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回家”的感觉真好

2020-11-30新闻10

“老侯,你家的猪圈都修这么大咯!”广元市朝天区天池村,“返乡”的李逢秦倍加感慨。近日,按照市驻村办驻村帮扶“大回访”工作安排,建行广元分行退休干部李逢秦回到曾经驻村工作的天池村,实地感受脱贫成效,帮助村民总结成果,倾听村民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

李逢秦(左一)剥着玉米,和村民唠家常。建行四川省分行供图

2015年起,李逢秦按照组织安排,来到天池村担任第一书记,并在这一岗位奋战至退休。天池村村如其名,坐落在高山顶部,山路陡峭狭窄,连接邻村的通村公路虽不到3公里,却有26个回头弯,上下高差700米。比“望天路”更让人心焦的,是全村的饮水问题,村民们打记事起,喝的都是山塘里积下的雨水。“天池村距离山脚下的安全水源有1.6公里,高差1100米,几乎是直上直下。”李逢秦至今对这组数据印象深刻,“要解决饮水问题,需使用三级提灌,把水从山脚往上抽。”在政府部门帮助下,提灌项目筹得资金、启动建设,建行四川省分行也捐赠扶贫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为考察提灌中转站点位和水管线路,李逢秦和村干部们硬生生在荆棘密布、近80度的陡坡踩出一条山路来。当三级提灌建成、水管接到家中,村民们望着潺潺流出的自来水,含着热泪说:“建行同志把我们当作家人,我们一辈子不会忘这引水之情。”

如今重返天池村,李逢秦有了既熟悉又“新鲜”的感受。

“3年前,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养了5头猪。”致富带头人老侯的情况,李逢秦再熟悉不过。2017年6月,在帮助天池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后,李逢秦按照建行广元分行拟定的方案,尝试为天池村引进新型土种猪,发展养殖产业。对于新猪种,村民们将信将疑,老侯作为乡上重点培养的致富带头人,率先领养了4头母猪、1头公猪。

猪圈里的土猪长势喜人。建行四川省分行供图

为给养殖户“保驾护航”,建行广元分行邀请专家进村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指导建设猪圈,帮助联系销路,如今全村的养殖产业路越走越宽。久别重逢,老侯握着李逢秦的手,信心满满地说:“有建行做后盾,我有信心明年出栏500头。”

“这里原来不是桑园蚕房,因为土地贫瘠,大部分都荒着。”望着占地200亩的蚕桑养殖示范基地,李逢秦充满好奇。为推动村民持续增收,2019年,建行广元分行结合天池村地理环境和产业基础,把蚕桑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积极促成浙江台州路桥区与广元朝天区的东西部协作项目——蚕桑养殖示范基地在天池村落地,并由建行四川省分行捐赠扶贫专项资金25万元修建蚕房、购买设施设备。“蚕房租给业主,土地流转给专合社,村民就近务工,形成一条包含土地流转、务工、集体经济分红的稳定收入链。”建行广元分行选派的现任驻村第一书记黄小刚向李逢秦介绍。

贫困户张久发就属于这条收入链的惠及群体。随着一片片桑叶的采摘,一个个蚕蛹的孵化,一卷卷彩茧的运出,他在桑园和蚕房的辛勤劳作换来了务工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和集体经济分红,年收入翻了倍。站在崭新的蚕房前,他说:“收入稳定,离家又近,今后的好日子长着呢。”

蚕房丰收景象。建行四川省分行供图

“仅蚕桑一项,就为全村贫困户带来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天池村党支部书记刘克忠说,“这些年,在建行帮助下,村民的内生动力增强,种养殖积极性明显提高,目前全村除土猪和蚕桑外,还养殖土鸡、土羊、兔子千余只,种植藤椒、魔芋、花生百余亩,核桃树2万株。”规模化产业经营,为村民稳收增收、脱贫奔康构筑起强劲支撑。

“分别其实不久,但天池村的变化真大,‘回家’的感觉真好!看着当年如小苗般扶助的新产业,如今硕果累累,当年久攻不下的痛点难点,如今寻到良方,我感到非常欣慰。”走在当年亲手参与经办、推动建设的硬化路上,李逢秦说,“我相信,在建行等社会各界凝心聚力、用情用智的帮扶下,天池村一定能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李逢秦奋战在脱贫攻坚最前线时,曾当选建行四川省分行年度“最美建行人”。5年来,这样的驻村扶贫干部,建行四川省分行累计派出近90位。他们中,有长年坚守在海拔3600米高原的郭威位,有被村民亲切称为“娃娃书记”的26岁彝族青年吉戈伙聪,有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阿坝金川县石旁村驻村工作队员寇明,有在绵阳北川探索出特色扶贫模式的全国金融道德模范杨长健……

一批批扶贫干部扎实工作、奋勇作为,带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2019年,建行四川省分行各级机构帮扶的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2万余贫困人口摆脱贫困;2020年10月,全分行消费扶贫总额突破3600万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新增突破43亿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如今,仍坚守一线的四川建行扶贫干部,认真贯彻新部署,积极推进新行动,为建设富裕兴旺的乡村家园不断输送建行力量。(周洁)

#扶贫#退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