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张仪实施外交欺诈的背后,永远站着最爱讲“武德”的大秦帝国

2020-12-01新闻20

对于张仪的人品和“功绩”,笔者一直都持否定态度。虽说当年的礼崩乐坏、世道下行已是常态,依稀的古风却依旧左右着世人的对错观,偏偏横空出世的张仪将外交欺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用纯粹的套路将东方六国玩弄于鼓掌,在初步构建大秦帝国鲸吞天下之势的同时也将“人心不古”的叹息演绎到了极致。

说起来,秦人的“武德”着实差了点意思,哦,不对,动嘴皮子和耍诈那是缺“文德”,纠纠老秦起家于西陲养马的附庸,与犬戎血战百年而立国,文化基因先天缺失,对于“武德”却从来都有自己的定义,哪怕是张仪如日中天的年代。

公元前328年,张仪带着引以为傲的舌头来到秦国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客卿。这个临时差事并没干多久,他先是带人拿下蒲阳,随后又还给魏国,再以“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令魏惠王献上了少梁和上郡十五城。

一换十六还空手套白狼,魏王傻吗?其实不尽然,蒲阳是河东之地的桥头堡,少梁是魏国在河西的最后据点,上郡则在河套地区东北,魏国的割地求表明了他们试图稳住河东之地的企图,根源则在于秦人的武力绝非魏国可以单独抵抗,至于盟友,二十多年前魏国包围邯郸和新郑的仇还新鲜,在秦人兵锋逼近之前三晋是不会抱团取暖的。

▲魏惠王是第一个受害者

不管怎么说,秦人白得了一大片土地,张仪得拜相邦倒也当之无愧,毕竟商鞅也未有此等开疆拓土之功。

数年之后,张仪竟然担任了魏相,但这不是跳槽,而是秦王的意思,秦魏两国组成联盟攻齐伐楚,形成了连横之局。

▲绰号“犀首”的公孙衍曾是秦国的“大良造”

然而世道总是风云莫测,公元前318年,赵韩燕楚四国力挺魏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并实行“合纵”之策。这显然是一次标准的外交失利,合纵推手公孙衍和陈轸都是张仪当年的同事,也是著名的谋臣,二人联手试图对张仪乃至秦国完成复仇。

次年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并组织联军进攻秦国,算上世仇义渠戎更是形成一打六的局面。而对付围攻颇有经验的秦人并没有被对面浩荡的声势所吓坏,他们先是利用楚燕两国的消极态度将其成功劝退,再用“文绣千匹,好女百人”(《战国策·秦策二》)稳住了鄙而好利的戎人,浩浩荡荡的合纵联军转眼只剩下了传统的晋国老班底。

相比魏文侯时代战无不胜的三晋联盟,此刻虽是明日黄花,综合实力依旧略在秦人之上,他们之所以不退,除了多年战争的血海深仇之外,也是他们试图将秦人势力压制在函谷关内的一次集体努力,数十万级别对攻战的成败足以影响未来的走向。

想通了这一点,秦人也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了,樗里疾率领秦军在函谷关前逼退联军,双方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再次对阵。这是一场毫无花哨可言的古典战争,秦人完成了正面碾压,斩杀魏军8.2万、赵军13万,追至观泽再败韩军,斩首超过3.6万,俘虏韩将鲮申差。

外交上失去的场子,秦人在战场上找了回来,被打服的三晋集体选择了割地求和,正东方向的威胁顺利解除,是时候收拾同样强大的楚国了。

张仪对楚国的忽悠经历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里说说双方的实力对比。秦有商鞅、楚有吴起,虽然变法深度不可同日而语,地缘格局优劣分明,但楚国毕竟体量庞大,综合国力隐隐还在秦人之上。至于怀王选择跟齐人结盟,更多在于为了在收拾秦国的时候避免后顾之忧,所以他为了商于六百里地而派人辱骂齐王也就不难理解了--既然没必要两头讨好,反正都是占便宜,找齐国的晦气也不错。

张仪使楚的目的也很明确,作为标准的战忽局计划,先给楚人一个利令智昏的承诺,在激怒他们劳师远征在本土进行决战,结果自然是惨败。成果还不止于此,其实外交欺诈并不能削弱楚国,只是多了一个敌人的敌人--齐国,这个不足道的收获将很快左右天下的走势。

但秦廷上下还是低估了楚人的“霸蛮”劲,此时恰逢蜀地叛乱,主力被司马错带走,楚怀王则趁机倾举国之兵杀来(前313年),一口气打到了离咸阳仅仅八十里的蓝田。

这是秦国历史上最大的亡国危机,除了用爵位刺激老秦人拿起锄头苟延残喘之外似乎并无什么破局之道,好在秦人的血性暂时阻挡了楚人前进的脚步,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前文所言,三晋被迫给秦人当小弟也有好几年了,函谷关不敢奢望,当年合纵攻秦时楚国私自开溜的仇却还记着,于是他们非常开心地瞄准了楚人的菊花。而怀王之所以敢倾巢而出,在于跟齐宣王重新缔结了盟约,齐国的任务本来是狙击或者牵制三晋军队,但他显然低估了齐宣王的城府和面子重要性,好大喜功的田辟彊怎会轻易放过报仇的机会呢?

齐国其实什么都没有做,只是放任韩魏联军(赵国在忙着胡服骑射)一路向西而已,收到消息的楚军退至丹阳,却迎头撞上了刚刚会师的三国联军。丹阳一役楚军折损8万,70多个将领当了俘虏,伤筋动骨之后短时间在无力与秦人抗衡,无奈步三晋后尘选择了割地求和,不仅没有得到商于,反而丢了汉中六百里地,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此后,秦人的汉中郡终于稳固了下来,而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巴蜀飞地跟关中连成一片,便是后世席卷天下的“标配”,虽然低估了楚人,张仪的庙堂之算可谓居功至伟。

至于后来再次孤身犯险换回了楚国的黔中之地,那便全是张仪的功劳了,毕竟用贿赂宠姬近臣这类小伎俩来保命,谁都不敢打包票。但他居然成功了,还顺走一大车子财宝,笔者都不敢说张仪有多聪明,而是楚怀王实在是很傻很天真。

拿黔中之地换取张仪的好感,这是楚怀王在被秦国绑票之前做的最大一笔亏本买卖,因为油尽灯枯的秦惠王将在当年辞世,属于张仪的时代也马上要结束了。离开楚国之后他一路周游列国,被客气的国君们塞得盆满钵满不说,还为秦人忽悠来了一堆城池和互不侵犯的承诺,为秦国政权稳定交接创造了条件。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张仪本该圆满的人生却迎来了最后的污点。

话说崇尚武力的秦武王嬴荡很看不惯过于灵泛之人,好在他不愿卸磨杀驴而只是张仪驱逐出境。陡然间,封地和武信君的尊贵都成了镜花水月,习惯于独领风骚的张仪感到很失落可惜张仪选择了投身魏国,试图发动合纵反攻秦国。

张仪究竟是不甘寂寞,可惜历史却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第二年居然病死了!且不说当年的受害者们会不会再接受忽悠,早已不再年轻的他如果看淡得失悄然隐退,历史上必然多出一位不亚于孙武子的传奇。可惜张仪没这份养气功夫,而是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并非无双国士,而只是一个拿钱干活的高级打工仔而已,恰好对应了其外交欺诈对古华夏淳朴之风带来的伤害。

当然,秦王也不是什么好鸟,从商鞅张仪到吕不韦李斯,六国高人有如飞蛾扑火一般前赴后继,可惜竟无人能获善终,荣耀和尊贵也都成为了南柯一梦,看上去的虚位以待不过是为白嫖装点些门面罢了。

张仪也不是神,当年拓地巴蜀时他主张攻打韩国,好在英明的秦惠文王一锤定音,这才先于楚国拿下了天府之国作为大后方;公孙衍和陈轸之流也堪为对手,只是他们的君王逊色太多,也没法给他们无条件的信任和外交自由裁量权而已。

他的成功来自于恰到好处的时代,正如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的标题一般,秦人强而未霸,天下大势尚不明朗,唯有用合纵连横之术方能借力打力、各个打残,在成为公敌之前积累最大的胜势,而这正是张仪的专长。

另一方面,外交欺诈第一次堂而皇之登台,刚刚摆脱礼乐束缚的东方六国一时间还不适应这种变化,在狼狈为奸的秦国君臣面前缺乏足够的经验,他们不傻,只是单纯了一点,看秦人的确有些“武德”缺失。

但我们也能看到,大秦锐士的赫赫凶名和立于不败的地缘才是张仪长袖善舞的基础。心眼最多的魏惠王当年也手段通天,却偏偏将自己从超一流玩成了二流,无奈挺着“纵亲之腰”的身份在斡旋中求个生存。

从蒲阳、修鱼到咸阳保卫战,秦人的战争机器从未歇火,用最原始的方式和毫无花哨的胜利在大争之世赢得土地、财富和敬畏,从孝公以降秦人历代国君都没有忘记与戎人争夺生存资源的艰辛,他们的“武德”或许只有八个字--战斗到底,至死方休。#张仪#秦国#魏国收藏

▲魏惠王是第一个受害者

不管怎么说,秦人白得了一大片土地,张仪得拜相邦倒也当之无愧,毕竟商鞅也未有此等开疆拓土之功。

数年之后,张仪竟然担任了魏相,但这不是跳槽,而是秦王的意思,秦魏两国组成联盟攻齐伐楚,形成了连横之局。

▲绰号“犀首”的公孙衍曾是秦国的“大良造”

然而世道总是风云莫测,公元前318年,赵韩燕楚四国力挺魏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并实行“合纵”之策。这显然是一次标准的外交失利,合纵推手公孙衍和陈轸都是张仪当年的同事,也是著名的谋臣,二人联手试图对张仪乃至秦国完成复仇。

次年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并组织联军进攻秦国,算上世仇义渠戎更是形成一打六的局面。而对付围攻颇有经验的秦人并没有被对面浩荡的声势所吓坏,他们先是利用楚燕两国的消极态度将其成功劝退,再用“文绣千匹,好女百人”(《战国策·秦策二》)稳住了鄙而好利的戎人,浩浩荡荡的合纵联军转眼只剩下了传统的晋国老班底。

相比魏文侯时代战无不胜的三晋联盟,此刻虽是明日黄花,综合实力依旧略在秦人之上,他们之所以不退,除了多年战争的血海深仇之外,也是他们试图将秦人势力压制在函谷关内的一次集体努力,数十万级别对攻战的成败足以影响未来的走向。

想通了这一点,秦人也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了,樗里疾率领秦军在函谷关前逼退联军,双方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再次对阵。这是一场毫无花哨可言的古典战争,秦人完成了正面碾压,斩杀魏军8.2万、赵军13万,追至观泽再败韩军,斩首超过3.6万,俘虏韩将鲮申差。

外交上失去的场子,秦人在战场上找了回来,被打服的三晋集体选择了割地求和,正东方向的威胁顺利解除,是时候收拾同样强大的楚国了。

张仪对楚国的忽悠经历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里说说双方的实力对比。秦有商鞅、楚有吴起,虽然变法深度不可同日而语,地缘格局优劣分明,但楚国毕竟体量庞大,综合国力隐隐还在秦人之上。至于怀王选择跟齐人结盟,更多在于为了在收拾秦国的时候避免后顾之忧,所以他为了商于六百里地而派人辱骂齐王也就不难理解了--既然没必要两头讨好,反正都是占便宜,找齐国的晦气也不错。

张仪使楚的目的也很明确,作为标准的战忽局计划,先给楚人一个利令智昏的承诺,在激怒他们劳师远征在本土进行决战,结果自然是惨败。成果还不止于此,其实外交欺诈并不能削弱楚国,只是多了一个敌人的敌人--齐国,这个不足道的收获将很快左右天下的走势。

但秦廷上下还是低估了楚人的“霸蛮”劲,此时恰逢蜀地叛乱,主力被司马错带走,楚怀王则趁机倾举国之兵杀来(前313年),一口气打到了离咸阳仅仅八十里的蓝田。

这是秦国历史上最大的亡国危机,除了用爵位刺激老秦人拿起锄头苟延残喘之外似乎并无什么破局之道,好在秦人的血性暂时阻挡了楚人前进的脚步,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前文所言,三晋被迫给秦人当小弟也有好几年了,函谷关不敢奢望,当年合纵攻秦时楚国私自开溜的仇却还记着,于是他们非常开心地瞄准了楚人的菊花。而怀王之所以敢倾巢而出,在于跟齐宣王重新缔结了盟约,齐国的任务本来是狙击或者牵制三晋军队,但他显然低估了齐宣王的城府和面子重要性,好大喜功的田辟彊怎会轻易放过报仇的机会呢?

齐国其实什么都没有做,只是放任韩魏联军(赵国在忙着胡服骑射)一路向西而已,收到消息的楚军退至丹阳,却迎头撞上了刚刚会师的三国联军。丹阳一役楚军折损8万,70多个将领当了俘虏,伤筋动骨之后短时间在无力与秦人抗衡,无奈步三晋后尘选择了割地求和,不仅没有得到商于,反而丢了汉中六百里地,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此后,秦人的汉中郡终于稳固了下来,而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巴蜀飞地跟关中连成一片,便是后世席卷天下的“标配”,虽然低估了楚人,张仪的庙堂之算可谓居功至伟。

至于后来再次孤身犯险换回了楚国的黔中之地,那便全是张仪的功劳了,毕竟用贿赂宠姬近臣这类小伎俩来保命,谁都不敢打包票。但他居然成功了,还顺走一大车子财宝,笔者都不敢说张仪有多聪明,而是楚怀王实在是很傻很天真。

拿黔中之地换取张仪的好感,这是楚怀王在被秦国绑票之前做的最大一笔亏本买卖,因为油尽灯枯的秦惠王将在当年辞世,属于张仪的时代也马上要结束了。离开楚国之后他一路周游列国,被客气的国君们塞得盆满钵满不说,还为秦人忽悠来了一堆城池和互不侵犯的承诺,为秦国政权稳定交接创造了条件。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张仪本该圆满的人生却迎来了最后的污点。

话说崇尚武力的秦武王嬴荡很看不惯过于灵泛之人,好在他不愿卸磨杀驴而只是张仪驱逐出境。陡然间,封地和武信君的尊贵都成了镜花水月,习惯于独领风骚的张仪感到很失落可惜张仪选择了投身魏国,试图发动合纵反攻秦国。

张仪究竟是不甘寂寞,可惜历史却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第二年居然病死了!且不说当年的受害者们会不会再接受忽悠,早已不再年轻的他如果看淡得失悄然隐退,历史上必然多出一位不亚于孙武子的传奇。可惜张仪没这份养气功夫,而是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并非无双国士,而只是一个拿钱干活的高级打工仔而已,恰好对应了其外交欺诈对古华夏淳朴之风带来的伤害。

当然,秦王也不是什么好鸟,从商鞅张仪到吕不韦李斯,六国高人有如飞蛾扑火一般前赴后继,可惜竟无人能获善终,荣耀和尊贵也都成为了南柯一梦,看上去的虚位以待不过是为白嫖装点些门面罢了。

张仪也不是神,当年拓地巴蜀时他主张攻打韩国,好在英明的秦惠文王一锤定音,这才先于楚国拿下了天府之国作为大后方;公孙衍和陈轸之流也堪为对手,只是他们的君王逊色太多,也没法给他们无条件的信任和外交自由裁量权而已。

他的成功来自于恰到好处的时代,正如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的标题一般,秦人强而未霸,天下大势尚不明朗,唯有用合纵连横之术方能借力打力、各个打残,在成为公敌之前积累最大的胜势,而这正是张仪的专长。

另一方面,外交欺诈第一次堂而皇之登台,刚刚摆脱礼乐束缚的东方六国一时间还不适应这种变化,在狼狈为奸的秦国君臣面前缺乏足够的经验,他们不傻,只是单纯了一点,看秦人的确有些“武德”缺失。

但我们也能看到,大秦锐士的赫赫凶名和立于不败的地缘才是张仪长袖善舞的基础。心眼最多的魏惠王当年也手段通天,却偏偏将自己从超一流玩成了二流,无奈挺着“纵亲之腰”的身份在斡旋中求个生存。

从蒲阳、修鱼到咸阳保卫战,秦人的战争机器从未歇火,用最原始的方式和毫无花哨的胜利在大争之世赢得土地、财富和敬畏,从孝公以降秦人历代国君都没有忘记与戎人争夺生存资源的艰辛,他们的“武德”或许只有八个字--战斗到底,至死方休。

#秦朝#诸子百家#商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