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链条管理的4大对策建议

2020-11-30新闻21

在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各类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节点,是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的重要平台,是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在重大项目必须人园的环境管理要求下,各类产业园区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上海市、江苏省的产业园区集聚了该区域3/4以上的工业产值,浙江省产业园区则集聚了全省一半的工业产值。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任,同时也是推动产业转型、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据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在全链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明确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主体责任、确立园区规划法律地位、提升规划环评成果质量,以及继续推进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建设项日环评衔接等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链条管理的对策建议。近年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进,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参与园区发展决策的重要抓手,发挥了划框子、定规则,从源头预防产业园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作用。

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链条管理的对策建议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制度取得成效,但同时全链条管理仍有待加强,主要包括:规划环评自身层面的园区管理机构主体责任的落实,园区规划本身的法律地位、规划环评成果质量的提升等方面,以及全链条环境准人体系层面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建设项目环评衔接上存在的问题等。加强规划环评全链条管理不仅要从规划环评本身的编制、审查、落实全过程进行管理,还要加强与“三线一单”、建设项目环评制度的有机衔接,完善全链条环境准人体系。

一、尽快启动法律法规修订,明确园区管理机构主体责任

加快《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修订,明确和压实规划环评全过程中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的主体责任,包括及时按要求开展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规划环评的优化调整建议的采纳情况进行反馈;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项目环境准入要求,将规划环评要求纳入日常环境管理体系等。同时加强执法监督,严格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责任追究,对不落实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要求,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行为进行追责。产业园区所在地方政府部门应建立园区规划环评落实情况的跟踪调度机制,并将规划环评落实情况纳入园区各项考核、评比体系。

二、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确立产业园区规划法律地位

结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契机,一方面应明确产业园区规划法律定位,理顺产业园区规划与其他空间开发规划的关系,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实施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撑;另一方面应明确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责任主体,编制和审批程序,编制内容、对象、范围、时限等要求,改变当前“规划跟着项目走”、规划范围不断扩大、不办理审批手续等现状,提高产业园区规划本身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为规划环评的有效落实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规划环评纽带作用,确保全链条预防体系衔接顺畅

规划环评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衔接宏观和微观,向上衔接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空间管控要求的落地,向下发挥对项目环境准人的约束和指导作用。对于产业园区,应尽快结合各地“三线一单”编制情况,继续开展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衔接案例研究,制定与“三线一单”对接的具体办法和技术体系,完善配套制度,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纽带作用。

在园区层面,规划环评一方面应衔接区域“三线一单”空间管控成果,进一步论证规划的产业定位、发展规模和功能布局等的环境合理性,落实和细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产业定位、产业规模等管控要求;

另一方面,规划环评提出的产业定位、布局,以及园区污染物控制总量等要求应在建设项目环评及后续排污许可中予以落实,建立园区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间的有机联系,真正构建全链条无缝衔接预防体系,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四、加强质量控制与监管,提高规划环评对策建议的可行性

规划环评成果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其成效发挥。环评制度和规划环评技术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各地规划环评编制人员水平不一,对制度和评价技术方法的理解直接关系到规划环评成果质量。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强环评改革新理念、新技术、新要求的培训和宣传,全面提升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编制人员对环评制度的理解程度和整体技术水平。同时,结合环评“放管服”改革、建设项目环评机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推动规划环评机构的信用监督管理机制,引导和规范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市场,保障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编制质量,提升规划环评对策建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发挥对规划决策的支撑作用。(作者:姚懿函 赵玉婷 董林艳 李亚飞 李小敏)

#环评#规划#产业园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