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樊锦诗:一部在戈壁荒漠中营造人类精神家园的历史

2020-12-01新闻20

尊敬的终身秘书长冉刻先生,

尊敬的汪德迈先生,

尊敬的中国驻法兰西大使卢沙野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我是来自中国甘肃敦煌研究院的樊锦诗。

我是一名中国的考古学者,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守护和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我在敦煌度过了近56年的时光,我个人的考古研究和莫高窟的保护事业是不可分离的。

法兰西学院金石美文学院将“第二届汪德迈中国学奖”授予我,并邀请我参加颁奖大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此,我衷心感谢“汪德迈中国学奖”评选委员会的推荐,衷心感谢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并对中法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汪德迈教授,衷心感谢法兰西学院金石美文学院将敦煌莫高窟的考古与保护作为当前人类文化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来给予重视。

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2年,我的老师宿白教授在他的《敦煌七讲》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系统阐述了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立中国石窟寺考古学奠定了基础。他曾对我说,敦煌石窟的考古报告最主要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永久地保存敦煌石窟的科学档案,一旦在石窟“破坏了的时候,能够依靠全面详细的记录进行复原” 。

1963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去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离校之前,当时的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把我叫到他的住处。他对我说:“你去的是敦煌,将来你要编写考古报告,编写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后来才意识到前辈学者给予我的期望,就是完成对敦煌石窟的考古研究。

我所工作的敦煌石窟共包括三处石窟群。最典型的是敦煌莫高窟,它位于沙漠戈壁深处,鸣沙山和三危山环抱的绿洲中。创建于公元366年,迄至14世纪,连续建造达千年之久,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窟艺术圣地,至今在1700米长的断崖上保存了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1900年在莫高窟又发现了藏经洞,出土了4—11世纪初的50000多件文献和艺术品。除莫高窟外,还有敦煌西千佛洞保存5—14世纪的22个洞窟,818平方米壁画,56身彩塑;瓜州榆林窟保存了7—14世纪43个洞窟,近5200平方米壁画,近200多身彩塑。世界上没有一处佛教遗址能绵延千年建造,又保存如此丰厚博大的艺术宝库和文献宝藏。

然而,敦煌石窟的建筑、彩塑、壁画,历经千余年,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的原因,已患有多种病害,呈现退化的趋势,科学的保护工作纵能延长它的寿命,却无法使其永存。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是一项不可不做的考古工程。规划并编辑出版多卷本记录性的考古报告《敦煌石窟全集》,对于永久地保存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科学档案资料,对于推动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满足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对敦煌石窟研究资料的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我没有想到一去敦煌,就是半个多世纪。我更没有想到,敦煌石窟考古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留存到今天的洞窟,多则一千六百多年,少则八百年,几乎每一个都是内容丰富、辉煌灿烂、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做一部记录洞窟全部遗迹的石窟考古报告是极为复杂的工程,困难可想而知;加之我担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院长,长期从事研究院的管理工作,直到 2015 年才离开管理岗位,日常事务占去了我大量的时间。但是无论是考古工作还是管理工作,都是为了保护好敦煌石窟艺术,我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在我担任管理工作期间,我带领敦煌研究院的同仁们,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保护工作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到现在的科学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倡导采用数字敦煌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敦煌石窟的珍贵价值和历史信息;使研究院成为国内外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创新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平衡发展的新模式,让敦煌文化艺术走近民众、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走近敦煌。此外,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中,我结合自己所学考古专业和保护管理工作,做了敦煌莫高窟的十六国、北朝、隋代、唐代石窟的考古分期断代研究,壁画图像研究、敦煌石窟科学保护的研究。

至于敦煌石窟考古报告工作,历经四十多年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历经了许多失败和挫折,我才得以主持完成多卷本《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的整体规划和分卷考古报告撰写的体例, 直到2011年出版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第一卷考古卷报告,将最先进的测绘技术运用到考古工作中,实现了石窟考古测绘的重大突破。我们的考古手段、考古工具、考古理念、专业分工都有很大的进步,21世纪数字信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我们可以做出很多前人无法做出的成果。这一考古报告打破了过去仅限于文字、绘图和摄影结合的方法手段,融汇了考古、历史、美术史、佛教、测量、计算机、摄影、化学、物理学、信息资料等多学科的方法手段。第一卷考古报告的编写出版,使永久保存、保护敦煌莫高窟及其他敦煌石窟的科学档案资料,推动敦煌石窟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满足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对敦煌石窟资料的需求,甚至在石窟逐渐劣化甚至坍塌毁灭的情况下,提供为全面复原的依据,成为可能。

中国古代有一位哲学家庄子,他说过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敦煌的考古研究只要钻研进去,是永无止境的,按目前的整体规划,《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共100卷,整体完成敦煌石窟考古报告至少需要几代人的付出和努力。如今我已经年过80了,我不知还能陪伴敦煌石窟多久,为她做多少事情。我希望借此机会呼吁全世界共同来关心和保护莫高窟这一人类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莫高窟是一个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宝库,这里封存的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奥秘,也许耗尽一辈子的时光也未必能穷尽它的谜底。《敦煌石窟全集》是一个“世纪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守护莫高窟是值得奉献一生的高尚的事业,是必然要奉献一生的艰苦的事业,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奉献的永恒的事业。

敦煌石窟开窟和造像的历史,是一部在戈壁荒漠中营造人类精神家园的历史,是一部贯通东西方文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谋求发展和繁荣的历史。西汉王朝的张骞全线打通了中国与欧亚大陆之间的交通,此后这条“陆上丝绸之路”繁荣千年之久。灿烂瑰丽、博大精深的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是中西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融荟萃的结晶,是不同文明之间和平共处、相互交融、和谐发展的历史见证。藏经洞发现之后,吸引了西方许多汉学、藏学、东方学等领域的学者竞相研究,特别是法国、英国、俄国和日本等国产生了一批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力的敦煌学学者和研究成果,使敦煌学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汪德迈先生发起设立的 “汪德迈中国学奖”,旨在“吸引更多目光关注和理解中国的历史文明及其进程”。我认为这一思想有助于推动西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加强21世纪东西方的交流和理解,有利于守护人类的文明和世界的和平。

敦煌的学术史中,始终有一群人在从事最基础的研究工作;中国也有许多像我一样毕生奉献于人类文化遗产的考古学者。历史赋予他们的学术使命就是铺设研究的地基,犹如一座城市建造的地下工程。它不为人见,也不起眼,但是只有地下工程的坚实,城市地面以上的工程才能得到保证。“汪德迈中国学奖”颁发给我,既是对我个人的表彰,更是对敦煌研究院同仁们75年来为莫高窟保管事业艰辛探索进取的激励。这个奖颁发给我,也是鼓励和鞭策我和我的同仁们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跨文化对话》

跨文化对话 (第42辑)

乐黛云 [法] 李比雄 主编

商务印书馆2020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跨文化对话》第42辑有三个重点:一,樊锦诗先生荣获法兰西学院金石美文学院第二届“汪德迈中国学奖”相关文章;二,“跨文化学导论”特稿;三,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语作家勒克莱齐奥的研究。以上三者都体现了辑刊立足于中法文化交流的一贯编辑思想。其他论稿学术覆盖面广,涉及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彰显了跨文化和比较文学研究这一年的前沿性成果。

作者简介:

乐黛云(1931-),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集刊主编。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跨文化方法论初探》《中国小说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主编《中学西渐专题》8卷、《跨文化沟通个案丛书》14卷、《跨文化对话》集刊等。

#宗教信仰#敦煌石窟#樊锦诗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