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河南淅川:寻访文化根基 提升发展实力

2020-11-30新闻19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下王岗”、“从四神泉看多种文明在淅川的交汇”……时至岁末,在河南省淅川县举办的“中国.淅川丹淅流域早期文明学术高峰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等数十家科研机构、高等学府的百余位研究中国早期文明专家,齐聚有着楚始都之称的淅川县,寻访中华早期文明,为一方地域盘点文化家底。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淅川县承办。“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淅川文化底蕴深厚,却一直缺乏总结性的、全方面的展示与交流,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六周年,希望能借此次学术论坛活动,深挖掘淅川历史文化内涵,扩大淅川文化影响力,助推淅川各项事业发展。”开幕式上,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道出了活动的初衷。

丹淅流域即现今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地理位置优越。在古代,纵贯全境的丹江是江汉平原通往关中的交通要道,沿丹江西行可至三秦,溯淅水北上可达三晋,顺丹江、淅水而下,可抵楚汉,有“陆通秦晋、水达吴楚”之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春秋时为楚国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年历史有400多年在淅川,曾孕育了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等历史名人。历史底蕴深厚的淅川是考古界的天堂。这里先后出土文物9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4件,云纹铜禁现为河南省博物院镇院之宝,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3处。丹江口水库及其周边区域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地点、古人类化石地点,为研究古生物、古地质、古人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极为丰富的楚文化遗存,是研究早期楚文化起源、楚都丹阳地望、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等一系列前沿课题极为重要的材料。“只知道淅川楚文化考古发现令人震撼,来此一行,才发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真不愧是南水之源!”

11月28日,阴冷的天气挡不住专家学者们探寻古楚地的兴致。沿着淅川历史文化的路线,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调研了南水北调移民文化苑、下王岗文化遗址、汤山湿地公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淅川县博物馆等淅川文化地标。一路走,一路看,他们思想碰撞,各抒己见,淅川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为南水北调做出的牺牲奉献,让专家学者们赞叹不已。11月29日,带着实地调研后的所思所想,在中国·淅川“丹淅流域早期文明学术高峰论坛”主题报告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丹淅流域考古学文化研究、楚文化与楚都问题、丹淅流域与周边地区的先秦时期文化互动与交流、丹淅流域早期文化通道与资源、丹淅流域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发展等主题,做了精彩纷呈的演讲,给大家奉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报告会上,同时举行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教授高江涛的成果性著作《淅川下王岗考古报告》首发式及捐赠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淅川县共建“文化遗产研创中心”揭碑仪式。

#考古#文化遗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