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家滩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站在鲁家滩岸边,黄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目光投向远处的雪山,然后转过头,用普通话对记者说,“天蓝地绿亲水之城,这里就是温江,遥望雪山最美的地方。”
这是黄远介绍温江的“广告词”,他不光是社区党委书记,还是一位称职的社区导游。“如果有人让我讲述和盛的变化,我会从这汪水讲起。”
“这汪水”就是鲁家滩,原是金马河边一处不起眼的水域。2016年,鲁家滩的整治拉开序幕,通过拆除违建、梳理环境、修建绿道,鲁家滩成了远近有名的网红打卡点。而以鲁家滩为起点建设的65公里北林绿道环线,点亮了温江北部金马河沿岸闭塞的乡村,构建起北部乡村完整的交通体系,成为温江“北林”区域农商文旅体养产业融合发展的最前沿。
鲁家滩这汪水,辐射带动了北林绿道环线上的乡村。和盛镇抓住这一契机,加快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在绿道沿线形成“公园+”消费场景。目前,竹·瓦里舍乡村酒店、康家濠湿地公园、318越野车营地等项目即将呈现,新尚植物研究院、鲁家滩水上世界、龙腾梵谷二期等项目正稳步推进。按照“一核四园两带百院”新型乡村形态发展格局,和盛镇正在呈现最亮眼的风景。
曾经的偏远乡村 如今的网红休闲地
黄远是地道的和盛镇临江村人(綦临社区由原綦江村和临江村合并而成)。在他儿时的记忆中,鲁家滩就是一个水凼凼,周围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平时,谁也不会想要到这水边走一走。在过去好些年里,和盛镇仅有府通路一条纵向主干道,金马河沿线广大农村区域仍然呈现闭塞、落后的面貌。
“北林绿道环线修建之前,这里的姑娘都往外嫁,小伙子不好找媳妇。”黄远拿自己现身说法,他的妻子来自靠近温江城区、交通便利的公平街道,结婚前女方父母第一次上门时深感交通不便,“当时婚事差点黄了!”黄远开着玩笑说。
事情在2016年开始起变化。温江区将鲁家滩整治和北林绿道环线的修建提上议事日程。区、镇、村三级联动,鲁家滩沿岸的7家农家乐、两家网箱养鱼、一家商品混凝土站先后拆除。修建绿道需要将当地村民的花木移走,通过村干部扎实开展宣传工作,村民们理解了建设这条绿道的意义并给予大力支持,很多花木腾退都是无偿或者低偿。2018年,鲁家滩环湖绿道和北林环线先后建成开放,当年10月,温江“半马”就在这条道上举行。由于风景优美、交通便捷,这里很快成为远近成都市民周末休闲的网红地。
营造新消费场景 让游客有更丰富体验
鲁家滩生态湿地公园的打造和北林绿道环线的修建,凸显了和盛良好的生态本底。而这一汪水、一条道,不仅吸引了游客,也引来了社会资本。
依托鲁家滩良好的生态优势,天府绿道温江北林区域和盛段已经聚集了新尚植物博览园、花仙境全国花木直播基地、水族小镇、318自驾营地、运动公园等项目串珠成链,集花卉展销、餐饮休闲、乡村酒店、文创体验、直播基地、亲子乐园、运动休闲等为一体的田园休憩目的地。
“天气好的时候,每个周末到鲁家滩游玩的游客数量可达上万人。亟需构建新的消费场景,让游客吃好、耍好,有更丰富的体验。”黄远说,正在建设的农旅项目都与项目区域村集体、群众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首先,项目和村民的安置房完全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产居共生,村民可以将自己多余的房屋交由项目方统一经营。其次,村集体以土地、地面苗木、现有建筑等作价入股、保底分红,使村民得到长期可持续收入。同时,村集体与项目方在项目区域的物业、保洁、治安、农业种植等方面深度合作,项目方参与帮助村集体发展助残、助学、居民创新创业等公益事业。这样一来,村民将会得到就业收入、资产收入、租金收入、分红收入。这种利益联结机制将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园区变景区
有众多生产盆栽花卉和绿植的企业,这是和盛镇区别于其他温江北部乡镇的特点。近年来,和盛大力推动原有花木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是销售方式的变化。”在黄远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花仙境总部直播基地,这是一个农业电商服务平台,通过网络直播销售花木。项目落户以来,已经免费为和盛镇培训了数百“社区达人”,这些“达人”可以在网上直播,帮村里的花木以及花木上下游延伸产品找销路。
目前在建的新尚植物研究院,将引进农业高校和植物研究所,打造组培实验室、育苗实验基地、物种展示大棚及展示花园,将极大提升当地花卉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启动花木企业“前店后厂”消费场景改造,推动“园区变景区”,联动惠美花境、川雅园艺等企业,落实“一园一景一场”,天乡路沿线“新三农”融合发展示范带效果逐渐显现。
实事说话
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
新业态逐步呈现
“十三五”期间,和盛镇在温江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狠抓基础、调整结构、开发资源、建立支柱”为路径,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整体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先后荣获“国家卫生乡镇”“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镇”“四川省森林小镇”称号。
五年来,和盛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8.45亿元,较“十二五”增长2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5年的16720元、18229元增长到28039元、28780元。
五年来,按照“美丽和盛·花语小镇”定位,聚焦“一核四园两带百院”发展格局,共启动项目包装储备165个,引进胜泽园、318汽车营地等产业化项目36个。加快并实施了乡村旅游绿道建设,落地了竹·瓦舍里、鹭·闲春堂、康家濠湿地公园、鲁家滩运动公园等一批示范项目,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逐步呈现。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和盛提前启动空间规划研究,完成李义、石牛、东宫寺、兰亭等8个村社区规划修编,启动原春林村部分村庄规划编制,现已形成规划成果;完成天乡路“前店后厂”示范段规划编制,加快天乡路“新三农”融合发展示范带、鲁家滩“准西溪湿地”策划工作。
通过努力,解决了全镇饮用水问题,实现了场镇区域饮用地表水,农村区域饮水“一户一表”安装率达95%。新建和盛中心幼儿园,完成和盛小学改扩建工程和职教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实施了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正在加快和盛卫生院升级改造。新建、改造农村公路68公里,提升整治村道23条18公里,串联绿道26.3公里,对外形成“一轨两高三快”立体交通体系,对内规划“七横五纵”主干路网,村道覆盖率达100%。
五年来,和盛建成柳岸花邻A1、和美盛景二期、东宫美阁、和声悦色等安置小区4个,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实施“两拆一增”,增加开敞空间6万余平方米、绿植面积4万余平方米。高标准新(改)建公厕16座,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418户。全面关闭辖区内的209户规模养殖场,拆除鲁家滩水面养殖及周边农家乐,精准整治“三无”和“散乱污”企业11户,保护蓝天碧水。
五年来,全面完成原16个村(社区)活动中心提档升级和现11个村(社区)亲民化改造,打造鲁家滩观澜堂、柳岸花明茶舍、舒家渡廊桥记忆等共享空间,原土桥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社区治理品牌凸显。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和盛试点探索“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资本代建、资金自求平衡”的川西林盘土地整理新模式。创新“3+3+2”产业化项目推进机制,即:镇、村、企签订三方框架协议,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农户模拟签约,企业缴纳项目履约和全额安置房款2项保证金,实行项目招引、林盘整理、项目落地闭环管理,破解了项目落地慢、企业不敢投、农户顾虑多的难题。同时,深入探索利益联结机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股份合作社,各村民小组联合成立股份合作联合社,由联合社实施对外招商、整体运营,探索形成“国有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资本”土地盘活模式,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未来五年,和盛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行区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行区建设机遇,加快推进农创农旅农养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基础承载能力建设,奋力抓好林盘土地整理,做好资源要素保障,营造社区新场景,让和盛产业更强,城市品质更高,群众更富裕,生活更方便。
记者手记
奋发创新
重现繁华盛景
和盛曾是金马河畔有名的渡口,“开口楼头月,江边渡口灯”形容的就是当年舒家渡的繁华场面。时代变迁,交通方式的转换让渡口从繁华走向寂寥。而新时代的一条“新路”,让这里的繁华盛景更胜往昔。
这条新路,是从一汪碧水出发,连通温江北部乡村的北林绿道。这条新路,也是实施生态修复,推动生态价值转化,诠释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奋发创新之路。
这五年,和盛镇勇于改革创新,带动区域突破瓶颈,以高标准策划规划,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生活场景、消费场景、创新创意场景。
这五年,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提升,增收致富路径越走越宽阔。“这条路盘活了沿金马河边两万余亩封闭的耕地,温暖了15000名村民……”黄远的话还回荡在耳边。沿着这条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构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新路,和盛的明天会更好。
本报记者 李娟 摄影 张志强
来源: 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