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刘备夷陵之战惨败,诸葛亮事先却不阻止,只因哥哥诸葛瑾的一封信

2020-12-04新闻16

夷陵之战堪称三国历史的又一大转折点,当时面对曹丕代汉自立这样的一个大历史背景。打着兴复汉室为旗号的刘备,却率军举国伐吴,而且还在猇亭惨败,被陆逊一把火烧得近乎全军覆没。不仅国力大损,还搭上了吴班、冯习、马良等一众青年将领,导致蜀国在后期人才凋零,军力疲惫。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在此战中却乏善可陈。作为联吴抗曹策略的坚定支持者,诸葛亮一定是反对刘备伐吴的。然而在史书中,并没有诸葛亮事先阻止刘备伐吴的记载。在这场事关蜀国未来命运的关键战役中,诸葛亮好像隐身了一般。

首先我认为,诸葛亮他根本就不想阻止,因为无论刘备成败与否,他诸葛亮都不吃亏。

刘备在世期间,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并不突出,刘备打益州带的庞统,打汉中靠的法正,就算是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也只是充当一个外交使臣的角色。

换句话讲,当时的诸葛亮并没有资格去教刘备打仗,他的作用更大的在于治理国家,供给粮草。此时的诸葛亮之于刘备,就相当于萧何之于刘邦,虽然至关重要,居功至伟,但是其作用更多的在后方。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放手施展才华,南定南中,收孟获,北伐中原,大显身手。

所以从功利角度而言,刘备伐吴前途未卜,最大受益者是诸葛亮,成功则东吴受损,蜀国地盘扩大,诸葛亮也随之承当更多,权力更大,乐见其成。失败则由诸葛亮收拾残局,诸葛亮位置上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然,就算是诸葛亮想阻止,他也根本阻止不了。首先诸葛亮和刘备是臣子与君主的关系,他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再者刘备是个犟脾气,当时他失去了荆州这一战略要地,又接连痛失关羽和张飞两位生死兄弟,心中对于东吴早已经是恨之入骨,一心只想报仇。

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同时作为个政治好手,他也懂得审时度势。即使他反对对东吴用兵,但以他的刘备的了解,他是不可能劝动的。搞不好最后还会像赵云一样,因为耿直进言,导致坐冷板凳。

此外,诸葛亮的身份也非常尴尬,当时他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当差,为了避嫌,诸葛亮也很难在伐吴一事上发表意见。

更有趣的是,在夷陵之战前,诸葛瑾还给刘备写过一封求和的书信。说是求和,但其言语姿态却放得很高,满篇都是说教。让刘备不要因小失大,要分轻重缓急,为汉献帝报仇,兴复汉室才是大事儿,为关羽报仇,抢夺荆州则是小事儿,姑且先放放。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你瞧这话说的,刘备估计当时都想指着诸葛瑾鼻子骂街,兄弟死了不报仇?地盘被抢了不去抢回来?我刘备这么怂的吗?孰轻孰重我难道不知道,用得着你教?

当然,诸葛瑾话糙理不糙,说得其实挺有道理。而诸葛亮此时如果跑去劝阻刘备,其实也无非是这些理由,你说刘备听到后会怎么想?

诸葛亮此人性格本就低调,而且极为爱惜名声羽毛,生怕别人说他不忠,不然后来北伐时,明明大权在握,他还要写《出师表》表忠。所以,此时的诸葛亮,选择了沉默。

但是当时诸葛亮心里其实是挺着急的,只是自己实在是无能为力。劝阻不仅起不了作用,还可能遭到刘备猜忌。所以在战后他才会说: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法孝直就是法正,此人也是刘备麾下一名谋士。相比于诸葛亮的沉稳内敛,此人的性格就相对刚直,而且更不顾后果。当初汉中之战,形势于刘备不利,本应撤退。而刘备好不容易能和老对手曹操正儿八经的对阵一次,不想弱了气势,一直强撑。而且谁劝也不不好使,可见这刘备也是一个犟脾气。

时箭如雨下,形势危急。法正也不说话,直接跑到刘备身前,帮他挡箭。刘备急忙叫法正躲箭,法正却不听,直接说说:你不躲我就不躲。刘备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是拉着法正一起撤退了。

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这件事儿其实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看得出来,刘备这个人脾气很犟,性子上来后,谁的话都不听,像诸葛亮这种好脾气自然是没法儿劝他。其次,法正的脾气比刘备更犟,动不动就拼命,这或多或少能影响刘备的一些决策。

比如让刘备不要伐吴,或者说在夷陵之战中,为刘备出谋划策,改变他的一些决策,从而减少损失。但是很可惜,法正早在夷陵之战前就去世,所以诸葛亮才心有感叹。

总结来讲,夷陵之战失败的锅,就该刘备他一个人来背,跟诸葛亮没关系。当时的形势下,诸葛亮根本无法阻止刘备。

#三国两晋南北朝#刘备#诸葛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