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十而已:每一个空巢老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无法言说的“痛”

2020-07-22新闻5

?“我闺女有今天不容易,我没帮上什么忙也就算了,绝不能再给她添乱?”

“你们想给我花钱,可以,但是住哪家养老院得我自己说了算。”

《三十而已》中,有这样一幕,令人印象深刻:

顾佳做梦,梦见父亲突发心脏病,身边连个可以打急救电话的人都没有。

故而心急如焚,后来打了几通电话,确定父亲安然无恙后,才肯踏实睡去。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每一根神经,都得紧紧绷着,生怕哪里出了问题,自己没有照顾到位,又或者应付不来。

在所有的焦头烂额里,老人和孩子,始终是我们心头最大的软肋,也是孜孜拼搏的动力。

即便无所不能的顾佳,也会因为父亲一个人独居而惴惴不安。

在这部剧里,顾佳和父亲的关系很真实,嘴上叫着劲,心里都爱着对方。父亲不愿意搬去女儿家,一来不想寄人篱下,二来不想给女儿增添不必要的负担。

就像他对女婿许幻山所言的那样,我女儿有今天,不容易,我没帮上什么忙,也就算了,不能再添乱。

这是父亲对女儿的疼惜和怜爱,深知她拥有今日的生活,有多么的不易。而站在顾佳的立场,去养老院是没有法子的事。

她唯一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在这里,有一帮和父亲年纪相仿的老人,他们可以互诉衷肠,结伴养老。

因为正如自己年少时,有太多话,没有对父亲说出口一样,现在的父亲,自然也是有太多的话,没有办法对女儿讲的。

那些在嘴边,却又咽下的话,可以说给其他的同龄人听。

养老院,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空巢老人的最佳归宿,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说到底,

每一个空巢老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无法言说的“痛”。

就像顾佳的父亲,当女儿说,我就当送我爸去了寄宿学校,他一下子就沉默了,内心的情绪翻江倒海。

他心里的委屈和难言之隐,没有办法对女儿讲,却无意间流露给了女婿。女儿家虽好,但那不是自己的家。

女儿虽孝顺,但他也不想成为她的负担,这是作为父亲的体谅和柔情,人老了,他能为孩子做的,也只有这些。

不让她担心,不给她添麻烦,这就是对她最好的爱了。

每一个空巢老人心里大抵都这么想。

谁不想尽享天伦之乐?

谁不想舒舒服服的住在家里?

可,当生命走向晚年的时候,你不得不做出选择,顾佳父亲的理性和大爱,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伟大。

不是每个人老了,就变成老糊涂了?也不是每个人老了,都会成为子女的负累?

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活着的时候,不连累生自己的人,死的时候,不连累自己生的人。

这是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辉。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案例,她是一个退休教师,老伴因病去世多年,一直一个人生活,女儿在国外。

平日里,母女俩总是通过视频来联络感情。

母亲不想给女儿添负担,所以选择一个人生活在国内。

她平日的生活很健康,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跳跳舞,旅旅游。

日子也过得丰富多彩。

她很看得开,不论是什么人,不管你之前做出了多大的成绩,拥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也不管你有多少孝子贤孙。

晚年,注定是孤独且凄凉的,能跑能走的时候,就尽量多享受生活,等有天,真的走不动了。

就去养老院,她已经做好了计划,把房子卖了,加上手里的存款,足够她养老了,女儿有自己的人生。

她不该成为她的累赘。

诚然,

每一位空巢老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无法言说的“痛”。

这种“痛”是牺牲自己,照亮子女前行的路,这种“痛”是把悲伤留给自己,把快乐交给子女。

养儿方知父母恩,人的心,都是往下长的,也是往下疼的。父母疼子女,所以即便“孝”是天经地义,也不忍心。

养育之恩大于天,百善之首孝为先。

如果有一天,父母已老,请多点耐心和关怀,好好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因为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没了,赚再多钱,做再大官,都丧失了本该应有的意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