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作主旨演讲。本网记者 杨崇海/摄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王春燕)11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国际合作局承办的“‘十四五’规划与中国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出席会议并以“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题作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原副院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等作专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翔主持会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彭博新闻社、路透社、共同社等中外媒体记者参会。
谢伏瞻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将给“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发展带来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而且也将给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变革带来诸多新机遇。
谢伏瞻表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以内为主、内外互动的循环,是创新驱动、自立自强的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动选择;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也是适应国际环境和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
谢伏瞻指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坚持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二是坚持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加快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三是坚持创新驱动,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形成高标准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作专题发言。本网记者 杨崇海/摄
蔡昉指出,“十四五”期间,老龄化挑战日趋严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涉及生育政策、退休制度、教育和培训体系、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收入分配格局、老年服务产业发展等一系列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关的领域。下一步,针对以下领域改革和发展任务,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集成、协同推进,主要包括:稳妥推进生育政策改革,推动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通过养老金支付方式的设计,增强老年人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延迟退休的有利性,通过加强在职培训提高老年人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建立健全尊老敬老事业、养老产业和老年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扶助体系,调动全社会资源,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和社会保障给付的可持续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翔主持会议。本网记者 杨崇海/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等作专题发言。本网记者 杨崇海/摄
李培林在发言中回顾了现代化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内涵和意义。他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艰苦奋斗,使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势必要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自身发展、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发展与安全,更加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十三五”时期我国总体创新能力不断上升,但仍然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十四五”时期,实现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尤其要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共性技术的研究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认为,“十四五”时期,核心任务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要素、主体和市场,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构建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是要根本改变工业革命后建立的基于高环境代价、高碳排放、高资源消耗的传统生产模式。而仅仅依靠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人们改变生活方式,即转变发展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雪松表示, “十四五”时期我国GDP年均增速预期目标可以设定为接近于潜在增速水平的5%左右。这一目标既考虑到了充分利用既有资源和深化改革开放,又考虑到了国内外不确定因素较多以及改革创新任务仍然较为艰巨,同时也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留有空间和余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在发言中普遍认为,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中国发展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临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十九届五中全会作为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回应时代新变化,反映人民新期待,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发展明确了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还就共同富裕、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把握发展主动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问题回答了中外媒体记者提问。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 杨崇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