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在官兵需要的地方,传递文化的力量

2020-12-01新闻15

舞台,在离官兵最近的地方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董 澄 通讯员 林梓栋 卢旭东

歌声响起的时候,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学员赵天第一次感到,在“巴掌大的舞台”上演出,也可以这样震撼。

在这场军旅声乐作品演唱教学展示活动中,学员们搬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就如一支正在组织拉歌的部队。从场地布置到节目编排,大家近距离学习如何把军营变成“能量场”、用军歌吹响“冲锋号”。

作为学院首届军事文化节的一个环节,这次活动反映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文化骨干不仅是舞台表演者,而且要学会因地制宜,让基层文化工作焕发时代魅力。

歌声飞向繁星,虽已入冬,但赵天和同学们却感到心中一片火热,他说:“没有美轮美奂的舞台,文化活动一样可以震撼人心。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官兵需要的地方,传递文化的力量。”

司号员培训班学员在学习吹奏技巧。 张增亮 摄

“走进校园,‘00后’和‘70后’一起出发”

拉练开始时,“00后”新学员王艺霖只想一路“跟着走”。

“本以为是在排练厅里学表演,没想到一进校门就踏上了拉练的路。”肩膀压肿、脚板生疼,不少学员和王艺霖有着相似的想法,队列里显得有些沉闷。

直到那次休息,疲惫的学员们听到了歌声,几名骨干编排的小节目,让大家暂时忘记了劳累。

“文化骨干是要上战场鼓舞官兵的,拉练就是要让大家从入学起就做好准备。”队干部似乎看出了学员们的心思,一句话让大家若有所思。

此后,越来越多的学员加入为战友鼓劲的行列,或许表现尚显稚嫩,但这次“实践教育”已经让大家凝聚起对文化骨干的初步认知——在官兵最需要的地方,鼓舞大家向前走、打胜仗。

当“00后”新学员拉练返程时,“70后”学员漆锡正准备毕业离校。

习惯了整装出发,从军28年的漆锡没有太多行李,一本名为《文心》的毕业作品集是他最大的收获。

在来文学创作培训班前,喜爱文学的漆锡有一个疑问——如何把“爱好”变成“职业”。教员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把大家带到了文学荣誉教室。

这是一间特殊的教室,墙面上悬挂着我军军事文学名家的画像。灯光照在墙上,学员们看到了一座座丰碑。军事文学创作教研室主任侯健飞带领大家一路仰望、一路学习,用军旅文学家的情怀与担当点亮一束火焰,照亮学员们前行的道路。

“那一刻,我坚定了续写历史的决心。”漆锡所在的培训班,学员年龄最大相差26岁,可站在画像前,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油然而生的神圣感——那是穿越时空的对话,更是光荣使命的接力。

“走进校园,‘00后’和‘70后’一起出发。在这里,文化的‘气场’,也是育人的‘气场’。”漆锡所说的“气场”,同样也感染着军队文化工作专业学员陈凯。一心想当特种兵的他,曾经觉得只有“上天入海”才算是为战斗力做贡献。然而,学院为纪念抗美援朝举办的歌会让他转变了观念。

“与其说是歌会,不如说是一次教育。”歌会中,陈凯和同学们不仅要完成曲目演唱,还要学习历史资料、制作视频短片,志愿军先烈的光辉事迹深深感动着他,让他真切感受到文化的强大推力。

受到鼓舞之余,陈凯也对怎样为战斗力做贡献有了新的思考:“如果把这种教育方法带回部队,战友们的训练劲头一定更足。”

学院“边防行”小分队为边防官兵演出。 倪志远 摄

“让每一名学员都成为一粒种子”

金黄的军号映着晨光,陆军某部下士王旭身姿挺拔。昂起头,他吹响了起床号,口令声和脚步声汇成了军营苏醒的声音。

作为全军首期司号员培训班学员,从军事文化学院毕业后的王旭不仅要吹奏营区作息号,还要负责为单位培养新司号员。

谈起“执教”经历,王旭最先想到的,是曾经在课上的疑惑。当时,大家一门心思扑在练乐曲上,可教员刘保国却要求大家牢记整个教学过程。

“直到自己带起了‘徒弟’,我才明白了‘师父’的用心。”培训期间,每当战友遇到困难,王旭总会下意识地想起当年背过的教学法。观察震动区肌肉收缩放松的形状、禁止吸气抬肩……一串串词语接连在脑海闪过,王旭的心里充满感激。

“原来教员早就想到了今天,他不仅要培养号手,更希望我们带出一批号手。”短短一年,王旭就为部队培养出60名司号员,他所在的营区如今也已基本告别了电子号音。

“经过专业训练的文化骨干数量有限,我们要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军旅戏剧影视表演教研室主任杨宏曾在毕业学员群体中展开调研,询问大家是否应加入教学法、活动组织方法等能力课程。很快,他就收获了一条条带着“求知欲”的短信。

杨宏的思考也是学院关注的课题。“让每一名学员都成为一粒种子。”为了让大家学有所获,学院结合各专业特点量身定做“加餐”——舞蹈课加入节目策划内容、编导专业学习视频制作流程……触类旁通为学员带来能力质变。

广播电视编导培训班学员姚文雯的“质变”就颇有“含金量”。以往,学员们制作微电影都会按照特长分工,可教员张跃龄却要求大家“轮岗”:擅长剧本的学员改当录音师、负责导演的学员拿起摄像机……

“到部队你们就是种子,带团队不能只有‘一招鲜’。”张跃龄的话让学员们警醒。案头多了不常看的专业书、不同特长的学员开起“诸葛会”,“任务驱动+岗位轮换+联合创作”的模式牵引着大家从“一专”走向“多能”。

回到单位,姚文雯真的带出了一支“金牌团队”——她结合在校期间“轮岗”的经验培训基层骨干,摄像、美术、特效,曾经同学们的特长如今成了她的“法宝”。最终,她和战友们创作的影片在全军微电影创作比赛中夺得第一名。

2020级新学员在拉练途中。叶智隆 摄

“我看到,他们的眼神闪着光”

优美的伴奏、闪亮的聚光灯,这是声乐表演专业研究生学员陈茜想象中的舞台。

然而,当她随“边防行”小分队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路上颠簸四五个小时后,一切“想象”都不得不戛然而止——眼前天旋地转、肚子里翻江倒海,陈茜感到连走路都很吃力。

“准备演出!”来不及多做调整,学员们就开始第一场慰问演出。陈茜把这场演出当作一场硬仗,让她克服高原反应取得胜利的,正是那些素未谋面的边防官兵。

舞台离官兵很近,见证了高原风霜的年轻面容像是一本本书,皲裂的嘴唇和晒脱皮的脸颊带来校园里无法感到的震撼。“我看到,他们的眼神闪着光。”演出中,大家感觉仿佛被一束束光包围着。那目光中有期待、有赞许,让陈茜读懂了肩头的使命。

在果桥边防连,舞台变成了哨所。为官兵演唱《漂洋过海来看你》时,陈茜试图用眼神来表达歌词,目光交流中,她看到了官兵对亲人深深的思念。

“那一刻我明白,我们的舞台不在大剧院,而在官兵身边。我们的歌声是鼓舞,也是寄托。”年轻的士兵眼含泪光,陈茜同样热泪盈眶。

学员邹迪的创作观,也因这次“边防行”而改变。一次演出前,邹迪听到边防战士讲起巡逻线上牺牲战友的故事,在演唱歌曲《绒花》时,她仿佛看到了绵延的雪山和挺立的界碑,那句“铮铮硬骨绽花开,沥沥鲜血染红它”有了不同以往的感染力。

“当你把自己当作官兵的一员,歌曲就不再是表演,而是内心的表达。”邹迪每到一个哨所,都会主动和战士们聊天,真实的故事让她在演唱中感到前所未有的饱满情感,她说:“情感不会凭空产生,官兵的喜怒哀乐才是我们创作的源泉。”

火热的军营,也让军旅舞蹈表演教研室主任王芷苏收获良多。在海军某部随营培训期间,王芷苏和同事们常常要从早讲到晚,却很少有人觉得累,官兵们的热忱鼓舞着大家,也吸引着大家。

“不能只收获感动,而是要拿到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官兵的期望。”王芷苏和同事们走进班排展开调研,官兵饱含热情的一言一语,成为大家改进教学模式的动力。

从增加节目编排类课程比重,到根据业余文化骨干特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看着一项项成果冒着热气走进课堂,王芷苏和同事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官兵求知的目光牵引着我们,他们的需要,就是我们使命的必要!”

#国内军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