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吴纯 考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需要具备哪些

2020-07-22知识38

我女儿准备考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拜谁为老师更好?学指挥好,还是作曲好就业? 老师的话你可以上中央音乐学院的网站查查 或者找人问问 这种实际的问题我也不好说恩~不过当然是要对口的老师恩然后指挥和作曲的话 我觉得作曲应该会比较简单恩~因为每所音乐学院每年招的指挥的名额基本都是个位数 招的人很少 因为培养一个指挥真的是比较困难 指挥必须熟悉乐队里面的每一种乐器 各种理论上的实践上的能力都要有 要求的综合能力非常强~而且指挥家更换的频率相对较低 人才缺口较小那作曲的话 要求跟指挥比起来就低很多啦 但是也要有良好的乐感跟深入的乐理知识 而且和人觉得作曲专业以后的出路也比较广 不一定只能作曲啊 还可以帮人家编曲啊制作什么的 就是做个音乐方面的理论老师也是可以的啊~以上纯属个人意见恩~顺便问一下您女儿是学什么乐器的啊?学了多久了?因为您问的这两个专业需要的都是要有很强的能力恩~音乐学院指挥系都学些什么?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开设了乐队指挥法,合唱指挥法,总谱读法,双钢琴交响乐演奏课程。除了在指挥专业法课程外上学习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各个时期不同流派代表作品之外,还必修全部理论基础课程,其中包括总谱读法,乐队法,合唱学,高级试唱练耳,钢琴,音乐史论,以及被称为四大件的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课程。每年都有国际著名的指挥大师,指挥家来系里讲学,指导。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指挥研究室 指挥教研室开设了乐队指挥法、合唱指挥法、总谱读法、双钢琴交响乐演奏等课程。教师编制为:交响乐队指挥法:俞峰教授;合唱指挥法:杨鸿年教授;总谱读法:沈浩老师;双钢琴演奏:郭宜仿副教授、李清老师、黄宇眉老师;特聘教师:郑小瑛教授、徐新教授、韩中杰教授、邹小龙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指挥专业考研参考书整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指挥专业考研参考书整理求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历年的录取分数线 考研考本?本科啊。350左右。怎样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你在课余时间可以跟老师学指挥。高考的时候考成艺体就是了。毕竟才搞医,还有的是时间。去查一查中央和上音这两年的招生简章还有入学考试什么的,做好准备。早作打算一定没问题的。考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需要具备哪些 http://zhaoban.ccom.edu.cn/guide这里有,写的很清楚,大概就是钢琴,和声还有视唱练耳。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考研参考书精编,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分为指挥、总谱读法和双钢琴演奏专业,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双钢琴演奏专业和指挥专业的考研参考书。指挥家陈琳简历 陈琳陈琳,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系主任。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俞峰教授。2000年被小泽征尔推荐免试进入美国坦格伍德音乐节学习,取得伯恩斯坦奖学金。1999年至2003年三次入围法国贝藏松国际指挥比赛决赛。2007年,在波兰第八届菲黛尔伯格国际指挥大赛中获第二名以及“西曼诺夫斯基作品最佳指挥奖”。当地媒体称其“指挥技术精湛,指挥风格挥洒自如,将成为国际乐坛的一颗新星。陈琳还曾担任小泽征尔音乐塾助理指挥、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中国巡演特邀指挥。2011年,由她指挥中央歌剧院合作演出的歌剧《蝙蝠》在中国首演。2013年,受小泽之邀指挥日本斋藤秀雄音乐节闭幕音乐会。2005年受聘于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学生乐团,担任音乐总监及指挥系教授。陈琳指挥的作品广泛,包括交响乐,西方经典歌剧及中国原创歌剧。合作过的乐团有:法国广播爱乐乐团、波兰西里西亚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央歌剧院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斋藤纪念音乐节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称其为“不可多得得优秀音乐家”。2004年,陈琳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培养的学生屡次在国内外重大赛事获得优异成绩;参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师资力量 指挥系拥有国内外知名的专家,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任指挥系系主任、兼职院长助理、中国青年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著名指挥家杨鸿年教授指导的合唱团曾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指挥系是培养音乐集体表演团体业务领导人的专业,少而精成为其教学特色。40多年教学实践所培养的 170余名毕业生中,大部分已经在国内、外的交响乐团及各类艺术团体担任指挥和业务领导,其中:陈佐湟、胡咏言、邵恩、水蓝、王进、里嘉、俞峰、李心草、高伟春、曹丁、杨洋等毕业生已以自己卓越的才能享誉中外。同时,指挥系还有多人次在国际、国内的指挥大赛中获得各种奖项,2002年,我系毕业生张弦又在美国举行的马泽尔指挥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为学院及祖国争得了荣誉。除强劲的师资力量外,每年都有国际著名的指挥大师、指挥家来系里讲学、指导,使本系的教学体系在深厚扎实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丰富、多彩、开放式的教学结构。

#音乐#中央音乐学院#陈琳#乐队指挥#俞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