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些康复误区,影响偏瘫患者康复的进程

2020-07-22新闻10

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多并发症成为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也成为医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实际临床工作中,存在诸多康复误区,影响患者康复的进程。

误区一:关于开始康复时间的认识

早期介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急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急症,时间就是生命。直接进入脑卒中单元,优化紧急医护,使脑卒中后并发症的出现降到最低,尤其对于危及重症患者,尽早进行良好的护理及良肢位的摆放等宣教工作,可以降低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脱水、肩后缩、肩关节半脱位、足内翻等的发生。

误区二:认为患者应尽快搀扶下行走,为早日独立行走打基础

脑卒中恢复应循序渐进,切记急于求成。早日独立行走是患者及家属迫切心愿,因此,临床中经常看到部分患者尚不能独立站立,已在家属拖拽和搀扶下强迫行走,表面看起来尽早训练了行走,但其危害很快就在患者自身体现:因大部分患者中老年人,肌力不足时强迫行走,致膝、髋关节过度损失,同时亦容易导致足内翻、足下垂、膝过伸等一系列并发症,并很难纠正。因此,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

误区三:认为患者只要“刻苦锻炼”就能早日康复

脑卒中的恢复,不单单需要坚持不懈的“刻苦锻炼”,还需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时间、强度、频率等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的情况有不同的要求,既要保证一定的负荷量、维持一定的时间(超常负荷原则),还应注意避免过度疲劳(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训练量不足或过度疲劳,均不能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因此,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运动处方,为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误区四:对于心理康复不够关注

脑卒中作为一种心身疾病,不仅需要药物和综合性的康复措施治疗,而且更需要及时正确地进行心理干预。在临床实践中,在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在康复治疗中情绪反应平稳,有利于促进整体康复进程,因此,心理康复应贯穿治疗始终。

误区五:“出院”就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结束

康复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社会与家庭,“出院”意味着患者病情相对稳定,门诊及家庭康复是对患者的一种支持,使其逐步增加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和社交活动,如听音乐、下棋等,充实患者的生活情趣,充分发挥社区优势,加速患者的社会回归率。

#关节骨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