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普洱 | ?澜沧:追忆南下足迹 坚定使命初心——访人民战士、南下干部李士叙

2020-07-22新闻5

李世华

普洱澜沧县政府办李得胜我们一起在澜沧谦六乡芒竜村驻村,他给我讲了他父亲李士叙的故事,我想通过文字还原一些事实,让早已抽象的时光和逝去的故事,变得更加真切一些,近距离感受老一辈革命战士是如何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他们一辈人的初心和使命!

一、两枚纪念章

屋子不大,但非常整洁,我进来的时候老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见我进来,他笑眯眯的站了起来。于是,进门,我握了李士叙老人的手,这是一双生于公元1926年的离休老干部的手,一双增援过淮海战役的战士的手,一双南下干部的手,它跨越了一个世纪,依然温暖、触手可及。

我在老人一侧坐下,就看见对面墙上挂着的一连串纪念章和各种证书,于是,我起身去拿下来,一一摆开来看,在家人的围坐中,他一一向我介绍,话匣子自然打开,历史点点滴滴的自然呈现。94岁高龄的李士叙老人告诉我,最早的是一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于一九四九年四月颁发的“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这枚渡江胜利纪念章是为渡江战役胜利而特制的。它呈红铜色,直径约三厘米。正面是长江波涛翻滚,江面上排列着数只扬帆战船,战船在惊涛骇浪中直逼江南堤岸,四周浪花溅起,硝烟弥漫,战士们手握上刺刀的钢枪,随时准备登陆杀敌的画面。下方铸有“渡江勝利紀念”六个繁体字。纪念章的图案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有一种跨越时空、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1948年7月,22岁的李士叙在河南栾川县三顺镇滇二区参加革命,被协调增援淮海战役。他说,当时蒋介石野心很多,西边派胡宗南驻守,北边派傅作义驻守,南边有南京政府驻守,东边借助连云港优势,以为固若金汤,然而,还是没有抵挡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的火力,南京国民政府灭亡了。淮海战役后,1949年4月参加闻名的渡江战役,战役胜利结束后,李士叙和战友们每人获得了一枚渡江胜利纪念章。时光荏苒,七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已是沧海变桑田,不能改变的是李士叙老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信念,纪念章一直陪伴着他走过风风雨雨七十多个春秋,一直镌刻在他的心坎上,是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一枚是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他说是1949年12月西南军区发给的纪念章。这枚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直径比前一枚的要大一些,图案比较复杂,各种含义无法一一说清,难怪李得胜大哥说,以前这些纪念章拿去给县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看,那些年轻同志见到怪物一般满脸懵懂,对这些古董一无所知。在老人的介绍下,我立即在网上查找相关内容才对图案作了初步了解,据介绍:“正面上是四面红色的“八一”军旗,还有一颗红五星,分别代表参加战役的三大野战军一野、二野、四野三大野战军以及湖南省独立一师、二师等部队”。纪念章的正中央是新中国的地图,特别标明解放西南时所辖5个省区的地理位置,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红五星,左右两边设计有齿轮和麦穗,最下方写有解放西南胜利纪念字样,异常醒目。纪念章的背面,有详实的文字: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颁发和1949—11—1—12—27”字样,体现了颁发单位和解放西南战役的起止日期。到今天为止,存世量也应该并不多了,况且珍贵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它所包含着非常深厚历史意义,它凝结中华儿女的鲜血和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珍藏,值得珍惜!

二、南下和支边

也许,对“南下干部”这个概念,现在的很多人已经有些模糊了。当年,为了彻底剿灭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巩固不断建立起来的地方政权,1950年云南和平解放,李士叙服从组织安排,作为南下干部当中的一份子,徒步一个多月,长途跋涉,转战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到达云南昆明,到云南后,经过多方联系与分别一年多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后来他被安排到昆明市公安局工作,他给我看过他在昆明工作时的一个功劳证,是一九五零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和公安局颁发的,他在冬防工作中被评为一等功臣。还有一个奖状,和前一个一样都是用繁体字印制的,是一九五二年他被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市公安局评选为三等工作模范的奖状。他说,以前单位发给红色的奖状,那是非常高兴的,热血沸腾,连觉都睡不着,奖状后面印有毛主席语录,要拿着读好几遍,还是觉得不过瘾。他说他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但是他的儿子们说,他非常爱学习,都是通过自学,后来他学会了很多字,看报纸看书没有问题。

同样是工作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南下继续南下,有一种说法叫支边。1954年,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他支边到思茅公安处。当谈到支边主要困难是什么时候,他说主要是交通不便,走路要走很多天,雨天一路泥滑路烂,经常看到马鹿、狗熊等动物出没于野;语言不通,很多人听不懂思茅人讲的话,经常闹笑话,开展工作需要带着翻译,不然没有理会;由于气候不一样,很多人发摆子又缺药,医疗条件滞后,支边的士兵都死了很多,1956年思茅招兵都没有人参加,都是些大肚子病、烂脚杆病什么的,所以民间说:“想去思茅坝,先把老婆嫁”,告诉人们,到思茅,活着回去的几率没有几成了!1957年李士叙被派往到澜沧县公安局工作,从河南到昆明再到思茅再到澜沧,一路往南,把家乡远远的抛在远方。1959年他与在竹塘区民族工作队工作的谭凤仙喜结连理。在全国大环境的影响下,1969年澜沧成立了学习班,转战大半个中国来到澜沧支边的他被当作造反派、保皇派,成为了批斗的对象,白天养猪、牛,做劳动,晚上接受批斗,跪石头、蹲凳子,受尽侮辱。他说很多事情不想回忆,淡化了,好在上天自有公道,1978年得以平反,接受组织安排,进县工商局工作,1986年从工商局退休。1981年河南老家曾经出台过政策,南下干部可以回老家安家,并可以解决1个孩子就业问题,这时他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了,但是他思来想去觉得边疆已经成为他的家乡了,不想再第二次背井离乡,放弃了。

四、使命接力

我告诉他,如今我也在打没有硝烟的战争,打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他说他知道,他的儿子李得胜就是响应号召去驻村去了,他每一天都要看新闻,否则心里不舒服。他说他也看到了到处紧急防控的非典型性冠状病毒,他相信党和政府有这个能力,一切都会过去!初心不改,使命不忘,94岁他每天还关心的国家大事……

一辈人有一辈人的使命,没有老一辈的坚持不懈的奋斗并取得战争的胜利,我们今天就没有机会打这没有硝烟的三大战役,这是机遇是使命是接力棒,是沉甸甸的责任……

回望过去,使命接力跨越时间长河,前辈筑起座座路标,用忠诚兑现誓言,用信仰铸就人生!立足当下,续写新时代伟大梦想,后人必将栉风沐雨,跑好时代接力棒,让希望在祖国大地不断升腾!

五、结语

在参加革命、南下、支边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共和国建立、成长、繁荣昌盛的全过程。如今他的四个儿子都已经是五十岁以上的人了,大儿子李德强在县文化馆退休了;二儿子李德云自由职业,在跑的士;三儿子李德明在昆明教书;四儿子李得胜在县政府办上班,目前,也是澜沧县政府办派驻澜沧县雪林乡的驻村工作队员。他说和自己一起来的人一个个离开了,他坦然的面对这一切,每天吃馒头、清淡饮食、看新闻,走路、泡脚,他说如今政策好了,目前,每月离休工资12000元,每月护理费2200元、高龄补贴150元,什么也不愁,感谢共产党,孩子也孝顺,什么也不缺,希望现在的年轻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时代,珍惜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岁月倥偬,往事悠悠。如今,70年过去,当年风华正茂的南下干部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更多的南下干部已经再没有机会踏上家乡的热土,再听一次熟悉的乡音,但他们用人生选择,见证并亲历了共和国建立和发展初期的难忘岁月。他是共和国的见证者、开创者,是历史的宣传者,是国家的财富,是人民的榜样,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桥梁,他们诠释不顾全大局不怕吃苦,无私奉献,踏实工作的南下精神,在新时代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现在我们有幸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挥洒青春,追逐梦想,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但是榜样在此、路在脚下、理想在前方,我们没有理由不奋勇向前,沿着他们开创的路,继续披荆斩棘,铸就辉煌!

在此,致敬!并祝福:晚年安康,幸福永长。

来源:普洱发布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雷欣怡

审核:祝小涵

#退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