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朝朱允炆为何不采用推恩令的办法来削藩呢?

2020-07-22新闻7

推恩令,是汉武帝按照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对势力强大的诸侯王进行削藩的方法,号称是古往今来第一削藩阳谋。明朝朱允炆

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77—1402年),明朝第二位皇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因皇太子朱标已先病故,遂以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为建文。在位4年。丧所不明。朱允炆生于太平之世,未经创业之艰,在位时间又短,于国家无重大作为。

朱允炆即位后,崇尚儒家仁政之说,一改朱元璋严政苛刑,“专欲以仁政化民”。

改定律例,力纠洪武年间冤案、错案,使其统治期间的囚犯较之洪武年间减少2/3。免除各地拖欠租税,赈灾济民。令官府为民间卖子为奴者赎身。限制僧道占田数量,余田均与平民。建文帝采取的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建文帝继位时,明开国初期朱元璋分封各地的亲王势力逐渐扩大,一个个凯觎皇权,威胁中央朝廷的统治。一贯仁柔的建文帝迫于无奈,采纳黄子澄、齐泰的建议,仿效西汉初年削藩之策,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削夺了5个亲王。

诸王不甘心就范,特别是早有践位野心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在作了充分准备后,以诛黄、齐“靖难”为名,用“恢复祖宗旧制”为旗号,起兵反叛,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部署兵力,奋力平叛,历时4年。最终由于有太监作内应,把守京城(南京)金川门的统帅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等开门迎敌,燕王兵得入京师。

其时,宫中大火冲天,燕王清宫3日,未觅得建文帝尸骨。朱棣一朝,不断地追寻建文帝下落,始终未得踪影,终成历史一谜。

一说建文帝被宫中大火烧死;一说建文帝率臣下9人,从宫中地道逃遁后,削发易服为僧,皈依佛门,云游天下,不知所终。

其于明代初无谥号,南明弘光年间追崇为惠宗让皇帝,清乾隆追谥“恭闵惠皇帝”。明朝朱允炆为何不采用推恩令的办法来削藩呢?

推恩令本身是好的,也帮助西汉摆脱了分封带来的不稳定影响。但这种谋略只能用一次,再用别人就能看出来了,不好用了。明朝距西汉用1000多年,在这1000多年里,对汉武帝和推恩令的研究肯定已经深入骨髓了。如果朱允炆再出来使推恩令,也不是什么花样,很快会被识破。这样使出来的推恩令将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推恩令是个阳谋,当时各个封国都必须接受的阳谋。就是明确的告诉你要让你把你封国的土地封给不是继承人的儿子。这个计谋说出来很容易,做起来也很容易。关键看封国的国君支持不支持,他的除了继承人以外的儿子支持不支持。汉武帝能够执行推恩令的前提是在文景削藩基础上进行的。景帝时期,汉朝廷和一些叛乱的封国打了一仗才取得了对封国的控制权。

到汉武帝时,封国对西汉朝廷的危害几乎没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撤销封国,如果武帝强行撤销封国,实际上条件也是具备的。只不过容易在道义说不过去,毕竟都是刘氏骨肉。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然而然的实现封国体系解散。推恩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而这些封国国君的非继承人的儿子之所以会支持推恩令,是因为本来他们没有继承权,老爹也没有能力更进一步,他们得到封国完全属于恩赐。一个推恩令就让封国国君和非继承人的儿子意见不一致,甚至分裂。

明朝的封王和汉朝的封王是不一样的,汉朝的王是有国的,而明朝的也有很少封地,但一般对地方事务没有管辖权。就是所谓的有封无国,即使实行了推恩令,也没有好的地方进行分封。汉式推恩令并不适应于千年以后的明朝。

作为朱元璋的继承人,朱允炆得到了一手好牌,却被翻盘。最主要的原因是操之过急,本身他的叔叔们的王位是他爷爷朱元璋封的,盲目废掉叔叔的藩王位置容易引起非议的。而朱允炆即位几个月就开始了削藩行动,打草惊蛇,也让燕王朱棣有了反叛的口实和争取同盟。并且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输给了朱棣,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允炆其实完全可以实行明朝版的推恩令,给自己的堂兄弟们封王,让他们远离自己的父亲。这样各个藩王的实力被削弱。然后再想办法各个击破。这样既能不违背道义,有可以比较轻松的化解藩王的威胁。甚至可以这样说,朱允炆什么都不做,燕王朱棣没有起兵的口实,也不能威胁他的江山。根据史料记载,朱棣后来是在朱允炆削藩威胁的情况才起兵的。因此,笔者觉得,在削藩这个问题上,朱允炆太心急,反而把事情办糟糕。

在朱允炆削藩的情况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反叛并最终成功。明朝帝王开始由朱标系向朱棣系转移。朱棣也成为庙号是太宗(后来改为成祖)的帝王参与皇权更迭的帝王(其余的几位是:西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也包括后来的清太宗皇太极)。

总结:朱允炆最后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朝廷实力不够,而是因为他自己性格太过懦弱,处理政事的经验又不足,导致平叛过程中做了一系列的错误决策。再加上黄子澄和齐泰两个猪队友在出谋划策,想不输都难啊。

#明朝#朱允炆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