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莫洛托夫是不是打关东军 为什么苏联进攻关东军要偷袭,以苏联实力直接正面进攻不行吗?

2020-07-22知识10

为什么苏联进攻关东军要偷袭,以苏联实力直接正面进攻不行吗? 在军事上向来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攻其不备出奇制胜为上策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 二战,说“苏军6天打败70万关东军”这种说法,是严重与历史不符的,在这几天中苏军虽然重创关东军,但关东军还有50余万人,最后是因为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关东军才放弃抵抗。在这6天的战斗中,苏军重创关东军,客观来说,不是关东军太弱了,而是苏军太强了。二战中,不得不承认日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事实胜于雄辩。在中国战场,日军凭借着武器优势,将中国军队打得好苦,客观来讲,即使抛开武器优势,日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在与美军的登陆作战中,日军以人数和武器劣势,依然重创美军,令美军不得不承认日军的战斗力强悍,因此美军都不想与日军进行本土登陆作战,所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时日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那为什么面对苏军就不堪一击呢?苏军强大的人数和武器装备优势,给了关东军致命一击,但最终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关东军放弃了抵抗,造成了关东军很弱的假象。1945年8月8日,苏军以150万军队,突然进攻只有70余万人的关东军,当时苏军以波波莎冲锋枪为士兵标配,而日军还是三八大盖步枪为主;当时日本关东军拥有战机700多架,而苏军空军则拥有3000多架战机;苏军的火炮数量是日本关东军的4倍多;苏军最拿手的就是坦克集群突击,日本军队一共。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 日本二战时期的军队,最强的确实是关东军,尤其是占领东北后,一直就时刻准备着,防御或进攻苏联的所谓“关特演”部队。日本作为海洋国家,资源必须倾向海军,(题外话:这一点每个日本人都理解,千万别被近年来网络上宣扬的日本海陆之争迷惑,人家国内大佬争预算,会说些过份的话,千万别以为收拾外人时会故意互相拖后腿,日本人门清着呢,没海军要陆军干吗?所以,以为国尽忠为荣的“马粪”们,很理解自己国家资源短缺,自己得省吃俭用,养着强大的海军,才能开万里波涛。那些鼓吹日本人海陆之争的,会反复告诉你海陆两军连螺丝都设计成反着扭的,但有没有说陆军士兵几乎每人都会挤出微薄的薪水,捐给海军造船?海军会把自己回程的物资都留给守岛的陆军官兵?所以日本陆军跟同时期欧美军队比,装备水平可能放一战时,都比较寒碜,但是关东军不一样,九一八占领东北后,缴获的军事物资,就是张家东北军的军火库,居然相当当时日本全国军火三分之一强!别以为这些军火落后,对日军没用,张家的家底都是花大价钱买的好东西,虽然不能影响制式统一,装备作战部队,但是训练,作战部队,装备警备部队,组织汉奸部队,交易给别的军阀,都是硬通货。说到硬通货,关东军还缴获奉系。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 当然是因为苏军太强了。一个1945年的苏联的坦克集团军里,装备图中IS2重型坦克的部队起码在一个旅以上。苏军进攻关东军的时候,动用了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强大的陆军单位:坦克集团军。苏联的坦克集团军下设2-3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或摩托化军作为主力,1个坦克团,1个机械化团作为预备队,1个炮兵旅,1个防空旅和1个工兵旅作为辅助力量,而且还都下设了保障部队,比如汽车团或旅。一个苏联坦克集团军,有T34-85和IS2这样的坦克700辆。根据苏联崔可夫元帅的回忆录和苏联将领所著的坦克突击一书记载,在1945的苏联坦克集团军作战的时候,可以得到4500辆汽车提供的后勤和1000多门火炮提供的火力加强。在苏联坦克集团军中,全集团军共有坦克700辆,装甲车辆1000多辆,集团军属飞机数百架,火炮上千门。这样的一个集团军有7万人左右的兵力,进攻正面为十几到20公里。苏联坦克集团军在作战中,可以得到一个歼击航空兵军的空中支援。在作战开始前,苏联坦克集团军属炮兵部队可以在前线做到每公里集中80门各类火炮轰击的密集度,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在1000米长的战线,就有80门火炮反复轰击,当年德国精锐的坦克师就是在这样的火力下崩溃的,关东军这种步兵为主的部队,怎么可能。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那么就应该了解一下,苏联红军和小日本的关东军历次的战争。说起来其实也就两次,第一次诺门坎战役和后来苏军出东北铁蛋砸龟蛋般的横扫整个关东军,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次战争。诺门坎战役当年,小日本内部一直存在这两种作战方案,一种是南下,一举夺下印度支那等地,获得小日本战争所需的包括石油,金属锡等等各种军需物;另一种就是北上和德国人一起夹击苏联,和德国人交流一下感情,再南下。大伙都知道,小日本有一个极富创造力的传统那就是以下克上,什么意思?它指的是如果下面的人觉得上面的人的决策不对,下面的人就可以通过行动逼迫上面的人来迎合下面人的决策。这个优良的传统造就了小日本如今还在津津乐道的“三羽乌”,说道这里有些人就好奇,什么意思?老梁来告诉你,字面意思就是三只毛事不敢,没事蹲在树上瞎吵吵的老乌鸦,如果用小日本的解释就是三个英雄。(我去!说实话我很想吐槽一下,但无奈篇幅所限,只能作罢,见谅!当时作为小日本23师师团的师团长的小松原道太郎,他是个彻头彻尾想要北进的家伙,而且他更想成为第四只乌鸦。吆西!小松原摸着没毛的下巴,扣着鼻屎,一脸不屑的瞅着诺门坎这个地方,决定。

#关东军#历史#军事历史#苏联红军#日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