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汉一雪前耻的时候

2020-07-22新闻7

俗话说得好,留得东山在,不怕没柴烧。一个人身处逆境处于弱势时,要沉得住气,学会保护自己,以待东山再起。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历史上我们国家就有一个强盛的王朝,忍辱负重,韬光养晦,最终一雪前耻的故事。

公元前201年,韩信王想要勾结匈奴入侵山西太原。次年,大汉高祖皇帝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击匈奴40万大军。起初进展顺利,但后因高祖轻敌冒进,高祖所率先锋大军在现今的山西大同平城附近遭遇了匈奴的埋伏,在平城白登山被围困了七天之后,最终通过采用陈平的计策,贿赂冒顿的爱妃,成功突围,双方和平撤军。

尽管这次高祖与所率大军安然无恙的撤军了,但是大汉军队面对异族军队的围困,只能靠贿赂妇道人家来脱困,着实是一种耻辱。所以这种耻辱印在大汉高祖皇帝的心里,印在了大汉的功臣军民心里。

此战虽受耻辱,但是汉朝廷也发现了,这个由冒顿领导的匈奴又重新崛起了,力量雄厚,汉朝廷难以与之抗衡,所以只能忍了。从此采取了长达六七十年的和亲政策。通过和亲政策,匈奴人没有再大规模地入侵汉朝,但是他们却几乎每年都会小规模袭扰汉朝边境,掳掠人口,牲畜,粮食,汉王朝只能忍气吞声,加强防守。这其中有一次是匈奴人做得最过分的,激起了所有汉朝人的怒火。

烽火狼烟

大汉十二年,高祖刘邦病逝。作为邦交国的匈奴向汉朝递来了国书,可是这国书不是向汉朝吊唁的,而是冒顿戏谑汉太后吕雉的。说老皇帝死了,吕后寂寞,冒顿愿到中原来与吕后过两口子的生活,互解寂寞之情。汉帝国老皇帝新丧,匈奴单于不但不吊唁,还发国书羞辱汉朝的国母,吕后,这根本没有把大汉军民放眼里,嚣张不可一世。本来遇到此等有辱国本的挑衅,汉王朝应该立即派大军攻打匈奴。可是,作为国母的吕后审时度势,竟然忍了,压住了群臣的怒火,竟恭敬的回复国书,国书中尽是陈述自己年老色衰之事,不配侍奉年轻气盛的匈奴单于。因为这等辱没自己的国书,匈奴单于有感于大汉的礼数,下了国书致歉。但是匈奴人也认识到了大汉朝的虚弱,更加“目中无汉”,日益骄横,更大规模、更大频率地袭扰汉朝边境,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成了汉朝边境大患。

霍去病封狼居胥

汉军白登贿赂妇女才得以突围已是大汉王朝的耻辱,几十年靠嫁出妇人才能换来汉匈大致安稳的局面,更是难以启齿,匈奴不顾和亲政策还屡屡袭扰汉朝边境是汉朝一次又一次的耻辱,匈奴人下国书羞辱汉朝国母更是大汉巨大的耻辱,可统治者明明知道匈奴欺人太甚,却忍气吞声,这不是统治者懦弱,而是当时汉朝国力确实虚弱,难敌匈奴,不得已忍辱负重,以图发展。这其实是汉帝国韬光养晦的战略。

果然,匈奴的不可一世,嚣张跋扈,激怒了所有汉朝人的怒火,使大汉军民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一致对外,特别是匈奴下国书羞辱汉朝国母的事,让汉朝人对匈奴人恨得咬牙切齿,怒火中烧,就差东风将这股怒火吹向匈奴。

公元前129年,一代雄主在做足一切准备后,凭借着先人积累的深厚的国力,吹起一股强大的东风,这股东风将汉朝人的怒火全部吹向了匈奴。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三大由汉武帝主导,举国参与,汉名将卫青、霍去病引领的战役打得匈奴魂飞魄散,南北分裂,往北远遁,汉帝国一雪前耻,撑起了一个民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为什么汉王朝能在隐忍几十年后击败强大的匈奴,且把匈奴打得严重分裂,再也组织不起大军团,我想,就是因匈奴人给汉朝带来的屈辱点燃了汉朝人的怒火,而汉帝国实行的这种韬光养晦的政策正是使这种怒火越烧越旺的助燃剂,最终这股怒火凭借帝国充足的“燃料”,差点把匈奴烧成了灰烬。

仅此次历史大事件而言,有时硬不硬真不是好办法,韬光养晦才是上策啊!

#楚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