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江苏扬州:"博物之曰"夏令营开班 到博物馆听"蝉鸣一夏"

2020-07-22新闻3

7月21日上午,江苏扬州文博品牌活动“博物之曰”博物馆暑期“蝉鸣一夏”夏令营在扬州博物馆一楼开班,20名小朋友通过线上报名来到现场,在一整天的时间里学国学、赏文物、学绘刊、承非遗,深度体验文博乐趣。

赏文物、学国学

孩子们的文博深度游

活动伊始,孩子们换上主办方精心准备的汉服,学习古代服饰礼仪。之后,文博小学堂开始,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前往扬州博物馆的展厅内进行参观,本期夏令营的课堂主题为“孔方兄是谁”,也就是认识博物馆里的钱币。在广陵潮展厅内,孩子们跟随老师的指引,沿着时代的脉络,了解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钱币形态、钱币的演变过程等等,在此过程中,也对相应时代的货币制度以及社会经济背景有所扩展,可谓知识点满满。

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前往扬州博物馆的展厅内进行参观。

这才只是开始,在全天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还跟随老师前往展厅“寻宝”,根据所学的知识寻找“孔方兄”,并且亲手拓印钱币,一枚枚带着历史痕迹的钱币,通过一双双稚嫩的双手拓印出来,令孩子们大呼神奇。

“我之前已经参加过好多次‘博物之曰’了,但都是上一堂课,今天上了一天的课,不仅没觉得累,反而觉得还没上够呢。”10岁的吕伊然是“博物之曰”的“铁粉”,夏令营开班的消息一出,立即和朋友相约报了名,活动过程中也是积极与老师互动。

学非遗、亲手制

在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夏令营虽然只有一天时间,但是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学习与文物有关的知识,记者注意到,活动中还安排了非遗小课堂,通过通草花手工艺人的讲解与手把手教学,在场的孩子都过了一把非遗“瘾”。

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前往扬州博物馆的展厅内进行参观。

“这个花居然是假的吗?太不可思议了!”吕伊然是第一次看到通草花,瞬间就被这种以假乱真的小花“圈了粉”,特别是知道小花是用圆圆的通草茎制作的时候,更是感觉神奇。在老师的帮助下,经过了裁剪、塑形、染色等环节,她和好朋友共同完成了一件通草花作品,成就感十足。

据了解,今天是“博物之曰”首次举办夏令营活动。活动主办方之一、扬州职业大学团委副书记王淼介绍,由于这个暑假的特殊性,孩子们和家长对暑假活动有十分强烈的要求和欲望,所以,“蝉鸣一夏”首期开班报名十分踊跃,但是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只有20名小朋友能够参与进来,“目前我们已经着手第二期内容的准备,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参与,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