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中最为低调,为何陈友谅却总想与朱元璋死磕

2020-12-01新闻11

文|小河对岸

在元末群雄中,朱元璋可以说是行事最为低调,其在渡江攻占应天(今南京)之后,已然成为雄踞一方的强大势力,足可称王称帝而自立国号。可是,朱元璋却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韬光养晦方针,在政治上选择继续依附韩林儿、刘福通的龙凤政权,止称“(吴)国公”。而在朱元璋周围的几大势力:张士诚在高邮之时,就已经称“诚王”、并立国号为“大周”,其后,又迁都平江(今苏州),改称“吴王”。陈友谅在弑杀徐寿辉之后,已然称帝,自立国号为“大汉”。徐寿辉系的另一支力量--明玉珍,因不服陈友谅,而割据巴蜀,自称“陇蜀王”。

朱元璋不但在“头衔”上自低陈友谅、张士诚等人,还曾主动向陈友谅、张士诚等示好,尽力避免与陈、张的衅端。朱元璋曾派杨宪向张士诚通好,可是,张士诚不但扣留杨宪、不予答复,还派舟师攻打朱元璋的镇江。至于,陈友谅更不必言,必欲吞下朱元璋而后快,以致朱元璋在攻灭陈友谅之后,还报复性地掠夺了陈友谅的妃嫔(史载:....朕(朱元璋)在天下尚未平定时,攻城掠地,与群雄并驱十四年,在军中从未妄夺一妇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以后,因恼怒陈友谅屡屡起兵相犯,故夺其妾而归)。

那么,既然朱元璋如此低调、示好,为何陈友谅却总想与朱元璋死磕呢,“缓称王”是否真得那么有效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地域政治上的冲突。

群雄并起之际,本身就是弱肉强食,这跟你低调不低调没有多大关系。反而是你显得越弱,就越能引起他人的觊觎之心。朱元璋在渡江攻占应天(今南京)之前,只是一支很弱的义军势力。这支脱胎于濠州郭子兴的义军势力虽起事也算较早,但一直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壮大,其根本就在于濠州所处的两淮地区并非是能成就王业之地。在残唐而至北宋时期,汴州(今河南开封)及其周围的两淮地区原本是我国最为繁华的地区。

但到了北宋末年,杜充为了阻滞金国的东路军南下,而下令开决黄河大堤,使黄河水自泗水夺淮河入海。自此,两淮地区就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黄泛区,灾荒连连,百姓经常流离失所。故而,义军征集不到充裕的粮草财帛用以扩充自己的兵力。再则,两淮地区本就是平原地区,并无险要可守,而利于蒙古骑兵驰腾,且濠州城不但城小,还派系林立,彼此互相不服、勾心斗角。因此,无论是元廷还是其他义军势力都没怎么把郭子兴(朱元璋)这一支力量放在眼中。

但是,自从朱元璋渡江攻占了应天,而在江南站住了脚跟,就打开了其势力发展的瓶颈。江南乃是元廷仰赖的钱粮财赋重地,经济发达、又据有险要,尤其是应天(今南京)被称为“虎踞龙盘”之地。如果任由朱元璋的势力在江南发展,就很难再拔除。尽管朱元璋采取了“韬光养晦”,但陈友谅、张士诚也不傻,也都明白朱元璋会成为卧榻之虎。实际上的“缓称王”,所起到的作用也只是麻痹了其政治依附对象--韩林儿。

其二,陈友谅的兵力属性及争夺江南正统。

陈友谅的势力处于长江中上游,兵力又以水军为主,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显然不能发挥其兵力优势。而朱元璋却正处于于长江下游,利于陈友谅的征伐。故而,站在陈友谅的角度上,正可以利用其水军的优势、顺江而下,一举消灭朱元璋。再则,朱元璋占据的应天(今南京)乃是六朝古都之地,历来被认为是南朝的政治中心。应天之于南朝,就好比长安、洛阳之于北方中原。而陈友谅又志骄意满,军事强盛,既已弑君称帝,就更不能容忍朱元璋占据象征南朝(江南)正统的政治中心之地---应天。

#辽宋夏金#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