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名普通网警的抗洪日记

2020-07-22新闻7

编者按:2020年,安徽省遭受了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长江水位几度告急,内河水位持续上涨,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入汛以来,安徽警方派出大批警力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在受灾较为严重的芜湖无为市,公安民警全部投入到抢险救灾一线。

在此关键时刻,无为网警不等不推,全力参加长江外护圩的群众转移与救助工作。身为网安大队长的郑小英同志,身先士卒,主动请缨,驻点在牛埠镇青山圩,协助转移圩区群众300余户,日日巡查在惊涛拍岸的长江外堤,并利用夜间写下一名普通网警的抗洪日记随笔……

7月14日

湛湛长江去,冥冥暴雨来

这是我与老吴来青山圩驻村防汛的第三天。根据上级命令,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村干部对前两日已经劝离的圩区住户进行再访,防止有人回到危险的低洼地家中。

这一天,雨出奇的大,间或有狂风扫过来,胶靴里开始进水,裤腿也湿了。正是七月,这样的雨天,我虽然不能感受到盛夏该有的热浪,却也没有感觉到冷,只是一直用左手打伞,顾不到右肩,执勤服的右侧短袖已经可以拧出水来,紧紧地贴在我的肩上和胳膊上。我抬头望了一眼老吴,他也是。

跑过几趟,红湾村有几户始终是我们不托底的,凑近了一看,庆幸老谢家大门上贴的封条还在。又从屋角绕过去,后门却是开的,与正屋垂直的厨房,走廊的竹杆上还晾着几件衣服,一定是他家有人又回来了。果不其然,他老伴正靠在房门上朝我们黑黢黢的笑。

自然,我们又是费了一番口舌,她才极不情愿地跑去给鹅棚里放了食,又将玉米盆摆在鸡笼前,这才收拾了几件衣服,带着一把黄雨伞出门了。她知道我们都是为了她好,所以即使不情愿,她的脸上也没有一点愠意,留给我们一个满是期待的背影。

牛埠镇青山圩共有一千多户人家,有住在埂上的,也有住在堤下的,想要过去还要趟过烂泥,所以必须得穿胶鞋,这样跑一遍过来,差不多要好几个小时。加上必须一户户地宣传,所以我们的速度并不快。

从老谢家出来,又跑了几户,天就开始黑下来了,往东,有一道亮光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跟老吴示意后便直接跑了过去,原来谢老二夫妻俩还在家里。他说好下午就走的,怎么还“躲”家里呢?

仔细一问,原来他们是回来拿东西的,顺便将鸡带到亲戚家里养。我看见了门前的三轮车里,网兜里都是被冻得瑟瑟发抖的鸡,门口还有咸豆角和米袋子。他们是准备走的,只是怕沾了亲戚家的便宜,所以尽量多带点吃的东西,不能太给人家添麻烦,哪怕是亲戚。那一刻,望着夫妻俩离去的背影,看三轮车微弱的光亮下忽明忽暗的村子,我的心里顿时就一酸。

夜里,雨渐渐小了,我的脚底似乎起了泡,又好像有什么东西流出来,但是我们并没有停,泥巴有时会在我们不小心时挤在衣裤上,一条火焰蛇从路中间游过去,吓得腊梅主任一声惊叫,灯光落在了同事的身上。这样的夜晚,这样的藏青蓝,这样的背影,不仅是给青山圩的百姓,同样也给了我勇气与力量。

我想要告诉老谢和谢老二,还有青山圩的村民们,不久后,你们一定可以回来的……7月15日

江上驻危亭,离怀牵故情

这几天,一直陪我们跑的是村里的妇女主任腊梅,刚动过腿部手术,里面还有钢板,整天一双大胶靴,近二十公里的路,真是难为她了。

腊梅主任的老公在外打工,为了不让他担心,她骗老公说自己就待在村部,不用出去跑。为此,她还屏蔽了老公的微信运动,生怕露出“蛛丝马迹”。其实说话时她正在路上,与我们一起,围着青山圩反反复复地跑,生怕有一户或一个人再躲在屋后,与我们“捉迷藏”,影响整体转移工作。所以,一天下来,我能看到她在上下圩埂时因疼痛而略微忍住的“跛”意。

派出所的七队长是我的老相识,当我还在派出所工作时,就经常合作,所以在这次疏散群众时,我们配合依然默契,任谁提出要把什么重物件搬哪,我们都答应,七队长应主人的要求还一个人将洗衣机搬到了人家的二楼,还有冰箱和衣橱,我们都一件件帮他们架在桌子上,一个万一进水后可能无患的地方。我们做这些时,腊梅主任就开始一个个登记,与女主人拉家常,平复着老人和妇女的情绪,一边还不忘了用手去抚摸一下一旁正嬉耍的顽童。

也会遇到极少数不好讲话的,当言语感动不了他们,腊梅主任就用真情,用磨破的脚和开始有些跛的腿,用淋湿的衣服,还有额前的湿发告诉他们,其实,村干部也不易。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她却一直与我们一道,始终处于抗洪抢险的最前沿,那是江水或将漫过的青山圩。

巡查途中,有人告诉腊梅主任,从抖音中看到她娘家的圩破了,好多人正在向高处撤离,一片慌乱。腊梅主任的心顿时就收紧了,她开始在心里祈祷,也不知道娘家人是不是都撤离了,是不是也都安顿好了。于是,她给尚独自在家的女儿打了个电话,交待“一定要注意安全”之类的话,又开始走向下一个答应搬走却一直没有搬走的低洼户。

在青山圩的这几天,都是腊梅主任陪我们的,她地熟人缘好,做群众工作相对容易些。只是有些难为她的,是她还能记得昨晚跟我说过的话,从家里带来咸豆角和辣椒片,让我可以把这盒饭吃得一粒不剩……7月17日

谙尽人间苦,恰似心头悟

因为鸡和鹅要喂食,想要劝离八十岁的老李头,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何况他还是一个身体有恙和行动不便的人。

其实到今天为止,新民洲的群众绝大部分已经转移了,所以这一趟清理,我们也没准备有什么意外。但是,就在我们照例巡查中,却发现堤下的一座院子里有一个人影在晃动。走近了一看,一位老人正端着一盆玉米往鸡棚走,步履蹒跚地。

我从陪同的小胡主任嘴里,知道老人姓李,村里同姓中辈分最长的,论辈她也得喊爷爷。胡主任说,上次她去时是被骂回来的,所以这一次,说什么她也不愿去。没办法,我只好与同事直接过去。

说实话,对一个八十岁的颤颤巍巍的老人发火我是做不出来的,可是客客气气是很难让他服从的,所以我进门后先是一直盯着老李头,满脸责问却又故意一句话不说地,注视着他的心理变化,直盯到他似乎知道了错,主动收拾东西,才开始问他要搬到什么地方去。

听到我这样问,老李头突然停下正在收的东西,顿了一顿,说“不晓得”。又问他子女都在哪,打电话回来吗,他叹了一口气,竟冒出一句,“我是一个阳间不要阴间不收的人”。说完,又去床头翻着什么,却没找出任何东西来。当听说自己可以不花钱住政府的防汛安置点时,他这样漫无目的的捡拾动作才变得了然和清晰起来,一颗游荡的心突然就有了安放。

从老李头的家上堤,中间要跨过一小段淤泥路,我穿着深筒胶靴倒没事,他穿一双浅胶鞋穿过去就困难了,随同来的村后备干部和我一前一后给他垫好砖块,又不放心,我伸出手去牵他,没想到他竟然抓住我的手腕,特别有力的。他一定是怕自己真的会跌倒,或许怕我给他说的安置点会从我的手中溜走,这才使出他如钳的手,牢牢地抓住我。我这样猜想着。

只走了一小段路,老李头就开始气喘吁吁了,胡主任便打电话叫了一辆车,等车的时候,我与老李头聊了起来。刚进门时,他说自己一个人在家,这会儿,我问他老伴呢,他说早上吵架,老伴出门了,到现在也没有回来,一边说,一边用左手蒙住脸,再挪开,眼睛里已有浊泪。

看来老李头不走是为了等他的老伴,没有电话,又没有别的去处,这个家才是老伴可能要回的地方。我开始责怪老李头,都是耄耋老人了,不该还惹老伴生气的,何况人老了,娘家没人了,老伴是没有地方可以诉苦的,怎么还能像年轻人一样,动不动惹她生气呢。

听了我的话,老李头开始自责,当他用双手再次蒙住脸时,我觉着说得有些过了,又与他聊起了别的事,直到他上了车,那个被他骂过的胡主任还在一边交待着去安置点要注意的事,特别不放心的。

又一对老夫妻被从一间老屋里找出来,与老李头同村的,我在给老妇人开副驾驶的车门时,故意说了句,“这是领导坐的”,没想到老李头也跟学了一句,“领导坐”,却被老妇人“骂”了回去。

这一回,老李头咧着嘴,笑了……

图片 | 网络截图

素材 | 安徽网警

作者 | 郑小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