜质量是否也相应提高了?这方面老百姓感受是有差异的。”上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凤懋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到当下一些老年人在寻求餐饮、家庭医生、喘息式社区养老服务时遇到的困难。凤懋伦指出,硬件建好的同时,如何把养老服务也落实好,真正服务到需要的人群,是未来长期要面对的问题,而引入第三方服务不失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在市政协委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理评价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珉宇看来,针对居家老人的精细化管理仍有提升空间。“生活能自理的情况下,许多老人更愿意居家养老,但他们对居家养老能接收怎样的服务可能并不知情。”刘珉宇呼吁,老年人接收信息的渠道较为有限,除了智能设备和线上服务,应考虑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咨询养老服务的线下渠道。
相比老年人的需求,市政协委员、市科技成果档案资料馆副馆长吴钢更关注服务提供者的工作现状。吴钢认为,护理人员是养老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存在着从业者学历低、工资低的职业困境,他呼吁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护理人员的给予充分关注。
谈及养老服务人才,市政协委员、上海建桥学院院长朱瑞庭谈了学校在招生时面临的问题。2019年起,养老服务管理被列入全国多所高校的本科目录,尽管设置了这样一门专业,但一些家长和学生在填报时仍不免对职业前景、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顾虑。对此,朱瑞庭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创建更多更好的产学研、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合作基地和职训平台。
针对上海目前面临的居家养老等问题,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表示,目前,已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为16项“民心工程”之一。下一步,市民政局将通过“民心工程”,重点在社区打造一批与老年人“养”(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食”(社区助餐服务场所建设)、“居”(重点推出以市场化方式开展的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密切相关的服务设施,让老年人原居安养、老有颐养,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在对接居家老人养老服务供需,打通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最后100米”方面,目前,全市街镇社区养老顾问点已实现全覆盖,并向居村延伸;全市已有各类顾问点3074家,养老顾问员4120名,累计接待和服务人数22.6万人次、服务事项22.3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