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涵
1946年6月中旬,中原即将爆发大战之际,
苏中粟裕公开表示,蒋若攻李(先念),粟必攻蒋。话音刚落,中原李部在皮旅的掩护下,经过周密的计划,部队井然有序,突出重围
,并未受到损失。
此时,我军的战略设想是,如果蒋军大举进攻山东、太行两个解放区,就应考虑将战线放置在外线,目的是在交战之初,将战火引向国统区。这样考虑,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可以避免解放区遭受损害,二是可以在作战胜利基础上进一步开辟出新的解放区。故6月26日,总指挥部给华中局的指示是:粟裕率主力兵出淮南,配合山东野战军,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
然而,
粟裕却有自己的思路。他认为,一旦外线作战,等同于放弃了解放区人民的支持,这将是很危险的
,战斗胜利的话没什么影响,一旦作战陷入僵持,甚至失利的情况下,不但战斗力量不保,而且身后的解放区也会受牵连,随之化为乌有,甚至有可能将我军陷入极大的被动。
在我军历史上,有胆魄不执行,或者叫斗胆直陈,力谏暂缓执行上级指示,又能提出创造性思路的将领,最著名的两位就是林和粟。林打仗极为谨慎,下决心时思考再三。粟则喜欢独树一帜,往往能抓住要害,一击中的。
针对上级的战略构想,粟认为,假如按照总指挥部的设想,就要把苏中的部队开赴淮南作战,这样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首先是供给,部队每天有10万斤粮草须从苏中供应,甚至支前的民工也要从苏中来。其次,是我军主力走后,蒋军来进攻时,留守部队没法应付,要是苏中这一富庶的解放区落入敌手,淮南作战立马失去后方保障,正所谓唇亡齿寒。更重要的是,淮南作战一旦陷入僵局,苏中部队就会失去补给,这样就可能进无法进、退无法退,被敌人两面夹击,危险有多大可想而知。
更何况,淮南驻守的蒋军是五大主力中的两支,即第五军和第七十四军,战斗力不完全是吹出来的。在这样的强敌面前,还要担心苏中后援的力量,打起仗来就必然出现缩手缩脚,施展不开,要想取胜,难度相当大。
6月29日,结合粟裕的意见,经过华中局慎重考虑,以张鼎承、邓子恢,谭震林及粟裕联名致电总指挥部及新四军总部:
华中部队不出淮南外线,而是在苏中内线作战牵制敌人,待时机成熟,再前至蚌浦铁路线间,配合山东部队作战,最终完成战略构想。毛主席回电,同意苏中部队暂缓调动。
从军事上说,在解放区作战是非常理想的战场,我军营以下的干部战士,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即使是团以上的干部,虽然有很多从外地来,但长期在苏中战斗,与当地民众的关系相当融洽,大家都是生死与共在一起的,凝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而且,部队对地形,地理,道路都很熟悉,这对作战相当有利,在补给方面也不用担心。
7月9日,蒋军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召开作战会后,决定于7月13日对苏中解放区发起进攻。粟裕得到这个情报,先发制人,于13日黄昏完成部队集结,准备对李天霞的整编83师进行攻击。
整编83师是蒋军原100军,在抗战时期参加了长沙会战、柳桂会战、湘西会战等,战斗力较强,抗战后又全部换装美式装备,战斗力有提升。
主将李天霞也不软,可谓身经百战,曾任
74
军副军长,与张灵甫角逐军长位置失败后,任
100
军军长,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就这样,苏中战役揭开了的大幕。
粟选择了宣家堡和泰兴为首攻目标,驻扎部队是83师19旅56及57团,这2个团处于整个战线的突出位置,工事修筑并不坚固,这是粟看重的一点。而且这支部队相当骄狂,认为我军不敢惹他们。粟共投入了6个团的兵力,第六师3个团对泰兴进行围攻,战斗一开始,李默庵问李天霞战况,李天霞信心满满,请司令官放心。没过多久,就报告我军已经攻入城内。次日,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用4个团攻击,很快攻入城内,敌军大部被歼,残敌抵抗待援,此时,敌增援的整56师已经逼近,粟命令部队结束战斗,向东撤离。
苏中首战,打得相当精巧,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奇效,此役,共歼灭敌人3000多人,生俘57团少将团长钟雄飞。
这人被送进战俘营后,很不服气,一直唠叨战斗应该怎么怎么打。我军看管干部也不答腔,只不过他唠叨一番后,用手指了指贴在大门上的三个字:战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