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太阳蓄水证的代表方剂

2020-07-16知识7

《伤寒论》第124条何解? 伤寒论第124条原文为:“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太阳病为张仲景《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太阳,包括手太阳小肠与足太阳膀胱,《伤寒论》中的太阳病,主要论述的是足太阳膀胱所主的肤表病变,是太阳所主肤表与经络感受外邪,正邪交争于体表,营卫功能失调而发生的疾病。《伤寒论》中,太阳病变证最多,也最能体现辨证论治精髓的内容,包括太阳病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等四大病证。《伤寒医诀串解·太阳篇》:“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何谓太阳经证?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何谓太阳腑证?曰表邪不去,必入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1、病因病机外邪侵袭太阳肤表,直中太阳经络,正邪交争,营卫失调,经输不利,从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等反映太阳肤表、经络、气化方面病变的脉症。因病变主在太阳,故称“太阳病”;又因脉症见于肤表,故亦称“太阳表证”。2、证候分类由于感邪性质的不同、体质强弱的差异,所以太阳发病分为三种类型。(1)太阳中风证,以发热汗出、脉象缓弱为特点。(2)太阳中医十大名方 七、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15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当归6克、陈皮6克、柴胡5克、升麻5克、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萸肉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丹皮90克。中药方剂中专治太阳经的方剂有哪些 中药方剂中专治太阳经的方剂有哪些 治疗太阳经的方剂有很多,但是大体上以麻黄汤与桂枝汤为主,其它的方剂只是在这两个方剂上进行了变化,例如大青龙汤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主治下焦蓄水证,又可治水肿、泄泻、痰饮等病证的方剂是A.肾气丸 B.五苓散 C.苓桂 参考答案:B解析:五苓散功用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故选B。茵陈五苓散 五苓散是由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20克、白术12克、桂枝8克组合而成的散剂药物。此药总体性温,属于温益补阳类的药物。可温中益气、健脾利胃、祛湿升阳。令脾虚湿寒的太阳病为何恶寒? 这些日子里哥哥一直说出现了恶寒的情况,我就赶紧带哥哥到中医院进行检查。中医生看过检查报告之后,就告诉我的亲哥哥有太阳病。请问太阳病为什么恶寒?试述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茯苓甘草汤证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区别与联系? 伤寒论有很多方子联系一起记忆比较有趣。班门弄斧一下。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虚。苓桂枣甘汤,治疗心阳虚欲…四逆汤组成 【方名】当归四逆汤【组成】当归三两(12克)、桂枝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细辛三两(3克)、通草二两(6克)、大枣二十五枚、炙甘草二两(6克)。【方如何区分六经病及各经的代表方? 先去读书学习吧:医宗金鉴。在治疗水气病时,桂枝与芍药有什么作用特点,其主要代表方剂各是什么? 去水的比较多。1 小青龙,治发热干呕而咳。太阳病,水气不运。水气不运,故有或证,其中下利去麻黄加芫花…

#茯苓#伤寒论#恶寒#桂枝#五苓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