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氧指数测定仪测定氧指数时,材料一直不能点燃的原因是什么? 测阻燃材料的氧指数的

2020-07-22知识5

氧指数测定仪能否用于材料阻燃性能的评价? 你好,这是不可以的。氧指数是用来判断材料在空气中与火焰接触式燃烧的难易程度。请问用氧指数测定仪测定氧指数时,为何材料一直不能点燃?急求,谢谢帮助······ 氧浓度低了。增大氧浓度。例如材料的氧指数是28。当实验时氧浓度在20左右时就点不燃。阻燃类别对橡胶或者塑料氧指数有更高要求吗?? 阻燃等级由HB,V-2,V-1向V-0逐级递增:1、HB:UL94标准中最底的阻燃等级。要求对于3到13 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40毫米每分钟;小于3毫米厚的样 品,燃烧速度小于70毫米每分钟;或者在100毫米的标志前熄灭。2、V-2: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可以有燃烧物掉下。3、V-1: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4、V-0: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30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阻燃木材的氧指数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阻燃木材的氧指数的国家标准是氧指数>27。阻燃木材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提高木材抗燃能力的方法。目的是阻缓木材燃烧,以预防火灾的发生或争得时间,快速消灭已发生的火灾。木材的碳氢化合物含量高,是易燃材料。迄今尚无使木材在靠近火源时不燃烧的方法。木材阻燃的要求是降低木材燃烧速率。减少或阻滞火焰传播速度和加速燃烧表面的炭化过程。这对建筑、造船、车辆制造等工业部门至为重要。氧指数(OI)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氧指数测定仪适用于哪些材料氧指数的测定 氧指数测定2113仪是用于测材料燃烧性测5261试,同时也可以用于材料阻燃性测试,如4102纺织品,建材、泡沫塑料1653等都可以,氧指数测定仪有两类,分别针对不同的材料类型来介绍:常温氧指数测定仪:常温氧指数测定仪,适用于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刚好维持试样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极限氧指数)。用于评定均质固体材料、层压材料、泡沫材料、软片和薄膜等在规定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另外,根据测试时温度的不同,我公司还提供高温氧指数测试仪(25-400℃)。高温氧指数仪:高温氧指数仪用来测试材料阻燃性能的仪器,检测材料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刚好维持试样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高温氧指数仪适用于测试400℃以上材料的氧指数。另外,根据测试时温度的不同。(资料参考:标准集团)什么是氧指数? 从消防的角度理解:氧指数(OI)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氧指数 oxygen index 简称OI。氧指数测定仪测定氧指数时,材料一直不能点燃的原因是什么? 氧指数测定仪测定氧指数试验过程中,材料一直不能点燃,肯定是材料阻燃性较高,氧浓度过低的原因。此时可以将氧气阀氮气阀先关闭,重新增大氧浓度进行试验。为了避免用氧指数测定仪测定氧指数时材料不能点燃或者一点就没了的情况,用户可以在试验之前现在空气中将试样燃烧一下查看燃烧情况,正常大气压下的氧气浓度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一之间,据此可以估算一个试样材料在空气中燃烧的氧浓度值,在试验过程中反复调整,以此确定材料真正的氧浓度。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国标之中给过的材料氧指数参考数据的,还是国标中并未举例的材料,真正的试验时都是反复进行试验来确定氧指数值的。氧指数测定仪操作规程,一、概述XZT-100A“氧指数测定仪”是符合国家标准GB2406规定,用来测定聚合物在燃烧过程中所需氧气浓度(体积百分比)的仪器。聚合物氧指数值是该。氧指数测定仪测定氧指数时,材料一直不能点燃的原因是什么? 氧指数测定仪是用于测材料燃烧性测试,同时也可以用于材料阻燃性测试,如纺织品,建材、泡沫塑料等都可以,氧指数测定仪有两类,分别针对不同的材料类型来介绍:常温氧指数测定仪:常温氧指数测定仪,适用于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刚好维持试样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极限氧指数)。用于评定均质固体材料、层压材料、泡沫材料、软片和薄膜等在规定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另外,根据测试时温度的不同,我公司还提供高温氧指数测试仪(25-400℃)。高温氧指数仪:高温氧指数仪用来测试材料阻燃性能的仪器,检测材料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刚好维持试样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高温氧指数仪适用于测试400℃以上材料的氧指数。另外,根据测试时温度的不同。(资料参考:标准集团)

#氧指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