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暑,谨防湿热,三伏天远离中暑

2020-07-22新闻13

上周已经“入伏”,今天的三伏天有40天。每年公历7月22~24日之间的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今天的大暑在22日。这个节气雨水多,谚语说:“三伏之中无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管子》中也说:“大暑至,万物荣华。”

夏季主阳,是阳盛之极,阳气盛、气温高,充于体表,人体阳气运行畅达于外,气血趋向于体表。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暑气逼人。心通于夏,人体心脏与夏季相应,心脏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较旺盛,具体表现在心主血脉,气血旺盛,运行畅达,汗液排泄增加,阳气充,浮于外,功能活动亦加强,精力充沛。此时大量出汗津液外泄。大暑节气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心气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承受,导致中暑。夏季炎热,易使人体腠理开泄、津液外泄,出汗量远远大于其他季节。

夏季睡眠要充足,不可在过于困乏时才睡,应当在微感乏累之时便开始入睡。不可露宿,室温要适宜,不可过凉或过热,房中也不可有对流的空气,即所谓的“穿堂风”。早晨可到室外进行一些健身活动,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以身体微出汗为度。日常生活中,气温高的中午不要外出,而居室温度亦不可太低,工作量不宜过大。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养生要注意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要及时补充水分外,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以增强体质,使湿热之邪无机可乘。但所选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过于滋腻,否则极易伤胃,导致消化不良。如山药、红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甲鱼、豆浆、百合粥等,都是夏日进补的佳品,可根据个人口味选用。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120克为宜。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夏季的肉食以鸡肉、鸭肉、猪瘦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为首选。

#生活养生#中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