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王室,勋高一代。—《旧唐书》
古往今来,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功高盖主的大臣了,因为这种大臣往往在朝中都极具威望,势力强大,如果有逆反之心将会对皇帝造成极大的威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一般皇帝都会以各种借口除掉功高盖主的大臣。但是在唐朝有这样一位威名赫赫的将军功高盖主却能消除皇帝的顾虑,安稳地度过一生,他就是郭子仪。
唐代宗:走了安史,来了吐蕃,我太难了
郭子仪是一个正宗的官二代,他武艺高强年纪轻轻就在武举中夺得了魁首,成为朝中武职官员。那时候唐朝还是开元盛世,政治开明,百姓安居乐业,而郭子仪带着一腔抱负在官场也是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当时唐朝国泰民安,外无战事内无忧患,郭子仪身为武将,竟然毫无用武之地,只能每天练练兵。但是郭子仪从不含糊,他每天认真守卫边疆,严格训练兵马,居安思危,时刻警惕着战争来临。后来安禄山狼子野心,爆发了安史之乱,而郭子仪因为准备充分,在安史之乱中表现十分突出,颇有战绩。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代宗继位,国内也因为战争元气大伤,此时边境的吐蕃开始蠢蠢欲动。当时因为应对安史之乱,大部分军队都被调到了北方,导致西北地区兵力薄弱。郭子仪担心吐蕃会趁虚而入,多次上书提醒,但是朝廷一直没采纳郭子仪的方案。
果不其然,上元三年吐蕃大肆进攻唐朝,快速占领了多个州县直逼长安。朝廷这时候才醒悟过来,于是立即让郭子仪做军中元帅,带领军队守卫长安。等郭子仪到长安附近时,发现吐蕃二十几万大军汹涌而来,于是立刻回奏情况。唐代宗表示太难了,直接吓的不知道咋办,因为军队不够所有人都不觉得能守卫的了长安,于是纷纷四处逃散,另谋出路,而长安也陷入了一片混乱。
忠心护主,被赏赐免死金牌
唐代宗最后还是决定先离开长安,郭子仪也决定为代宗拖延时间拼死守护长安。在回京城的途中郭子仪一路上遇到无数的逃兵,有的还挟持了王室亲王准备向吐蕃投诚。郭子仪都收编了他们,一时间军队浩浩荡荡,士兵们都备受鼓舞,士气高昂。
一手下看到郭子仪如此得势,皇帝也不知道逃哪去了,于是建议郭子仪:“现在皇帝逃走,朝中无人做主,您身为大元帅完全可以废掉皇帝自己做君主。”郭子仪听到后立刻骂了他一顿,责令他前去护驾,自己则继续守卫长安。
前线吐蕃立刻上报他们首领说唐朝附近出现大量军队,声势浩荡,为首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郭子仪,恐是正规军队。吐蕃军首领得知后觉得皇帝既然没抓到,守城也不划算,于是立刻弃城而逃。
于是郭子仪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长安,一时间百姓兴高采烈,郭子仪声望达到了高潮。郭子仪的战绩让朝中其它人都对他十分的嫉妒,于是上书劝唐代宗不要回去,说郭子仪声望正盛,如果有逆反之心皇帝回长安后会十分的危险,不如在洛阳另立国都。
唐代宗还在这犹豫着,郭子仪就等不及了,朝廷不可一日无主。于是他亲自写了封书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上奏给了皇上。唐代宗看完后感动得眼眶通红,对身边官吏说:“郭子仪将军为国为民,忠心于国家,朕要早日回长安,重整朝政。”于是不顾他人劝阻即刻动身返回了长安。
唐代宗回到长安后,郭子仪主动前来迎接,还交出了兵权。唐代宗有感于郭子仪的忠心,便赐郭子仪一块免死金牌,封他为代国公,还把公主许配给了郭子仪的儿子。于是也就有了后来《旧唐书》所记载的: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大开府门,原来有如此玄机
郭子仪一日得势,声威浩荡,但是郭子仪并没有被权力冲昏头脑,对待皇帝和同僚还是往日一样,丝毫没有架子,甚至他立下了一个规矩:郭家大门永远大开,门口也不设立卫兵,任何人只要有事找他,白天可以随意进出。
然而这种奇怪的规矩还让郭子仪闹了不少笑话。原来有一次部下有事找郭子仪汇报工作,正好看见郭子仪和他妻子在给女儿梳洗,一个梳头,一个倒热水,部下出去将这个事情当笑谈传开了,一时间郭子仪被同僚们拿这个事不停地调侃。
郭子仪也笑了笑,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孩子们老是听到有人拿这个笑话郭子仪,心里就不开心了,想关上家里的门,但是被郭子仪拒绝了。孩子们不解询问父亲,郭子仪给出的理由竟然是为了保全一家人的平安。
原来郭子仪太过耀眼,很容易招人嫉妒,向皇帝面前说自己的坏话,而且自己的功劳甚至大于皇帝,所以唐代宗也警惕着郭家。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要找到机会向你动手绝不会犹豫。于是郭子仪干脆将自己大门都打开,把一切都暴露在世人面前,这样在皇帝面前也不会有任何的秘密,唐代宗也不会再对郭家有所怀疑。
将军慎言慎行,功臣也能善终
郭子仪也明白仅仅这样还不够,自己平日里还必须慎言慎行。郭子仪七十大寿的时候,全家人都到了,就自己那个公主儿媳没到,于是郭子仪儿子就很不开心,他觉得妻子身为公主也要尊敬自己的父亲,再加上平日里被公主压制的憋屈,竟然借着酒劲竟然打了公主,还骂道:“你不就是仗着你爸是皇帝所以不来拜寿吗,我父亲还不稀罕做皇帝呢。”
公主这金枝玉叶还没被人打过骂过,于是立刻回宫向爸爸告状。唐代宗听了笑了笑,对公主说:“你丈夫说的没错,要是你公公真想做皇帝,早就没我们的份了。”也的确如此,郭子仪真想做皇帝凭着他的声望和军权早就可以逆反做皇帝了。虽然唐代宗这样讲,但是郭子仪不能这样听,他立刻绑了自己儿子押进了宫,让皇帝治罪。
唐代宗看郭子仪这么认真不由笑道:“都是儿女在房间里说的玩笑话,又怎么会当真呢,公主从小娇生惯养,也该教育教育。”就算皇帝不计较,但是郭子仪回家也是将儿子打了一顿。
郭子仪的慎言慎行也让他安慰地度过了余生。能做皇帝的大都铁石心肠,为了江山稳定向来不择手段,杀功臣的事情历史也不少见,但是能活到老的功臣还真不多。郭子仪无论在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君臣关系上,都十分的出色,也难怪后来有如此高的评价。#郭子仪#皇帝#唐代宗收藏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代宗继位,国内也因为战争元气大伤,此时边境的吐蕃开始蠢蠢欲动。当时因为应对安史之乱,大部分军队都被调到了北方,导致西北地区兵力薄弱。郭子仪担心吐蕃会趁虚而入,多次上书提醒,但是朝廷一直没采纳郭子仪的方案。
果不其然,上元三年吐蕃大肆进攻唐朝,快速占领了多个州县直逼长安。朝廷这时候才醒悟过来,于是立即让郭子仪做军中元帅,带领军队守卫长安。等郭子仪到长安附近时,发现吐蕃二十几万大军汹涌而来,于是立刻回奏情况。唐代宗表示太难了,直接吓的不知道咋办,因为军队不够所有人都不觉得能守卫的了长安,于是纷纷四处逃散,另谋出路,而长安也陷入了一片混乱。
忠心护主,被赏赐免死金牌
唐代宗最后还是决定先离开长安,郭子仪也决定为代宗拖延时间拼死守护长安。在回京城的途中郭子仪一路上遇到无数的逃兵,有的还挟持了王室亲王准备向吐蕃投诚。郭子仪都收编了他们,一时间军队浩浩荡荡,士兵们都备受鼓舞,士气高昂。
一手下看到郭子仪如此得势,皇帝也不知道逃哪去了,于是建议郭子仪:“现在皇帝逃走,朝中无人做主,您身为大元帅完全可以废掉皇帝自己做君主。”郭子仪听到后立刻骂了他一顿,责令他前去护驾,自己则继续守卫长安。
前线吐蕃立刻上报他们首领说唐朝附近出现大量军队,声势浩荡,为首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郭子仪,恐是正规军队。吐蕃军首领得知后觉得皇帝既然没抓到,守城也不划算,于是立刻弃城而逃。
于是郭子仪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长安,一时间百姓兴高采烈,郭子仪声望达到了高潮。郭子仪的战绩让朝中其它人都对他十分的嫉妒,于是上书劝唐代宗不要回去,说郭子仪声望正盛,如果有逆反之心皇帝回长安后会十分的危险,不如在洛阳另立国都。
唐代宗还在这犹豫着,郭子仪就等不及了,朝廷不可一日无主。于是他亲自写了封书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上奏给了皇上。唐代宗看完后感动得眼眶通红,对身边官吏说:“郭子仪将军为国为民,忠心于国家,朕要早日回长安,重整朝政。”于是不顾他人劝阻即刻动身返回了长安。
唐代宗回到长安后,郭子仪主动前来迎接,还交出了兵权。唐代宗有感于郭子仪的忠心,便赐郭子仪一块免死金牌,封他为代国公,还把公主许配给了郭子仪的儿子。于是也就有了后来《旧唐书》所记载的: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大开府门,原来有如此玄机
郭子仪一日得势,声威浩荡,但是郭子仪并没有被权力冲昏头脑,对待皇帝和同僚还是往日一样,丝毫没有架子,甚至他立下了一个规矩:郭家大门永远大开,门口也不设立卫兵,任何人只要有事找他,白天可以随意进出。
然而这种奇怪的规矩还让郭子仪闹了不少笑话。原来有一次部下有事找郭子仪汇报工作,正好看见郭子仪和他妻子在给女儿梳洗,一个梳头,一个倒热水,部下出去将这个事情当笑谈传开了,一时间郭子仪被同僚们拿这个事不停地调侃。
郭子仪也笑了笑,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孩子们老是听到有人拿这个笑话郭子仪,心里就不开心了,想关上家里的门,但是被郭子仪拒绝了。孩子们不解询问父亲,郭子仪给出的理由竟然是为了保全一家人的平安。
原来郭子仪太过耀眼,很容易招人嫉妒,向皇帝面前说自己的坏话,而且自己的功劳甚至大于皇帝,所以唐代宗也警惕着郭家。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要找到机会向你动手绝不会犹豫。于是郭子仪干脆将自己大门都打开,把一切都暴露在世人面前,这样在皇帝面前也不会有任何的秘密,唐代宗也不会再对郭家有所怀疑。
将军慎言慎行,功臣也能善终
郭子仪也明白仅仅这样还不够,自己平日里还必须慎言慎行。郭子仪七十大寿的时候,全家人都到了,就自己那个公主儿媳没到,于是郭子仪儿子就很不开心,他觉得妻子身为公主也要尊敬自己的父亲,再加上平日里被公主压制的憋屈,竟然借着酒劲竟然打了公主,还骂道:“你不就是仗着你爸是皇帝所以不来拜寿吗,我父亲还不稀罕做皇帝呢。”
公主这金枝玉叶还没被人打过骂过,于是立刻回宫向爸爸告状。唐代宗听了笑了笑,对公主说:“你丈夫说的没错,要是你公公真想做皇帝,早就没我们的份了。”也的确如此,郭子仪真想做皇帝凭着他的声望和军权早就可以逆反做皇帝了。虽然唐代宗这样讲,但是郭子仪不能这样听,他立刻绑了自己儿子押进了宫,让皇帝治罪。
唐代宗看郭子仪这么认真不由笑道:“都是儿女在房间里说的玩笑话,又怎么会当真呢,公主从小娇生惯养,也该教育教育。”就算皇帝不计较,但是郭子仪回家也是将儿子打了一顿。
郭子仪的慎言慎行也让他安慰地度过了余生。能做皇帝的大都铁石心肠,为了江山稳定向来不择手段,杀功臣的事情历史也不少见,但是能活到老的功臣还真不多。郭子仪无论在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君臣关系上,都十分的出色,也难怪后来有如此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