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常见的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形态 什么是半重力式挡土墙

2020-07-22知识12

重力式挡土墙的破坏形式有哪些 1.倾覆式破坏,由于施工不当或者环境侵蚀等原因,例如渗水后冻融,化学物质粉化混凝土等等。造成的自身结构开裂、粉化等等导致无法继续承受侧向土压力,而发生倾覆式破坏。2.基础滑移式破坏,由于地基不良或者持力层土体结构变化,例如浸水,塌陷等。导致挡土墙基础产生滑移,无法继续保证使用功能的破坏。3.设计不良导致的无法承受侧向土压力而被荷载破坏。4.由于外部荷载改变,例如挡墙内侧通过超重车辆,或建筑施工有超大振动,导致荷载与设计不符,挡土墙本身无法抵抗,而发生位移或者崩裂等形式的破坏。5.临界正常使用年限,整个墙体处于疲劳极限,最终破坏。6.由于地震、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力的破坏。仍有问题,欢迎留言~!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结构有哪些特点 重力式挡土墙,指的是依靠墙身自重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可用块石、片石、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或采用片石混凝土、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半重力式挡土墙可采用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浇筑。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建成,一般都做成简单的梯形。它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经济效果好。所以,重力式挡土墙在我国铁路、公路、水利、港湾、矿山等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步骤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tuxiang_xt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方法及要点二○一三年五月目录一、概述2二、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3(一)墙身构造4(二)排水设施6(三)防水层7(四)基础埋置深度7三、重力式挡土墙的布置9(一)挡土墙位置的选定9(二)纵向布置10(三)横向布置11(四)平面布置11四、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11(一)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12(二)挡土墙稳定性检算13(三)挡土墙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检算18(四)挡土墙墙身截面强度检算20五、挡土墙常用设计参数24(一)墙背土的物理力学指标24(二)土与墙背的摩擦角δ25(三)基底与地层间的摩擦系数25(四)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及容许应力26 重力式挡土墙一、概述 重力式挡土墙是以墙身自重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重力式挡土墙多用浆砌片(块)石砌筑,缺乏石料地区有时可用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也可直接用混凝土浇筑,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配置少量钢筋。这种挡土墙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适应性强,因而应用广泛。由于重力式挡土墙依靠自身重力来维持平衡稳定,因此墙身断面大,圬工数量也大,在软弱地基上修建时往往。重力式挡土墙和衡重式挡土墙构造的异同? 这个不是很好说,衡重式挡墙应该是重力式挡墙的优化,如果你需要的话,可以留下邮箱,我发给你一个图看看衡重式挡土墙属于哪一类型?是重力式挡土墙的一种吗? 衡重式挡土墙指的是利用衡重台上部填土的重力和墙体重心后移而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两者区别:一般情况下,挡墙高度不大于5m时,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大于5m时,采用衡重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通常有哪些破坏形式 墙北侧向土压力主要由墙身自重来平衡、沿基础底面发生滑动,自重大,断面尺寸较大,墙身较重:倾覆破坏、产生接近于圆弧状的滑动面而丧失稳定性,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较高。主要i的破坏形式有重力式挡土墙构造简单。1.山体滑坡等自然力的破坏,挡土墙本身无法抵抗,例如挡墙内侧通过超重车辆.由于外部荷载改变。2.导致荷载与设计不符.设计不良导致的无法承受侧向土压力而被荷载破坏.由于地震,无法继续保证使用功能的破坏、粉化等等导致无法继续承受侧向土压力。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和伸缩缝等几部分构成。(一)墙身1.墙身断面形式及其特点根据墙背的倾斜方向,墙身断面形式可分为仰斜、垂直、俯斜、凸形折线式和衡重式几种,如图2-10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时,仰斜墙背所承受的土压力比俯斜墙背小,同时,由于仰斜墙背的倾斜方向与开挖面边坡方向一致,故开挖量和回填量均比俯斜墙背小。但是,由于仰斜式挡土墙的基础外移,当墙趾处地面横坡较陡时,会使墙身增高,断面增大。因此,仰斜式挡土墙适用于作路堑墙及墙趾处地面平坦的路堤墙或路肩墙。俯斜墙背所承受的土压力较大。在地面横坡陡峻时,俯斜式挡土墙可用陡直的墙面,以减小墙高。俯斜墙背也可做成台阶形,以增加墙背与填料间的摩擦阻力。图2-10 重力式挡土墙的断面形式垂直墙背的特点介于仰斜和俯斜墙背之间。若将仰斜式挡土墙的上部墙背改为俯斜,即构成凸形折线式。与仰斜式比较,其上部尺寸有所减少,故断面较节省。若在凸形折线式的上下墙之间增设一平台,并采用陡直墙面,即为衡重式断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衡重式的断面积比俯斜式小而比仰斜式大,但其基底应力较大,故对地基承载力要求相对较高。2.墙身断面尺寸(1)墙背坡度(α)俯。

#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