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时值长城汽车成立三十周年,魏建军发表了一篇名为《长城汽车如何挺过明年》的公开信,一时引起众多吃瓜群众的围观。单就这封公开信的名字来说,其实就已经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它似乎充满着感性的煽情,又有壮士向死而生的悲壮,还略带了一丝车海沉浮的疲惫和沧桑。
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
创业难,做实业难,做汽车实业更是难上加难。“车不好卖了”,这已经是当下整个汽车行业一个不争的事实。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Q1季度,中国汽车销量仅为223.8万辆,同比减少42%,加上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整个中国车市所经历的艰难并不比任何其它行业少。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当百年老店早已经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理想,当那些壮志未酬的新势力一个个出师未捷身先死,有人甚至将2020年称为中国企业的倒闭之年。值此时此景,一个汽车企业能够走过三十年的春秋,已实属不易之事。
长城汽车本是可以傲骄一下的。在长城汽车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作为一个拥有三十年历史的汽车品牌,长城汽车理所当然有傲骄的资本,可魏建军偏不。他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傲骄,反而直接将自己一头按进这扑面而来的浪潮里:“如何挺过明年,”这几个字,触目惊心。可对魏建军而言,这句话其实是他说给自己听的,也是说给所有长城汽车人听的。
对技术的执着追求
先说说魏建军这个人。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会惊奇地发现,一个企业的样子就是一个企业领袖的样子,有什么样的企业领袖,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换句话说,一个企业的骨血里流淌的都是这个企业领导者身上的骨血,他们是骨肉相连的。于是,魏建军开放,长城开放;魏建军擅长学习,长城也是一个学习型企业;魏建军敢于拥抱变化,长城就乐于变化;魏建军坦诚勇敢,长城就敢于承担责任;魏建军嗜车如命,长城就永远把技术放在第一位;长城汽车和魏建军,谁离开谁,似乎都不再成立。
我们很难推断那些企业掌门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以及源源不断的精力和追求都是从何而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地是,如果不是对所做的事业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每一个成功的企业掌门人,都是某一个领域的“偏执狂”。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另一个汽车狂人:丰田章男,那是一个骨子里流淌着汽车血液的家伙,一个对汽车的热爱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程度的“怪人”。据说,丰田每一款新车研制成功,他都要求高层第一时间上前线进行试车,真正走到一线去了解产品,风雨无阻。而在研发费用上,丰田章男更是坚持每年万亿(日元)的研发费用投入。丰田章男曾说过,每年研发费用一万亿,丰田舍得花这笔钱!
异曲同工的是,早在2000年,魏建军就率长城汽车斥资8000万元收购国有企业华北汽车厂,并在同年成立了长城内燃机公司,对于现在的长城汽车来说,这样的投资并不值得一提,但要知道在当时,这笔投资意味着什么。魏建军坚持从一开始就没有动摇过的“不惜一切代价搞研发”的战略,几十年间,不惜重金聘请外国设计团队以及顶级工程师,用尽一切办法来补齐技术方面的短板。在技术的预算投入方面,坚守“不腐败的情况下过度投入”的原则, “过度”二字,可见一斑。
绝对的技术自有,是魏建军自始至终的信念,也是长城汽车在所不惜的倾襄付出。而技术本身,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不像精神追求那样虚无缥缈,也不像物质追求那样欢淫无度。他更像一粒种子自落地生根的那一天起,只要精心呵护就注定了日后绿树成荫。你播下什么,就会长出什么;你播下多少,就会收获多少。
如果要问魏建军带给长城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技术自有,这也是长城从前三十年,未来三十年,以及往后更多个三十年,任何人都无法复制的竞争力。
变,是整封信的呐喊
在这封信中,魏建军强调说,变革,是我们没有选择的选择。
“如今面对全球化大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的波涛汹涌,我们必须进行一次“脱胎换骨”式的改变,必须完成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向全球化出行科技公司”的蜕变,唯有如此,唯有一次彻彻底底的自我革命,我们才有更多可能在未来更加残酷的竞争中走得更远。”
其实,只要稍微留意长城的历史,这种“变”的精神几乎随处可见。长城汽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汽车工业井喷发展的典型代表,换句话说,就是从一穷二白起家的。一开始,长城汽车和供应商合作,人家张口就要求先支付一亿元的技术开发费,而要知道,当时长城汽车一年的利润才4亿。于是长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变”,开始在自己的根据地上做起了“汽车全产业链”模式:自己建工厂、自己造发动机、自己建高管住房、甚至自建学校和商场招徕人才……
魏建军曾算过一笔账,以汽车上的配件灯具为例,WEY产品使用的灯具是长城汽车自己研发,但是成本高于上海的零部件供应商,灯光效果也没有上海供应商的产品强。对于长城汽车而言,这样的内部供应就失去了价值。
在他心中,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应该更加富有创新力,要让大家在竞争中看到差距一起成长,而不是关起门来硬做出一个车。因此,长城汽车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变”。2018年,他将旗下自管的大大小小的零部件供应部门整合成为精工、曼德,诺博、蜂巢四大零部件公司。根据规划,这四家公司将成为独立发展企业,既对长城汽车提供零部件开发,同时也面向市场提供服务。既大大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这之后,无论是从单一爆款车型到全面产品矩阵,从产品导向到品牌力初现,还是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从国内领先到进军全球,长城汽车前进的每一步,几乎都和“变”有关。正在因为不断地即时地调整发展模式,长城汽车慢慢成长为中国数一数二的民营车企。
而这一次,魏建军在信中所表达的渴望,也许不仅仅是调整经营策略那么简单。
“首先是机制创新。公司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靠高质量、有竞争力的管理机制,用机制去解决员工动力和活力的问题,解决组织的创新和竞争力的问题。2020年,长城汽车从组织治理、绩效管理、岗职薪酬、长短期激励、用人育人等方面持续变革,提高机制的质量与竞争力。”
“其次是必须对关乎企业命脉的组织、文化这些基础层动刀,只有基础层再造,才能将长城汽车打造成一个更高效、更开放、更有吸引力的平台化组织。”
……
长城汽车碰到了什么样的瓶颈?又会有什么样的阻力?经营企业如经营婚姻一般,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三十岁的长城汽车,在光鲜的外表之下,也许活得并不轻松。人员需要改变,管理需要改变,组织需要换血,文化需要重建……渴于求变的心情在这封信中表现得如此迫切,也充满诚意。魏建军的一片良苦用心,溢于言表。
这让人想起魏建军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要想基业长青,先要保持每一刻年轻。”
和丰田章男一样,魏建军用自己的姓名命名的“车品牌”,他们一样会用自己的血液和生命去呵护她。
时刻战战兢兢 时刻保持危识意识
魏建军说:“此时的我如履薄冰,因为已经到“而立之年”的长城汽车,并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大风大浪,我们谁也无法预知当真正的危机来临之际,长城汽车是否真的具备绝境中以“变与不变”脱困的本领。”
只要用心留意一下就知道,对于长城汽车来说,似乎还远远未到需要为明年发愁的地步。翻一下长城之前的业绩快报,2019年,中国车市大幅下滑,但长城汽车逆势上扬1.43%,全球销量超过106万辆。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冲击之下,长城汽车仍然实现了近40万辆的销量,跑赢市场大盘。2020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累计销量近40万辆,达395097辆,其中,6月共销售新车82036辆,同比增长29.60%。
不难看出,长城汽车仍然占据着中国民营车企TOP3的位置。
正因如此,“长城汽车究竟能不能挺得过明年”这句话才更加显得掷地有声,意味深长。
时间回到1990年的7月,年轻26岁的魏建军回到保定,承包了南大园乡的长城工业公司,担任总经理,当时公司主要以改装车业务为主,同时也做冷冻车、石油用车等特种车。但实际上这些业务难以让公司实现盈利,公司亏损严重经营困难。也是从那一天起,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如何活下去”。
于是,他把目光放到了“造车”上。也就是在1993年,第一批手工拼装的“长城轿车”问世。在那个年代,轿车是昂贵的奢侈品,长城轿车以低于人们预期价位的价格优势,迅速得到了大众欢迎。
随着轿车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虽然长城轿车价格便宜,却无法带来更多的利润。市场夹缝之中,魏建军看到了国产皮卡市场的潜力和机会。
1996年3月,第一辆长城皮卡迪尔(Deer)下线,长城汽车正式进军皮卡市场。长城生产的皮卡价格远低于外国皮卡,同时加快产品更新的周期,市场规模一步步扩大。
2001年,长城完成改制,并正式成立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之后,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魏建军身上的担子变得更重重。皮卡毕竟市场规模有限,想要“活下去”,他需要思考怎样把长城汽车做得更大。
魏建军敏锐地捕捉到了10万元以下SUV的市场空白。得益于在此前10年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2002年5月,长城推出了经济型SUV赛弗(Safe),进入当年全国SUV市场前三名,一鸣惊人。
赛弗的成功,让魏建军看到了中国SUV市场的巨大潜力。2005年,哈弗应运而生。哈弗缔造了中国自主品牌的传奇,2016年,哈弗H6夺得汽车榜单头名,这也是SUV车型首次夺得全国汽车销量榜单总冠军。到2019年,哈弗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超过500万辆,截至目前达到600万辆。
2016年,长城汽车全年销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稳居中国品牌第一阵营。但长城汽车并没有因此而固步自封,这几年,长城汽车做出了更多大胆的长远决策。
但是,魏建军却依然称:长城汽车“命悬一线”。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成功了,每一个成功的过去,都可能把未来绊住;如果我们还看不到颠覆性的变化,那被颠覆的,一定是我们;如果我们不敢冲破规则,那么规则很快就变成创造的牢笼。”魏建军说。
危机,意味着改变。
与其说危机,不如说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一个步履从未停歇的赶路人来说,对于一个精益求精专注于手中活的手艺人来说,对于一个身负数千人和家族生死存亡的企业领袖来说,现实不允许他们满足于现状,更不允许他们停下来驻足。
结语
总而言之,这是一封值得人期待的信。改变是痛苦的,但不改变,也许真的挺不过明年,对于现实的变化和残酷,人到中年的长城汽车和魏建军比谁都更清楚。所以,才有这样一番能打到人心里的肺腑之言。信中提及长城未来的方方面面,大到战略谋划、经营策略,小到岗位设置、干部调整,可谓事事有交待,句句有落点。对于中国的车企来说,这不亚于丰田之于世界汽车工业的地位,这封信不亚于对接下来30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呐喊,正如信中所说:
我相信这种革命,一定会像锥子一样,扎痛扎醒每一个希望躺在功劳簿上享受当下的人,甚至“针针见血”,但我也坚信,这一针必须要扎下去。我们必须拿出破旧立新的勇气和决心,全力推进长城汽车的自我革命。
对于一个做了三十年汽车的老汽车人,魏建军更像一个老匠人,在与汽车、汽车产业的一朝一夕,一锤一钉间,不仅体会成功和喜悦,更加享受乘风破浪的生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