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攀枝花角闪正长岩 二滩水电站地理位置原因

2020-07-22知识4

中二叠世晚期,由于峨眉地幔柱的活动,在攀西地区引起大面积的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峨眉山玄武岩成片分布于米易县龙帚山、攀枝花二滩、盐源县、盐边县、普格县等地区(图4-1),同时伴有大规模基性—超基性岩浆的侵入活动。据初步统计,研究区内峨眉山玄武岩的露头面积约为3000km2,玄武岩由多个喷发中心喷出,尤其在西昌、攀枝花、盐边、程海各喷发中心的玄武岩厚度达1000~5000m;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的分布面积约为730km2,常以岩株、岩枝、岩盆形式成群产出。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沿断裂带侵位,形成南北向或北西向的基性—超基性岩带,并产有Fe-Ti-V矿产和Cu-Ni-PGE矿产。一、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的分布(一)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的分布根据岩体与构造的关系和岩体特征,将本区的基性—超基性侵入体分为四个亚带。1.安宁河亚带分布于绿汁江断裂带以东,安宁河断裂带附近。北起冕宁至德昌,向南经西昌、米易至红格一带。以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为主,根据亚带内岩体产出的特点,可进一步分为北段和南段:(1)北段:位于冕宁至德昌一带。以中-小型的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为主,个别岩体为碱性超基性岩。以太和、阿七、牛角湾、巴硐、黄草坪、丹桂、母猪塘和永郎镇等。关于火成岩的产状,即2113火成岩的产出方式(mode of occurrence),国5261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4102在本书中,火成岩的产状主1653要指火成岩岩体的大小、形态以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有的教科书称为侵入体的类型(types of intrusions)。在西方的教科书中,火成岩的相(igneousfacies)是指岩石特点与主岩体中的典型岩石有所不同的一个火成岩单元,本书将火成岩的相定义为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及其对应的岩石和岩体特征的总和。按照火成岩产出与地表的相对位置,火成岩包括侵入岩和火山岩(喷出岩)两大类,其中,侵入岩可进一步分为浅成岩和深成岩,而火山岩可进一步分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由于侵入岩和火山岩形成环境和岩浆作用方式明显不同,形成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在地质特征上也有明显的差别。火成岩的产状和相的确定,对于分析岩浆作用与地壳演化和区域构造发展的关系,指导金属矿产和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火成岩体的大小和形态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岩浆的成分和粘度、岩浆侵入过程、所处深度和构造环境等。例如,花岗质岩浆粘度大,主要形成相当厚的球茎状岩体,只有在特殊条件下(例如,侵入到高温区域变质地区)才可能形成比较薄的席状岩体;玄武质。区域成矿系统 一、成矿系统划分攀西地区独特的构造-岩浆条件及流体活动,孕育了丰富的内生金属矿产,构成区内基底的康定群、河口群、会理群以及盐边群等地层不仅是本区的原始矿源层,而且是赋存铜、铅、锌、金、银矿床的重要层位;本区古生代发育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是形成热液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层位。从已发现的矿床分析,存在以下主要成矿系统。1.元古宇与火山-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铁铜成矿系统(1)海相火山岩型铁—铜成矿亚系统。(2)沉积—变质铜矿成矿亚系统。2.晋宁—澄江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1)与酸性侵入体有关的锡多金属成矿亚系统。(2)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铌钽成矿亚系统。(3)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有关的铜-镍-铂族元素成矿亚系统。3.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沉积-改造型铅锌多金属成矿系统(1)热水沉积-改造层间破碎带型铅锌成矿亚系统。(2)火山沉积-热液改造铅锌成矿亚系统。4.峨眉火成岩省成矿系统(1)与深成层状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有关的铁-钛-钒成矿亚系统。(2)与超浅成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有关的铜-镍-铂族元素成矿亚系统。(3)与花岗岩—碱性岩系有关的稀有金属成矿亚系统。(4)与峨眉山玄武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热液改造成矿亚系统。5.喜马拉雅期构造-岩浆-流体活动。求大神帮我看哈这是什么岩石? 你这拍的不清楚啊,是脉状的吗,像辉绿岩脉大槽式基性-超基性岩型似层状铬矿 大槽式铬矿产于康滇地轴中段、攀枝花深大断裂北侧之超基性杂岩体中,属岩浆结晶分凝作用形成的似层状铬矿床。大槽岩体形成于华力西晚期,显示层状对称构造。浸染状铬矿产于层状辉石橄榄岩中;透镜状铬矿体主要产于下部纯橄岩岩相带中,铬矿成分以高铁、高钛为特征,显示了源于大陆地幔的特点,为小型铬矿床。四川米易县大槽铬铁矿床(一)概况大槽铬矿位于四川省米易县城西,距县城水平距离31km,隶属攀枝花市米易县胜利、麻陇、团结彝族自治乡管辖,南距攀枝花钢铁基地(攀钢)90km、攀枝花市120km。中心点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02°06'00〞、北纬26°53'00〞。矿区内共发现大小矿体13个,其中层状铬矿体7个,豆荚状铬矿体6个。矿石品位低,平均品位Cr2O3为9.11%(层状矿体)~15.51%(豆荚状矿体)。多为耐火级铬矿石。截至1993年底,探明铬矿D+E级储量12.31万吨,为一小型铬矿床。1959年,四川省地质局104队发现大槽超基性岩体,至1961年,对岩体边缘相带开展铜、镍矿普查工作,并投入钻探等重型山地工程,探获镍金属储量18178t、铜3427t。认为矿体规模小,不具工业价值。1972年,四川省地矿局第一区测队在该区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圈出Ⅱ级铬矿重砂异常,。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