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等于有规矩吗?答案是否定的。但越聪明的孩子,却能更容易理解规矩规则。怎样的孩子才叫聪明呢?我想到一个词:耳聪目明。
耳聪目明,其实也就是我们耳朵与眼睛处理事物的能力。
耳朵,就是我们说的听语。眼睛呢,就是我们说的是视觉。听知觉的能力,就分为听觉的记忆和辨识能力。即我们能够听辨不同的声音,并且能够记住这个声音。其实生活当中处处都在用到,听直觉的这个能力。
例如,一个外卖小哥,他在电话接单的时候,能够听到客户的需求,并记录下来。这个运用的就是听觉记忆能力和听觉辨识的能力。
我们常说的视知觉,即视觉记忆和辨识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能够看得懂,并能记得住和整理。
如,让孩子记住老师的板书。看一眼就能够记住刚刚看的是哪些字,并且能够在我们的本子上写出来。这就是孩子眼睛的,记忆和辨识。
听知觉与视知觉能力的基础来自于感觉动作,他们三个能力相辅相成。所以孩子要聪明,就要耳聪目明加感觉动作的能力。
我们的家长往往会陷入“聪明”的误区。
1、无语言的孩子是经常会被认为是聪明。
因为人们常说贵人语迟。其实句话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孩子说话晚。而是形容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成年人,音不抢,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别人讲话的时候,贵人不说话。但是需要说话的时候,贵人几句话就能说到要点。
2、听语能力很强,话多的孩子。
有些孩子话很多,跟你说这说那,但真的跟她讲道理,她又听不懂,原来她只是把很多内容机械的记忆和背诵下来,并没有真正理解。
比如我们这边的一个学员,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回答问题一套一套的,但喜欢乱跑,不知道危险。跟她讲道理,当时理解了,可是一会儿又乱跑、乱窜。
孩子的耳聪目明和感觉动作的能力在几岁,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个年龄段的规则。了解孩子能力点,才更有可能建立规则。
如平均能力只有一岁的孩子,玩小汽车,他们多半会扔来扔去或者丢来丢去。而且玩的时间也不会很长。这就需要我们学着他的方式,扔来扔去或丢来丢去。你发现他玩得非常开心,非常高兴!
能力稍微好点的孩子,可以理解更难的规则。之前有一个学员,平均能力年龄在5岁,我们一起玩汽车,我画了汽车轨道,还有红绿灯,和商铺。设定了很多的玩法,例如从这个商铺到那个商铺,应该怎么走?过红绿灯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做?等等。我们玩得非常开心,他也非常享受这个互动的过程。
能力再弱的孩子,也有他能懂得的内容。孩子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他也能感受到我们的意图,我们的情绪波动,我们的手势……
作者寄语:
1、不要被“聪明”的假象所迷惑,不管哪类孩子,规则建立是第一位的;
2、不要指望一个孩子自律,守规矩,这是一种习惯,是靠家长去引导的;
3、在教导孩子的同时,多思考自己能做到哪些,怎样带领孩子走向更好的未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