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文化繁荣课题组
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
路伟永远不会忘记,2000年11月30日一大早,他与同事们坐在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里,焦灼地等待电话铃响起。
9时16分,电话从澳大利亚凯恩斯打来,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片欢腾中,河南拥有全国最多文物保护单位却无缘世界遗产的历史被终结。
这是新的开始——
2006年,安阳殷墟申遗成功;
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
2014年,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双申遗成功。至此,河南世界遗产共5处24项,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
从零的突破到跻身全国前列,我省文物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一项项散落在中原大地、令全人类为之骄傲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发展焕发新颜,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突破
河南为什么必须有自己的世界遗产?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将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有成员国的共同保护和集体援助,即使在战争中也不能被列入攻击目标。
“世界遗产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代表一个省、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历经5次申遗的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说。
从1985年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至1999年,我省周边的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湖北等省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而作为中华文明摇篮的河南,却依然榜上无名,这与文化大省、文物大省形象极不相称。
是河南文化遗产项目历史科研艺术价值不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最大的问题,是当时我们刚刚完成全省文物遗产抢救保护阶段,还谈不上提升完善。遗产申报项目周边环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不能还原文化遗产的历史风貌。”85岁的省文物局原局长杨焕成说。
11月19日晚,新月如钩,伊河静流。从龙门石窟奉先寺山下拾级而上,灯光映衬下的卢舍那大佛,更显法相庄严。那俯视大千世界的慈悲眼神,清浅又神秘的微笑,美不胜收。
“20年前可不是这样。”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旅游局局长李涛回忆,“石窟保护区内违章建筑鳞次栉比,道路坑坑洼洼,小商小贩挤挤挨挨。每天1万多辆汽车从龙门桥驶过,滚滚黑烟形成的酸雨,对石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以申遗为抓手,从省委、省政府到各地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把文物遗产保护纳入城市综合治理大盘子,坚决改变文化遗产所在地综合环境。
1999年8月15日晚,一连串沉闷爆破声中,龙门石窟保护区内最大的违章建筑中华龙宫轰然倒地。
在龙门石窟申遗的496天里,48个责任部门分头负责129项治理工作,16万平方米的93处建筑拆迁改造完毕,25万平方米河道疏浚清淤,伊河上游91家污染企业全部关闭,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自龙门石窟申遗开始,遗产项目周边环境治理成为各类遗产项目申报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此后申遗都是先整治、后申报。可以说,龙门石窟为河南申遗蹚出了一条路。”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说。
每一次申遗,都是一场攻坚战。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路伟的书架里,中、英文龙门石窟申报文本被精心上了锁。“这些文本花了3个月,共17万字,都是心血。就剩下这一套了。”他说。
人努力,天帮忙。
2000年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穆罕默德·拉菲克·姆法尔考察龙门石窟,纷扬的白雪飘然而至,将整个石窟装点得静谧美好。姆法尔对龙门石窟高超的石刻艺术及治理后整洁优美的环境连声赞叹,并在留言簿上写道:“龙门石窟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无独有偶。2002年10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亨利·克利尔考察安阳殷墟时,一场细雨飘然而至,为七朝古都涤去轻尘,整个殷墟古遗址公园显得更加宁静肃穆。克利尔说:“殷墟保护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特别是丰富而又独特的展示方法,其价值已具备了世界文化遗产标准。”
在世界遗产审议标准日趋严苛、项目竞争愈加激烈、成功率大幅走低的背景下,河南在龙门石窟申遗成功后15年间,每4年入选一项,命中率之高,在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更在于广大群众的鼎力支持。
生活在遗产区域内的村民自觉搬出了世代居住的家园。洛阳龙门村原村支书李信水把拆迁第一锤砸向自家院墙;安阳退休党员干部组成宣传队挨家挨户宣讲,白发长髯的老者、黄发垂髫的孩子为殷墟申遗捐出了养老钱、压岁钱;滑县退休干部和大学生自愿加入大运河申遗团队打捞河道垃圾……
在这些行动背后,还有一个更坚实的后盾。
从2000年到今天,横跨4个“五年计划”,我国GDP总量从10万亿元增长到100万亿元,河南GDP总量也从0.5万亿元增长到5.4万亿元。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文化大省的经济实力、社会面貌不断提升,为保护传承利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变迁
11月25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发布5项重大考古新成果,其中包括我省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周口淮阳时庄遗址、平顶山叶县余庄遗址、南阳黄山遗址4项新发现,为夏文化及新石器晚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
20年间,中原大地一块块“世界遗产”标志背后,是全省文博事业取得的不俗成绩——
自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至今,河南共有46项入选,数量为全国之最,填补了中华文明进程的许多重要空白;今年6月,河南省黄河文化重大考古项目正式启动,“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陆续展开;10月,龙门石窟研究院发布了擂鼓台三洞窟、香山寺等6项重大考古成果……中原文化“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
“无论是一处房址,还是一块陶片,都是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实实在在的见证。不申遗,就委屈它们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
沿着殷墟博物馆历史走廊一步步向下,进入“商代”地面,青铜墙下一处方正庭院,池水中隐约可见一片黑色龟甲,以甲骨文铭刻着“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的诗句,暗喻安阳殷墟洹河河畔是汉字发源地。
“地下封存、原址复原”的展示方法,殷墟申遗时是个创举。从当年的原址到如今29.47平方公里的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原则逐步普及,国际先进理念与遗址保护实际紧密结合。
在殷墟工作30年的韩晓红感叹,申遗成功后,她最大的变化,就是“由一个单纯守护者,变为积极的传承者、传播者。”
申遗之后,改变的不止有她。
——从“被动抢救”到“主动保护”,文物保护方式转型了。
殷墟,启用无人机对遗址保护区进行持续巡护;天地之中,建设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系统,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大运河,对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实施分段引导性管控和分区约束性管控;龙门石窟80%窟龛完成了三维数字扫描……
目前,河南省有关大遗址保护的专项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已近20部,涉及全省40余处大遗址。这些成功经验在管理政策、促进机制、开放路径、服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探索新路子。
——从“挖土寻宝”到“科技加持”,多学科综合发掘和展示体系建起来了。
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利用光释光测年法,测年范围从数百年到100万年;河南博物院,5G全息投影让“莲鹤方壶”在空中活了起来;龙门石窟,3D打印技术将海外回归高树龛佛首与洞窟遗存身首合一、复位合璧……
依托5G网络,融入云计算、大数据、VR/AR等技术,打造集多样化文物展示、智慧文创服务、智慧文物保护和智慧馆区管理于一体的智慧博物馆生态体系,更多的中原文物“活”了起来。
——从“少人问津”到“我要参与”,文保工作观念转变了。
2017年1月,12秒的“亮剑”视频在“河南考古”微博发布,沉睡2000多年的宝剑引得900万人“围观”。此后,“2000多年前的牛肉汤”“考古摔倒炫富”等爆款产品不断上线,吸粉无数。
公众考古汇集“青春力量”。2018年9月,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发布“招募令”,是河南首次面向全国招募考古发掘技师;每逢周末,安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刘亚宁都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用英语介绍文物;28岁的商丘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蔡冰清定下一个“小目标”——为商丘古城池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让考古走近公众,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才是文物考古的理想境界。”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魏文萃说。
辉映
文化,是一个地方独特的印记,也是根与魂。
如何让世界遗产既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礼物,也是一份未完待续的答卷。
探索世界遗产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之路,河南一直在路上。
登封在“天地之中”从硬件、软件两处着手,为历史建筑群量身定制环境标准,着力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褪去“烟熏气”,增添“文化味”;
洛阳围绕龙门石窟,布局“一带一核,两环七片区”功能结构,统筹风景游赏、旅游设施、居民社会协调发展,向着国内著名、世界知名旅游胜地挺进;
三门峡陕州区(陕县)抓住申遗机遇,将丝绸之路上唯一道路遗存——崤函古道石壕段,与公园绿地、黄河湿地保护等结合建设,营造烽燧环围、万木吐翠、驿路沧桑的氛围,让当地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记得住乡愁。
文化遗产为全省各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助力,也无声滋润着、改变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花甲之年的洛阳市民郭学超住在与卢舍那大佛一河之隔的河东社区,小时候常和伙伴们去“抱佛脚”。
如今,随着世遗园区环境改造提升,曾经老旧的河东社区如今“三线”入地、路面硬化,垃圾不见、绿色满眼。夜幕降临,璀璨灯光点亮社区楼宇,与山顶香山寺遥相呼应,借用龙门古街门前“古今辉映,诗和远方”八个大字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11月10日,在杭州举行的2020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暨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市长论坛上,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与莫高窟、良渚古城遗址等共8项世界文化遗产获得2019年遗产保护管理工作5星等级殊荣。
成绩欢欣鼓舞,短板不可忽视。与世界先进经验相比,与国内兄弟省份先进文化遗产保护地相比,我省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还面临一些困境——
有的地方过分强调经济效益,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未能进入地方保护名单;
有的地方重申报轻管理,后续投入跟不上,遗产保护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责任不明确,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有的地方遗产合理利用不足、传播传承不够,世界文化遗产距离“活”起来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河南的世界遗产面积大、项目多,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人居环境提升、民众收入提高和旅游设施改善等多方共赢,我们任重道远。”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说。
正视问题才能奋起直追。
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建成或部分建成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另有9处入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殷墟遗址博物馆开工奠基,未来整个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成为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出台,为传承文化、弘扬精神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提供了机遇、明确了责任……
二里头、红旗渠、万里茶道河南段、明清黄河故道……拥有丰厚文化家底,我省还有众多文化遗产值得走入世界遗产名录。“河南需要把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保护传承利用好,把中华文明的金色名片擦得更亮。”刘曙光说。
又是11月30日,20年弹指一挥间。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眼神依然慈祥而神秘,殷墟妇好塑像依然英姿飒爽,“天地之中”观星台依然见证着日升月落,隋唐大运河遗址似乎还在怀念千里通波,定鼎门前的车辙恍若仍在追忆清脆驼铃……
从千年走来的,是新的未来。(课题组成员:陈茁刘洋薛世君刘婵温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