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雍正王朝:1条建议,8个作用!张廷玉举荐李绂为副主考,太高明

2020-12-01新闻14

导读:雍正新皇登基,万象更新,再加上此时的雍正皇帝立足未稳,身边的政治势力明显不足,因此举行“恩科”成了其招纳人才、培植自身政治势力的重要途径。虽然这场科举考试最后收到了预期效果,找到了能够在“八王逼宫”时敢于主动站位雍正皇帝的状元王文昭;找到了能够帮助 李卫理财、掌管两江财政的榜眼尹继善;更是找到了被雍正皇帝倍加信任和倚重,甚至为救下弘历性命的探花刘墨林;只是,这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只是,作为“为国抡才”的大典,作为培植和拉拢朝野势力的重要途径,雍正朝的首场“恩科”也成了雍正皇帝和各方势力之间的角逐战场。其中,关于“恩科”主考和副主考的人选举荐,就演绎出了一场极为精彩的政治智慧对决。

廉亲王 胤禩举荐上书房大臣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为主考;而张廷玉反手就举荐了天下读书人的领袖——李绂。

有人认为,廉亲王之所以举荐张廷玉的弟弟—— “现任内阁侍读学士张廷璐”为主考,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拉拢张廷玉,或者挑拨张廷玉和雍正皇帝之间的关系。

首先,就张廷玉对雍正皇权的忠诚程度而言,他不可能轻易被胤禩拉拢;

再者,用 “内举不避亲”这样极为明显的方式来拉拢一个对雍正皇帝忠心耿耿,甚至还在康熙皇帝驾崩时有过明显冲突的上书房首席大臣,明显不符合胤禩的行事风格。而且,因为这种拉拢方式太过明显,也很难挑拨张廷玉和雍正皇帝之间的坚固关系。

更重要的是,张廷玉作为一个身历两朝的老臣,而且一直身居要职,对于如此明显的拉拢和挑拨,会看不出来?另外,怡亲王胤祥和 隆科多也绝非昏庸之人,他们难道能看不出这里面的伎俩,糊涂到立即站出来支持胤禩的举荐?

所以,胤禩举荐张廷璐的主要目的更不在于此,而在于对张廷璐的了解:

1、不管是谁的弟弟,只要是胤禩举荐,就欠了胤禩一个知遇之恩,但要想让雍正皇帝同意自己的举荐,还必须按照 “内举不避亲”的方式进行。举荐张廷玉的弟弟为 “恩科”主考,饶是雍正皇帝和上书房大臣们都不会拒绝;但如果举荐 “八爷党”成员,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2、另外,对于张廷璐这个人,胤禩也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同为大学士张英之子,哥哥张廷玉官居 “朝廷一把手”,而弟弟张廷璐却只是一个 “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更何况,以张廷玉的为官风格而言,他又绝对不会给予张廷璐仕途升迁的帮助,甚至还多会避嫌,予以刻意压制。有此前提,张廷璐心中的不平和怨气,可想而知。

也就是说,在 “内举不避亲”的原则指导下,张廷璐更容易被廉亲王胤禩拉拢和控制。主要掌控了 “恩科”主考,就基本掌握这场科考选取的学子们;或者,就能通过张廷璐开展更为阴险的计划。

对于廉亲王胤禩的举荐张廷璐的目的,雍正皇帝难道没看出来,为什么还会以笑脸相迎,一开始就做好了应允的准备?

他当然能看出来,只是这种伎俩压根就不需要雍正皇帝担心,他料定张廷玉毕竟会有反击或者反制措施。

怡亲王胤祥和隆科多都同意了廉亲王胤禩的举荐后,雍正皇帝给予了 “为国举贤,就得这个样子”的态度后,张廷玉果然站了出来:

“皇上,臣也举荐一人,此人崖岸清俊,在读书人中声誉很高,可以出任副主考!”

没等张廷玉没说,雍正皇帝便立即回应道:

“你说的是李绂?”

张廷玉则直接回应: “圣明无过皇上”,算是直接肯定了雍正皇帝的猜测。

只是,对于张廷玉的回应,有着两种解释:

一、这是张廷玉主动将副主考“选择权”?推给雍正皇帝的最佳办法

朝堂子上或者地方官吏中, “崖安清俊”的人很多, “在读书人中声誉很高”的也远远不止李绂一人。那么,雍正皇帝为何就不假思索地推出了李绂这样一个曾经顶撞过自己的人呢?

这就是张廷玉的聪明之处!

廉亲王胤禩已经给出了主考的人选,雍正皇帝对于副主考有没有选择意向?或者,雍正皇帝面对胤禩的举荐,有没有什么应对措施?

所以张廷玉才会给出一个极为模糊的举荐范围,具体人选则让雍正皇帝自己来定。如此,既能维护雍正皇帝 “纳谏如流”的正面形象,又暗里协助雍正皇帝完成了对胤禩的反制。也就是说,对于自己举荐的副主考人选,不管雍正皇帝如何 “猜测”,张廷玉都会给予 “圣明无过皇上”的回应。

二、这是张廷玉对于廉亲王胤禩举荐张廷璐的直接反击

让李绂担任副主考,至少能让张廷玉实现8个目的:

1、提醒雍正

“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虽然有资格担任主考,但这毕竟是雍正 新朝的首场 “恩科”,而且是雍正皇帝选纳人才、培植自身政治势力的重要途径,是不是应该选择一位更为威望,更有资历的老臣或者读书人领袖来担任主考?

很明显,李绂比张廷璐更为合适这个主考人选。

张廷玉对于李绂担任副主考的举荐,就是为了提醒雍正皇帝: 胤禩举荐张廷璐别有意图,请小心应对、提前预防。

2、保护张廷璐

既然张廷璐担任主考的决议已经敲定,张廷玉再来推迟就明显有点 “故作姿态”的嫌疑。所以,张廷玉不再推迟,只能尽可能的保护自己的弟弟。

李绂,作为天下读书人的领袖,在读书人中声望极高、地位极高,几乎是当时 “学而优则仕”的神仙级代表。很明显,李绂对科举考试的了解、熟悉程度要远远超过张廷璐,也就是说,一旦这场科举考试出现问题,雍正皇帝问责的第一句话肯定就是 “张廷璐不懂,你还不懂吗?张廷璐没经验,你还没经验吗?”

如此,一旦 “恩科”出事,张廷璐才能得到最大范围的保护。

3、控制张廷璐

李绂虽然担任的是副主考,但其在读书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就能决定他对张廷璐这个主考的绝对制约;更何况,当时的李绂官居 “从二品”布政使,明显高于 “从四品”的现任内阁学士张廷璐。

威望高、地位高、官职高、品秩高的李绂,足以保证张廷璐不敢在这场 “恩科”中动手脚;即使他真懂了歪心思,李绂也有资格、有实力对其予以压制和更正。如此,方能保证可能会出错的张廷璐,不会错的太离谱。

4、表明立场

尽管雍正皇帝能够明显看出来,但廉亲王胤禩举荐张廷璐的目的毕竟有着拉拢、讨好张廷玉的意思。只要有这个意思,张廷玉就不能不站出来向雍正皇帝表明自己的态度。

张廷玉举荐一个更适合负责这场 “恩科”的李绂,就是为了 “打脸”廉亲王胤禩,就是为了向雍正皇帝表明:胤禩的真正目的何在,我看出来,您放心吧;而且,我也不会被胤禩拉拢,这一点,您更能放心!

5、支持“恩科”

作为上书房首席大臣,作为坚定拥护雍正皇权的老臣,面对胤禩举荐张廷璐担任 “主考”的胡闹表现,张廷玉也必须有着自己对这场 “恩科”的态度。

举荐李绂这样一位读书人的领袖担任 “副主考”,很明显是对 “恩科”负责,是对雍正皇帝负责。这就是张廷玉的态度,用实际行动支持雍正新朝的首场 “恩科”。而且,在胤禩举荐张廷璐以后,张廷玉的这个态度极为重要,这也是其一贯奉行的 “不站位”原则:你们愿意怎么争、怎么斗,我不管;我只希望“恩科”能够顺利进行,能够为朝廷找到几个真正的人才。

6、拉上 胤祉,对抗胤禩

举荐张廷璐担任主考,很明显是廉亲王胤禩控制这场 “恩科”或者破坏这场 “恩科”的最有效办法;同时,也是廉亲王胤禩对雍正皇帝发起的另一场掣肘之举。但此时的雍正皇帝根基未稳,而且还要面对那么多康熙朝留下的弊病,即使有心思和胤禩斗,恐怕也没时间和精力应付。

对于雍正皇帝的现状,紧紧跟随、一路相伴的张廷玉自然非常清楚、所以,张廷玉才会把李绂这个诚亲王胤祉的门人拉出来,一旦胤禩开始对 “恩科”对手,就等于表面了对李绂的敌对态度,也就是对诚亲王胤祉的敌对态度。如此一来,就等于诚亲王胤祉带领着天下的读书人和廉亲王胤禩对决,雍正皇帝则只需要 “坐收渔翁之利”即可。

7、挫败胤禩可能出现的拉拢计划

通过张廷璐这个主考,固然能让廉亲王胤禩拉拢到部分学子,壮大自己的势力集团;但如果让李绂这个读书人的精神领袖参与到 “恩科”,张廷璐对学子们的影响就会立马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可怜地步。

也就是说,只要李绂能够担任副主考,参加 “恩科”的学子们会不会甩张廷璐都成问题,就更提廉亲王胤禩想要通过张廷璐拉拢学子了。

8、挫败胤禩可能出现的破坏计划

这一处作用和第三处基本类似,廉亲王胤禩举荐并控制张廷璐想要达到何种目的,还不得而知,但大抵也不外乎拉拢和破坏这两方面。因为李绂的存在,廉亲王胤禩拉拢学子的目的,很难实现;同样,因为李绂的存在,张廷璐乃至监考官员们想要暗中作弊或者瞒天过海势必也很难实现。

如此一来,廉亲王胤禩对于这场 “恩科”所动的所有歪心思,都会化成泡影。

事实证明,在这场 “恩科”中虽然有皇三子弘时这个意外情况出现,但在李卫的协助下,李绂还是粉碎了 “科场舞弊”,到底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完美结束。

一个建议,起到了八个作用,恐怕也只有张廷玉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到如此令人拍案叫绝的回应!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胤禩#张廷玉#雍正收藏

首先,就张廷玉对雍正皇权的忠诚程度而言,他不可能轻易被胤禩拉拢;

再者,用 “内举不避亲”这样极为明显的方式来拉拢一个对雍正皇帝忠心耿耿,甚至还在康熙皇帝驾崩时有过明显冲突的上书房首席大臣,明显不符合胤禩的行事风格。而且,因为这种拉拢方式太过明显,也很难挑拨张廷玉和雍正皇帝之间的坚固关系。

更重要的是,张廷玉作为一个身历两朝的老臣,而且一直身居要职,对于如此明显的拉拢和挑拨,会看不出来?另外,怡亲王胤祥和 隆科多也绝非昏庸之人,他们难道能看不出这里面的伎俩,糊涂到立即站出来支持胤禩的举荐?

所以,胤禩举荐张廷璐的主要目的更不在于此,而在于对张廷璐的了解:

1、不管是谁的弟弟,只要是胤禩举荐,就欠了胤禩一个知遇之恩,但要想让雍正皇帝同意自己的举荐,还必须按照 “内举不避亲”的方式进行。举荐张廷玉的弟弟为 “恩科”主考,饶是雍正皇帝和上书房大臣们都不会拒绝;但如果举荐 “八爷党”成员,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2、另外,对于张廷璐这个人,胤禩也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同为大学士张英之子,哥哥张廷玉官居 “朝廷一把手”,而弟弟张廷璐却只是一个 “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更何况,以张廷玉的为官风格而言,他又绝对不会给予张廷璐仕途升迁的帮助,甚至还多会避嫌,予以刻意压制。有此前提,张廷璐心中的不平和怨气,可想而知。

也就是说,在 “内举不避亲”的原则指导下,张廷璐更容易被廉亲王胤禩拉拢和控制。主要掌控了 “恩科”主考,就基本掌握这场科考选取的学子们;或者,就能通过张廷璐开展更为阴险的计划。

对于廉亲王胤禩的举荐张廷璐的目的,雍正皇帝难道没看出来,为什么还会以笑脸相迎,一开始就做好了应允的准备?

他当然能看出来,只是这种伎俩压根就不需要雍正皇帝担心,他料定张廷玉毕竟会有反击或者反制措施。

怡亲王胤祥和隆科多都同意了廉亲王胤禩的举荐后,雍正皇帝给予了 “为国举贤,就得这个样子”的态度后,张廷玉果然站了出来:

“皇上,臣也举荐一人,此人崖岸清俊,在读书人中声誉很高,可以出任副主考!”

没等张廷玉没说,雍正皇帝便立即回应道:

“你说的是李绂?”

张廷玉则直接回应: “圣明无过皇上”,算是直接肯定了雍正皇帝的猜测。

只是,对于张廷玉的回应,有着两种解释:

一、这是张廷玉主动将副主考“选择权”?推给雍正皇帝的最佳办法

朝堂子上或者地方官吏中, “崖安清俊”的人很多, “在读书人中声誉很高”的也远远不止李绂一人。那么,雍正皇帝为何就不假思索地推出了李绂这样一个曾经顶撞过自己的人呢?

这就是张廷玉的聪明之处!

廉亲王胤禩已经给出了主考的人选,雍正皇帝对于副主考有没有选择意向?或者,雍正皇帝面对胤禩的举荐,有没有什么应对措施?

所以张廷玉才会给出一个极为模糊的举荐范围,具体人选则让雍正皇帝自己来定。如此,既能维护雍正皇帝 “纳谏如流”的正面形象,又暗里协助雍正皇帝完成了对胤禩的反制。也就是说,对于自己举荐的副主考人选,不管雍正皇帝如何 “猜测”,张廷玉都会给予 “圣明无过皇上”的回应。

二、这是张廷玉对于廉亲王胤禩举荐张廷璐的直接反击

让李绂担任副主考,至少能让张廷玉实现8个目的:

1、提醒雍正

“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虽然有资格担任主考,但这毕竟是雍正 新朝的首场 “恩科”,而且是雍正皇帝选纳人才、培植自身政治势力的重要途径,是不是应该选择一位更为威望,更有资历的老臣或者读书人领袖来担任主考?

很明显,李绂比张廷璐更为合适这个主考人选。

张廷玉对于李绂担任副主考的举荐,就是为了提醒雍正皇帝: 胤禩举荐张廷璐别有意图,请小心应对、提前预防。

2、保护张廷璐

既然张廷璐担任主考的决议已经敲定,张廷玉再来推迟就明显有点 “故作姿态”的嫌疑。所以,张廷玉不再推迟,只能尽可能的保护自己的弟弟。

李绂,作为天下读书人的领袖,在读书人中声望极高、地位极高,几乎是当时 “学而优则仕”的神仙级代表。很明显,李绂对科举考试的了解、熟悉程度要远远超过张廷璐,也就是说,一旦这场科举考试出现问题,雍正皇帝问责的第一句话肯定就是 “张廷璐不懂,你还不懂吗?张廷璐没经验,你还没经验吗?”

如此,一旦 “恩科”出事,张廷璐才能得到最大范围的保护。

3、控制张廷璐

李绂虽然担任的是副主考,但其在读书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就能决定他对张廷璐这个主考的绝对制约;更何况,当时的李绂官居 “从二品”布政使,明显高于 “从四品”的现任内阁学士张廷璐。

威望高、地位高、官职高、品秩高的李绂,足以保证张廷璐不敢在这场 “恩科”中动手脚;即使他真懂了歪心思,李绂也有资格、有实力对其予以压制和更正。如此,方能保证可能会出错的张廷璐,不会错的太离谱。

4、表明立场

尽管雍正皇帝能够明显看出来,但廉亲王胤禩举荐张廷璐的目的毕竟有着拉拢、讨好张廷玉的意思。只要有这个意思,张廷玉就不能不站出来向雍正皇帝表明自己的态度。

张廷玉举荐一个更适合负责这场 “恩科”的李绂,就是为了 “打脸”廉亲王胤禩,就是为了向雍正皇帝表明:胤禩的真正目的何在,我看出来,您放心吧;而且,我也不会被胤禩拉拢,这一点,您更能放心!

5、支持“恩科”

作为上书房首席大臣,作为坚定拥护雍正皇权的老臣,面对胤禩举荐张廷璐担任 “主考”的胡闹表现,张廷玉也必须有着自己对这场 “恩科”的态度。

举荐李绂这样一位读书人的领袖担任 “副主考”,很明显是对 “恩科”负责,是对雍正皇帝负责。这就是张廷玉的态度,用实际行动支持雍正新朝的首场 “恩科”。而且,在胤禩举荐张廷璐以后,张廷玉的这个态度极为重要,这也是其一贯奉行的 “不站位”原则:你们愿意怎么争、怎么斗,我不管;我只希望“恩科”能够顺利进行,能够为朝廷找到几个真正的人才。

6、拉上 胤祉,对抗胤禩

举荐张廷璐担任主考,很明显是廉亲王胤禩控制这场 “恩科”或者破坏这场 “恩科”的最有效办法;同时,也是廉亲王胤禩对雍正皇帝发起的另一场掣肘之举。但此时的雍正皇帝根基未稳,而且还要面对那么多康熙朝留下的弊病,即使有心思和胤禩斗,恐怕也没时间和精力应付。

对于雍正皇帝的现状,紧紧跟随、一路相伴的张廷玉自然非常清楚、所以,张廷玉才会把李绂这个诚亲王胤祉的门人拉出来,一旦胤禩开始对 “恩科”对手,就等于表面了对李绂的敌对态度,也就是对诚亲王胤祉的敌对态度。如此一来,就等于诚亲王胤祉带领着天下的读书人和廉亲王胤禩对决,雍正皇帝则只需要 “坐收渔翁之利”即可。

7、挫败胤禩可能出现的拉拢计划

通过张廷璐这个主考,固然能让廉亲王胤禩拉拢到部分学子,壮大自己的势力集团;但如果让李绂这个读书人的精神领袖参与到 “恩科”,张廷璐对学子们的影响就会立马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可怜地步。

也就是说,只要李绂能够担任副主考,参加 “恩科”的学子们会不会甩张廷璐都成问题,就更提廉亲王胤禩想要通过张廷璐拉拢学子了。

8、挫败胤禩可能出现的破坏计划

这一处作用和第三处基本类似,廉亲王胤禩举荐并控制张廷璐想要达到何种目的,还不得而知,但大抵也不外乎拉拢和破坏这两方面。因为李绂的存在,廉亲王胤禩拉拢学子的目的,很难实现;同样,因为李绂的存在,张廷璐乃至监考官员们想要暗中作弊或者瞒天过海势必也很难实现。

如此一来,廉亲王胤禩对于这场 “恩科”所动的所有歪心思,都会化成泡影。

事实证明,在这场 “恩科”中虽然有皇三子弘时这个意外情况出现,但在李卫的协助下,李绂还是粉碎了 “科场舞弊”,到底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完美结束。

一个建议,起到了八个作用,恐怕也只有张廷玉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到如此令人拍案叫绝的回应!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清朝#张廷玉#李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