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秦国的两位武将,因为作战失利,最终背叛了秦国!

2020-11-29新闻24

在战国时期,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崛起。而就商鞅变法来说,其中的军功授爵规定,无疑增强了秦国大军的战斗力,为秦国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韩非子·定法》说,商鞅制定的秦法是:凡战士能斩得敌人一颗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及与之相应的田宅、庶子,也可以做官。斩杀的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同时,就秦国的军功授爵来说,是赏罚并行,立功有赏,无功者罚,赏罚分明。

秦国士兵以伍为基本战斗单位,据《商君书·境内》篇,一伍之中如有一人战死,其余四人即获罪;如有二、三人战死,其他人的罪名更重。将功折罪的唯一方法是杀敌:一人战死,须杀敌一人。二人战死,须杀敌二人。所以秦军战士要想得到''斩一首爵一级''的奖赏,必须是在斩杀敌人的数量中扣除了己方死亡人数后,方能获得。这样一来,士兵要想获爵位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此基础上,秦国的将士一旦对外作战失利的话,往往会受到比较重的惩罚。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两位秦国武将,就因为作战失利,所以最终背叛了秦国。

一、郑安平

郑安平(?-前255年),《吕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论·无义》作郑平,战国时期魏国人。郑安平曾帮助范雎逃往秦国,范雎出任秦国国相后,郑安平被举荐为将军,后因邯郸之战被赵军包围投降赵国,被封为武阳君。具体来说,在战国时期,魏国人范雎因受魏国国相魏齐的陷害,遭鞭笞后胁折齿断,装死隐匿于厕所之中。后范雎得到看守的帮助得以逃脱,魏齐派人追捕,郑安平一面帮助范雎化名为张禄,隐匿躲藏;一面假扮成差役,接近奉命出使魏国的秦国谒者王稽。在此基础上,当王稽向郑安平询问魏国是否有贤才想要投奔秦国时,郑安平向他推荐范雎。

为了躲避魏齐的追杀,王稽与郑安平约定夜晚与范雎会见。在会见谈话中,王稽发现范雎是个贤才,三人约定在魏国边境三亭冈(今河南省尉氏县西)会和后一起返回秦国。因此,在郑安平、王稽的帮助下,范雎总算逃出魏国,来到了秦国。而在范雎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之后,郑安平自然也获得了统帅秦军的机会。

范雎来到秦国后,向秦昭襄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以及废宣太后,驱逐魏冉、公子巿、公子悝和芈戎四贵之计后,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出任秦国国相,郑安平被保举为将军。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此战,白起击败赵括,坑杀了40多万赵国士卒。长平之战后,秦国又发动了邯郸之战,目的是彻底消灭赵国。不过,赵国的全力抵抗,让秦昭襄王迟迟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增派兵力,另派王龁接替王陵,又派郑安平率军两万增援。郑安平遭到赵军包围后被迫率军投降赵国,被赵孝成王封为武阳君。

因为作战失利,郑安平最终背叛秦国,归降赵国。当然,来到赵国后,郑安平没有获得重用,毕竟他曾是秦国的武将。到了公元前255年,郑安平死于赵国,其封地被收回。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郑安平是范雎举荐的武将,所以,在他背叛秦国之后,范雎因此失去秦昭襄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逝。

二、樊於期

樊於期(?―公元前227年),战国末期将领。原为秦国将军,后因伐赵兵败于李牧,畏罪叛逃燕国,被燕国太子丹收留。具体来说,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樊於期任秦国将军。翌年与王翦、杨端和率兵攻打赵,取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城,继而攻占平阳(今磁县东南),大胜,杀赵国将扈辄。

秦王嬴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他再次率军攻打赵国,面对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在战国后期多次为赵国力挽狂澜,也即挫败了秦国的多次进攻。因此,就樊於期来说,在和李牧的较量中吃到了败仗,秦军损失惨重。在这个时候,按照商鞅变法中的军功授爵规定,樊於期回到秦国,无疑要接受惩罚的。于是,樊於期畏罪不敢回秦国,后叛逃燕国,并拜燕国大将军。秦王嬴政大怒,按照商鞅变法中的连坐之法,将樊於期在秦国的父母宗族全部杀害。也即樊於期的背叛,显然连累了自己的家人。

秦王嬴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国消灭赵国之后,秦国的大军已经来到燕国南界,这无疑对燕国造成了极大的威慑。燕国太子丹惧怕,准备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对于荆轲来说,认为如果没有什么信物的话,必然不会获得接近秦王嬴政的机会。所以,荆轲请求以樊於期首级与庶地督亢(在河北高碑店一带)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利行刺。在荆轲表达了这一想法之后,樊於期卷起袖子,露出右臂,(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表示愤慨),说:“我朝思暮想要报这切齿之恨,今日幸得指教!”遂自刎。

对此,燕国太子丹闻知樊於期自刎的消息后,急切赶来,扶尸痛哭,悲哀至极。后来,荆轲刺秦王虽未成功,但樊於期为燕国甘愿一死,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后人言“燕赵之地重节义之风,多慷慨悲歌之士”,是对樊於期、荆轲不畏强暴壮举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总的来说,对于樊於期的死,后人褒贬不一。但是,更多的人感叹樊於期面对生死抉择大义凛然从容赴死,认为其舍生取义值得称道,同时也为荆轲刺秦这部历史大剧增添了悲壮色彩。对此,你怎么看呢?

#秦朝#商鞅变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