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乾隆三大家”赵翼鲜为人知的川滇军旅生涯

2020-12-02新闻18

通过许多影视剧,人们对于乾隆的印象往往都停留在古代最后的盛世美梦中,偶尔也听过乾隆好大喜功,用兵不断,除了在西北安定新疆外,所谓十全武功靠谱的实在不多。

当时清朝中期,许多文人在经过搜罗“四库全书”的压力过后,大多都转向故纸堆的学问,再不谈时事,学术上就出现所谓“考据”派,赵翼就是典型代表,一生以文学史学著称,诗文方面与蒋士铨、袁枚号称“乾隆三大家”。但不论怎样,赵翼的形象在大多数人眼中很难和军事联系起来。

实际上赵翼不仅是一介书生,也并非通过博览群书爱好几本兵法,他很早就被任命参与朝廷军机处的事务,还两次参与乾隆年间重要的军事行动,一次西南川滇,一次东南台湾。虽然时间不长,但对大多数清代著名文人思想已经趋于保守而言,还是非常罕有的经历。

赵翼故居

一、赵翼入职军机处的经历

乾隆一生都希望延续乃祖康熙帝、乃父雍正帝的盛世风范。经过雍正大刀阔斧对八旗子弟进行整肃和重振,在乾隆的六十年里,军事上恢复对八旗子弟的倚重。虽然战绩不能同早期的八旗人才相比,但各军主将按照大将军之制,一直是傅恒、阿桂、福康安等最宠信的亲贵担任,不像康熙、雍正时代,好歹出过张勇、赵良栋、王进宝、施琅、岳钟琪等汉人将帅。稍微值得一提的杨遇春也是乾隆末年才出现,客观上也不能与岳钟琪等人相比。

除了将帅之外,乾隆还有一支很重视的力量就是参谋人员。大多是身边御前行走的文臣,这就是雍正时最重要的新设机构军机处的军机章京。而赵翼,从青年起就作为军机办事人员参与过重要的军事活动,并整理机要文字,负责编撰成书。

赵翼是清代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人(阳湖位于武进县城东,以湖为名,明代属于武进县,清雍正时从武进县分出,县治仍在武进城中)。字云崧,号瓯北,以古人推崇祖先的风俗来说,相传赵翼的祖上是南宋迁居江南的宗室家族,不过这些加油添醋的说法基本不可考证。赵翼的祖辈都非常普通,父亲赵惟宽仅是一个地方私塾的教书先生。但赵翼天赋过人,少年时就混迹京师,二十出头就被翰林院负责人刘统勋赏识,负责编撰国史。

赵翼的瓯北集

乾隆二十一年(1756),清朝平定伊犁准噶尔残余的最后阶段,赵翼在傅恒的军中处理文书,耳闻目睹众大臣商讨筹划。几年后入京参加殿试,本来赵翼发挥很好,且与主考官汪由敦关系密切,原本拟定为状元。可皇帝为均衡西北人才,改成陕西韩城的王杰为第一,给赵翼一个探花,成为清代科举史上公认的遗憾。当然,王杰确实有才华,也是整个清代陕西最杰出的名臣之一。长的非常英俊,书法也好,为人正直,实际他才是大贪官和珅的死对头,王杰和朱珪是嘉庆帝最尊敬的老师,嘉庆前期一直是首辅大臣。

论地位和际遇,王杰获得状元比屈居探花的赵翼青云直上太多了。不过,乾隆对赵翼也很欣赏,授翰林院编修,让他进方略馆参与编辑朝廷名义的一系列重要书籍。每一次重大战事结束后,都要专门搜集战事中有关上谕档案、前线统帅奏折、地方官员报告等,这些“方略”就是战略与战术史的资料汇编,可以整理总结为以后的军事行动提供重要参考。乾隆一朝时间长,先后编纂《平定准噶尔方略》《台湾纪略》《安南纪略》《廓尔喀纪略》《平定两金川方略》等重要著作,其中赵翼一生经历不少乾隆时期的战事。

赵翼原本在傅恒的西北大营工作过,熟悉战事经过。通过方略编纂,加上他对兵法书籍的熟悉,对自身军事素养提升非常明显。赵翼后来曾回忆:“当西陲用兵,有军报至,虽夜半亦必亲览,趣召军机大臣,指示机宜,动千百言。余时撰拟,自起草至作楷进呈,或需一二时,上犹披衣待也。”赵翼以善筹军事见长,就是受乾隆帝及傅恒等宰辅重臣耳濡目染的结果。

冯远征扮演过抢走赵翼状元的乾隆嘉庆名臣王杰

因为编书工作出色,赵翼还受命负责整理相关资料,另外编了《皇朝武功纪盛》。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当然这类书要被视为歌功颂德,史料价值并不大高,但作为赵翼生平研究和参与军事活动来说,通过接触一系列朝廷军机方面的第一手重要文献材料,这是一般人可遇不可求的机缘。他充分记录整理,为赵翼提升军事修养和战略参赞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对于知识和学识的积累,则是今天人无法想象的。

这一类工作当时的价值与后人的感受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即使稍晚的道光年间,具有强国思想的魏源在鸦片战争后重新撰写推崇清朝军事成就的《圣武记》,从书名到内容也都是继承乾隆时代学者赵翼的思路。

二、前往川滇协助西南对缅甸和金川战事

赵翼在方略馆干了五年,前往广西边地任职筹措粮草供给云南方面反击缅甸的战事。

乾隆三十三年(1768)五月,云南方面开始反击缅甸木梳王朝,战事紧急。起初将军明瑞一度败绩,他是乾隆皇后富察家族子弟。乾隆让傅恒再次临危受命,阿桂、阿里衮为将军,舒赫德为先锋,皇帝在太和殿设宴,把自己的铠甲赐给傅恒。

赵翼最著名的二十二史札记

三十二年十二月,傅恒以蛮结大战将侵入的木梳军打败,清军推进到缅甸境内。由于战线长,广西民间用大筐收集粮草十分严厉,百姓怨声载道。赵翼到广西通过视察民情,建议改成小筐,得到朝廷和傅恒支持。缅甸木梳军败退后,沿途驱赶当地民众,烧毁许多傣族、掸族百姓房屋,清军的前进完全依赖后方供给粮食,行动十分困难。

在傅恒军中充任文书的是孙士毅,和赵翼、王杰都属于乾隆二十六年同榜进士。赵翼先有从军经历,又在朝廷方略馆供职,孙士毅特别请旨让督粮的赵翼干脆入军中相助,于是赵翼从广西出发,经永昌(今保山)到腾越与傅恒汇合,参加筹划与缅甸木梳军的战事。

赵翼心潮澎湃,在途中写诗称赞云南的景观:“苍松参天山拔地,孤云一握崇祠倚。中有老姥趺坐深,黄犬铸铜案旁侍”。之后追溯其历史典故:“相传武侯昔南征,夜迷失道绝深侦。忽闻此姥一呼犬,寻声得路始度兵”,又想象诸葛亮的杰出才能:“独思公为真天人,纶巾羽扇神将略。削木能为牛马运,垒石便作蛇鸟屯”。然后说:“南中孟获称雄耳,谋非仲达勇岂惇。渡泸来宜垂手得,无须搏兔全力振”。并称赞诸葛亮意在“攻心”的出神入化的军事作战艺术为:“擒之纵之弄股掌,何异儿戏军棘门”。

影视剧中傅恒,历史上死于缅甸战事结束

赵翼以三国故事诸葛亮平定南蛮王孟获做比喻,清醒告诫自己:“我来怀古鞭稍控,恰值蛮兵事蠢动。从军敢叹身独劳?料敌端资策能中。《阴符》不望骊母传,方物终期旅獒贡。”意思面对“平息边患”的艰巨任务,自己不敢抱怨身心劳苦,也不敢期盼所谓“天助神帮”。只能以实际出发,分析掌握敌情,积极出谋划策,尽职尽责地协助前线将帅扫平敌寇。希望自己不辱使命,为朝廷赢得四方的“臣服”和“进贡”。

赵翼到军中,与“同年”孙士毅搭档,再次协助主帅傅恒,与阿桂、阿里衮、总兵吴士胜等将领,根据滇缅地理特点,设计用战船突击,直驱都城阿瓦的战略。虽然首战获胜,但进入缅甸以后却渐渐形成僵持局面,互有胜败。

不过清军毕竟实力占优,总的来说不断推进,先取猛养(今缅甸东部掸邦孟洋镇),再进发南董干,再进暮腊(缅甸北部,应是今帕敢一带,就是后称木那、木讷,盛产缅甸翡翠玉石的矿区),到新街(今缅甸北部克钦邦同名城镇)。

清军进入缅甸有三万多人,经过一番拉锯,最后折损过半。除战事伤亡外,历来称南方瘴疠严重,染病而亡的也不少,如阿里衮、叶相德等将领都染疾身亡,连傅恒在这一役都病重,由阿桂上报皇帝请旨暂时后撤。赵翼到缅甸期间写下不少诗文,如《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从军行》等,最后汇成《永昌府文征》共45首作品。这些诗篇不仅对赵翼是开拓,就整个中华文学史上,能够写西南境外风土人情的,赵翼也是排得上号的人物,是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文学作品。

赵翼为乾隆诗坛三大家之一,他的诗话是重要的理论兼评论著作

赵翼在诗歌中表达战争的祸害,对生命、生态地摧残,非常鲜明地发挥他一贯秉持的艺术倾向。因为赵翼属于著名的性灵派诗人,与袁枚、蒋士铨等好友是同道中人,具有仁爱万物的理念。尤其他一生多次前往边疆地区工作,感受中华之博大,不同的山川风貌与民风民俗滋养他推崇的性灵学说,以诗歌抒发自然和谐的重要。

清军南征损耗严重,赵翼出于怜恤将士生命,在军中多次建言招抚。后来在《簷曝杂记》卷三《缅甸之役》专门从私人角度回顾了这一经历,把自然风光和生平感受相结合,自比有徐霞客出游的感受。关于宏观角度的战事评述,他另有《缅事述略》作为史料流传。

作为一名文书官员,赵翼其实决定不了军机大事,但从留存的亲历文字中,能够感受到赵翼对生命和平的珍视。同时,以历史学者、诗人文人的双重角度把从云南到缅甸的风土民情进行详细记录,对百年之后抗战时期滇缅交通,对远征军在缅甸活动空间的开拓,赵翼记录的地名、资源、风俗、路线等搜集的资料都依然发挥过相当程度的贡献。

乾隆三十五年(1770),清军班师,主帅傅恒返北京,仅两个月就身故,还不满五十岁。次年,赵翼因从征缅甸功绩,前往出任贵西兵备道,同样因为四川大小金川战事爆发,需要他继续发挥后勤供应作用。

郑少秋的乾隆形象深入人心

皇帝以阿桂功勋卓著,派去接替前线的将帅。这是大小金川的第二次战事,赵翼在贵西兵备道任上,除掉短缺工资运费等多种弊端,为负责支援四川军事做了物资、军械方面的诸多努力。此外,赵翼仍以诗文记录川黔山区的风土人情,例如《苗楼》《倮罗》,对苗族、彝族的生活风貌予以记录。

尤其《擢受贵西兵备道纪恩述怀六首》,赵翼对西南各民族的生活,官府对他们的严苛都直抒胸怀:“征徭已罢人思静,苗倮虽愚令忍苛”,大小金川当地是川西藏羌百姓聚居区,而清军从川黔汇聚兵力民力,也是让其他部族出人出资出力,而这些百姓本来就过得很原始简朴,怎能一再忍受?

大小金川长期是乾隆心头痼疾,觉得阿桂一个人还不够,又令十分宠信的傅恒之子福康安到四川出任主帅,任镶黄旗副都统,当时才二十六七岁,让阿桂改作副手。实际主大局的还是更为资深的阿桂,但阿桂知晓皇帝对福康安的宠信和历练,同时让大将海兰察等配合福康安攻取西路。

乾隆三十八年,攻下罗博瓦山,并北攻得斯东寨。四十年(1775)克荣噶尔博山,进至第七峰,赏嘉勇巴图鲁号。这一战事到四十一年才结束,在大小金川设立懋功厅。此后,福康安一路升迁,从云贵总督到四川总督兼成都将军。因西南边疆多年不稳,而他是乾隆至亲,深得宠信,长期坐镇成都,却一手负责西南数省的军政事务。

早在年羹尧以四川总督兼抚远大将军两个头衔时,就已经总领军事和政务,统辖西南地区的将军府已经在成都出现,这就是后来成都一直流传至今的将军衙门。清朝单独的驻防将军职务已经不低,略次于总督,但只负责军事。而一旦将军兼总督,就是地位最高的一方大员,所以年羹尧和福康安,都是当时极为倚重的朝廷柱石。

由于赵翼的内心对这一战事态度并不算积极,站在同情川黔各族百姓的角度,他仅在贵西一年就解职返乡。赵翼也并没有实际前往支援金川前线,贵西兵备道虽然是贵州省的道员,但贵西地区与四川的渊源非常紧密。从明朝到清朝前期,原本播州遵义府一直是四川的州府。不仅如此,水西土司辖区虽然为贵州所管,但在军事上,四川重庆府、播州遵义府都有责任对贵西土司地区有维系安定的义务,尤其明末以来的贵西地区其实倾向于南明永历,有不少贵州、湖广土司带兵追随永历前往云南和缅甸)。

到雍正时期进行著名的改土归流,由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对贵西地区进行调整,雍正支持,于是遵义府所辖大部分州县划入贵州。也不是完全把过去的遵义府都并入贵州,实际当时古蔺等原本属于遵义府的地方还是留在四川。

影视剧中福康安,虽然是裙带关系受宠,但也确实有过得力的功绩

正因明清以来四川与贵州的密切渊源,贵西兵备道属于军事上辅佐官员,所以和四川军务上合作更加密切,赵翼相当于直接给福康安、阿桂等前线将帅服务。虽然不清楚和福康安有无直接交往,但赵翼和傅恒也有颇深的上下级渊源,还是十分尽职尽责。

赵翼从贵西职务退下,就返回家乡长期从事学术生涯。他的文人朋友,多数是后半生在家著述才结交的。前半生他辗转各地,从征军旅,虽然创作诗文不断,但结交诗文朋友却不多。

很多书籍文章认为,赵翼还有另一重要的军事活动是晚年随总督李侍尧从征台湾天地会的林爽文。李侍尧也算赵翼的老上级,一生多次出任两广总督。之前赵翼在广西和广州短暂为官就属于李侍尧的属下。征讨缅甸期间,李侍尧负责后方支援,还曾经直接派出使者做暹罗方面的工作。

林爽文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起事,刚好李侍尧入京觐见,乾隆帝改任他为闽浙总督。事实上李侍尧还是为平林爽文做后勤保障,加强海防戒备。一是协调闽浙二省,二是他多年在两广,包括协调当地。实际领兵出征的还是福康安。由于赵翼有多次从征边疆的经验,不仅过去是李侍尧的属下,同时在金川事务上也给福康安有过配合,就从家乡请赵翼出山充当顾问角色,实际李侍尧和赵翼都没有直接参与平定林爽文的行动。

赵翼前半生勉强是职场人物,他的学者生涯基本是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从贵西兵备道解职才开始,返乡以后就大量购置图书典籍,把前面搜集的资料整理开始撰写一部部学术名作《二十二史札记》《瓯北诗话》《陔余丛考》等。一些资料他却在前半生已经开始搜集,如军事上的《皇朝武功纪盛》。对四川、云南、贵州的一些资料,他有不少所记录,后来写进《簷曝杂记》《陔余丛考》,包括方言演变、奇特物产等都有记载。

#近代史#乾隆#赵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