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上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病房五楼手术室,进行了一场生死大营救。
一位67岁的男性患者诊断为肾癌3年多,发现肺转移2年多。入院前5天,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继而意识障碍,药物治疗无效。在其他医院急诊查胸部CT提示主气道被转移癌阻塞,患者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危险,病情十分危重。患者本人求生欲望强烈,在他偶尔清醒时说一句话让其妻子进退两难。他只说了一句“我还想治病,我想活着!”就又陷入了昏迷。家属辗转找到王洪武主任求治,王主任当即决定收治,随即联系麻醉科刘国凯主任,开启了绿色通道。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心率仅30次/分,血压测不出。再次静推了一支多巴胺,才让患者心率稍微平稳,从病房艰难转运到手术室。当班承钧主任和李长安主治医师紧急将带着氧气瓶、泵着多巴胺的患者推入手术室时,呼吸中心主任王洪武教授、邹珩副主任、护士王璐、王鹏飞,以及麻醉科刘国凯主任、庄延副主任医师、田兵兵护士长等十多人已经在手术室准备就绪。
这是一场麻醉、手术和抢救同时进行的大会战。患者循环不稳定,血压低,心率慢,维持循环难度大,刘国凯主任带领麻醉团队沉着应对,精准应用麻醉剂和血管活性药物。主气道III区已经被肿瘤堵塞95%,加之肾脏转移来的肿瘤血运丰富,王洪武主任娴熟运用支气管镜技术,先后使用硬镜铲切、套圈器套切、二氧化碳冷冻、活检钳钳取、激光烧灼、氩气刀烧灼、放置覆膜支架等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硬质镜技术,历经四个小时的艰苦努力,将堵塞主气道的肿物全部切除,并且成功止血。最终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病人的生命又一次得到了延续。
这位患者无疑是幸运的,在病危状态进行了支气管镜下手术。如果不做,病人将很快憋气而亡;如果做了,可能挺不过麻醉关口,倒在手术台上,但还有另外一种好转的希望。完成这样一台惊险的手术,需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敢于冒险的勇气,更要有过硬的技术、团队的配合和多学科的协作。麻醉科全体同仁对生命体征的精准把控,也是患者能够挺过手术关的技术保障。
(王洪武主任娴熟的多技术联合应用)
(刘国凯主任和王洪武主任密切合作,携手挽救患者生命)
(巨大的主气道肿物使得患者无法呼吸)
(心跳停止,年轻护士王鹏飞立刻进行心脏按压,丝毫没有耽误)
(从气管内取出的大块肿瘤组织)
(呼吸通道打开后,患者将可以进行正常呼吸)
(手术当晚,患者安返病房,体征平稳,生命得到延续)
撰稿:任传云
审核:王洪武
李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