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朝郑和下西洋:可谓“长脸瘦身”,亏本买卖目的何在?

2020-12-04新闻15

说到明朝,说到郑和,那么最让我们熟悉的历史事件就当属: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在15世纪末欧洲大航海之前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海探险,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从人数、规模、船只数量、持续时间绝无仅有的一次壮举。

郑和始下西洋时间为永乐三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历经28载,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

关于郑和七下西洋,不仅仅是在当时是明朝一次壮举和骄傲,时至今日,同样是我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也同样还是我们的骄傲。

但是“光明对立黑暗”,有利自然也有弊,郑和七下西洋,实则上还是有点“长脸瘦身”、让明朝吃不消。

为何要这样说?烧钱的西洋之行

根据史载:郑和下西洋,庞大船队每次都多达200多艘船,人数包括护航海军、随行杂役、医生、翻译、水手、船工等在内的大多数都维持在2.7万至2.8万多人。船上满载是金银宝货、丝绸、青花瓷器以及各种赠品……

我们想想,单单航海前数百艘船只的建造、护航武器、食材、船货、和准备工作以及一两万人的日常开销,所耗费的金钱肯定是指头掐不过来的,更别提摇摇旅途中的所有。

郑和下西洋路线

而且明朝时期,对外奉行的是以和平外交为理念的策略,通常来说就是“厚往薄来”、“重义轻利”,往往去到一个地方为了彰显天朝上国的风范,赠送和高价购买那是常有的事情,所以盈利和开支完全不成正比,贴着内衣在做生意。

根据明史《广志绎》载:“明初府库充溢,郑和下西洋时,赉银七百余万,十载后仅剩百余万。”

二根据后来历史学家们的考证,大约为600万两至1000万两左右,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无法考证的。而这种耗资在当时相当于明朝永乐年间2到3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明朝银两

郑和七下西洋,前后历经28年,以这种计开支的国家而言算也就是相当于28年花费了最少两年的国库总收入,平摊下来每年占总收入的8%到10%,这对于一个到处是开支的国家而言,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要知道,在当时以明朝的购买力,一两银子可以换两石大米。

明史《食货志》记述:“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朝的一石等于现在的94.4公斤,也就是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88.8千克的大米。在那个民以食为天的年代,想想可以养活多少人。

也正是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开支庞大,被朝臣议论为“弊政”,明朝皇帝也逐渐感觉越来越吃不消,到了明仁宗去世后,也就被迫终止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既然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明摆着的亏本买卖,那么明朝为何在后来还要三番五次的出去呢?

民间有闻,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靖难之役以后,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统治,自己当了皇帝,可是建文帝朱允文却不知所踪成了谜团,这成了朱棣心里最放不下的东西。据说郑和就是被朱棣安排秘密寻找建文帝线索才屡次下西洋的,可这种说法并没有真凭实据,站不住脚跟。

明成祖朱棣

于历史而言,明朝此举更多的是在对外宣传一个明朝的品牌形象:即:强大、富裕、万国皆来朝的国家形象。

不同于以武屈服,明朝似乎在“以德服人”,对于强国无所畏惧,对于弱国同等相待。而要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的方法就是彰显国力。同今日这般,海上力量的强悍无疑是一个国家最好的证明。

明朝时期的造船技术,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庞大的舰队,本身就是发达、有钱的最好体现。而慷慨的施舍和给予,正是以德服人的最好佐证。

明朝主舰模型

那么明朝这么做真的有成效吗?

答案是肯定的。

说到中国历史强盛的朝代,人们无疑会想到汉朝,唐朝。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在我国历史上藩属国最多的朝代并不是这些时期,而就是明朝,大家会作何感想?

明朝藩属国最多的时期,大大小小达到了惊人的60多个。像我们如今熟悉的周边国家:朝鲜、日本、越南、泰国……都是明朝的藩属国,藩属国范围甚至远达中东以及非洲部分地区。

而郑和下西洋,为明朝时期的中国可以说做了最好的宣传,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长脸的一个时期。

而且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有利的刺激了世界各国和中国的经贸往来,同时也为中国带回了许多的新鲜事物。

就拿吃的举例:像番薯、马铃薯、玉米、番茄、辣椒、胡椒、向日葵和花生等农作物,都是在明朝时期进入中国,走进如今我们千家万户。

事实上:郑和下西洋,表面上是亏本买卖,但是实际上利大于弊。

曾经我看过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明朝:它内乱动荡、太监乱权、奸臣当道、皇帝昏庸……却正真意义上做到了:臣服四海、万国来朝。

#明朝#下西洋#郑和下西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