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南宁市江南区:花灯亮社区 非遗有传承

2020-12-01新闻7

人民网南宁12月1日电 (吴明江、实习生于思琪)南宁市有一条花灯文化街,位于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辖区内,墙体上绘制了历年市民前去菠萝岭元宵花灯节赏花灯、闹元宵时的情景。从1990年到2018年,菠萝岭居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自发连续举办了28届元宵花灯节,每年赏灯的市民超十万人。

上世纪在南宁部分地区,人们每逢重大节庆会将自家做的花灯悬挂于家门前,孩子们提着花灯成群结队走在街上。“最初的花灯造型比较简单,多为表达‘吉祥’‘丰收’之意的花鸟鱼虫花灯,还有男孩喜欢的柚子灯和女孩喜欢的花篮灯。”黎炳生指着一盏尚未绘图的兔子造型的花篮灯说。

2005年,黎炳生成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宵节花灯代表性传承人,并和其子黎达“承包”了28年来菠萝岭元宵花灯节的主题生肖花灯及大部分其他花灯的制作。2018年以狗为造型的主题生肖花灯近4米高,现仍展出在南建路5号金砖茶城内。“主题生肖花灯都差不多都在3米以上,从设计图纸,到扎制、定型、裱纸、上色,我们通常要提前半年开始准备。”黎达说,为了让花灯造型更加惟妙惟肖,他收集了狗各种形态的图片,回家与父亲一起设计图纸。

今年88岁的黎炳生自小受到父祖辈的耳濡目染,从20多岁起把制作花灯当作兴趣爱好,一做就是60多年。“只要看图,我就能扎出一模一样的花灯来。”黎炳生擅长扎制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简单的花篮灯、宫灯,有造型较为复杂的十二生肖灯、飞禽走兽灯、花鸟鱼虫灯,也有切合当下时代发展的汽车、飞机、火箭等造型的花灯。

80年代黎炳生一家搬到菠萝岭后,居民们觉得黎炳生制作的花灯造型新奇独特,便时常与黎炳生交流花灯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自此菠萝岭的花灯渐成规模,1990年菠萝岭居民们举办了第一届花灯节。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做花灯、展花灯、赏花灯的民俗文化,菠萝岭社区于2013年成为南宁市元宵花灯节传承基地,2017年由菠萝岭花灯制作手艺人及其他居民组成了元宵花灯理事会。

因菠萝岭社区居委会场地受限,临近的石柱岭社区居委会内设有一处花灯手工坊。展示柜里摆放制作花灯的竹篾、竹头台座、铁丝、各色彩纸、胶水等材料,墙上有花灯的手绘图与制作流程。手工艺人不时在现场制作花灯,参观者在手工艺人的指导下可以亲自体验花灯的制作。

黎达不仅传承了父亲的手艺,更将水墨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与花灯结合成一体。父子二人在不断发展花灯制作手艺的过程中,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他们依托菠萝岭社区“四点半”课堂对未成年人们进行手把手教学,更走进南宁市中小学的课堂免费传授花灯手艺。“花灯制作的本身不难,难就难在其中的制作细节和如何赋予其文化内涵。”黎达说,父亲和他只要眼睛尚能看得清、手指还能活动,就会一直将花灯的制作手艺传承下去。

#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