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他是明朝书画家,书法自立一宗,在当朝独领风骚!

2020-07-22新闻17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风格与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赵子昂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后,董其昌以其生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立一宗,亦领一时风骚,以致“片楮单牍,人争宝之”。

董其昌的书法为“习古之集大成者”,他的书法用笔精到刚劲,含筋裹骨;章法上多将字距行距开阔,求空录畅朗;墨法喜淡,“表里莹润,疏淡耐看,神韵溢出,风格独具而无一点尘俗之气”。

古今名家多数对其评价极高,由是对清初书法产生很大影响。善书者不鉴,善鉴者不书。像董其昌这样既精实践又通理论的书家,在书法史上便成凤毛麟角。他强调书家须文闻博识,字中要有精神注入。对书法的审美,他一是求“生”二是求“淡”。

董其昌对文人画的梳理、对书法的梳理,对自他之后文人书画家的影响,比米芾还要大。

他的书法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他的书法风格出入晋唐,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董其昌虽处于赵子昂、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

董其昌书法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后人评价他的书画,影响画坛三百年之久。

董其昌中提倡文人画,推崇元四家,强调摹古,注重笔墨,追求“士气”,使文人画进一步规范化,并逐渐取代吴门画派,而居于正统。尤其是董其昌“南北宗论”的提出,对明末清初的绘画产生重大影响。但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不重写生,用笔多皴擦,点染交错,丰富多变。在画面布局上也多取近坡树、中水、远山程式化的三段法缺少变化。画风秀润而忧,但简远。董其昌在美术理论上多所建树,所著多本画论,提倡作品要有士气,强调直抒胸臆,反对一味的模拟,要能够做到仿古而变。强调画家要有丰富的文艺修养和生活阅历,做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加强学养。他还主张书画融合,强调笔墨表现,提倡书卷气。

黄宾虹认为董其昌“士夫之画,秀润天成,是为正宗”;傅抱石则说,“自(明代)院体、浙派相继颓败之后,画坛呈现衰灭之象,到董其昌振臂一呼,把萎靡的翻成灿烂,董是画坛的中兴健将,画坛唯一的宗匠,他有卓绝的学识和冲淡的境界,主张以禅理入画。中国绘画既自宋的‘理性’变而为元的‘意志’,现在则成为明清之间的‘忠节’,不惟是完成了民族主义的庄严形象,而且顺着‘山水’‘写意’‘水墨’的自然发展,射出过去从未有过的光芒。”至于从“四王”追溯到倪董的吴湖帆,对董其昌的崇拜则随处可见,甚至誉之为“画中之圣”。

#明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