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炙手可热的晁盖,为何会在人生的巅峰一栽到底,被腰斩东市呢?

2020-11-29新闻45

西汉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盛世,用人才代代无穷已来形容这段时间是非常恰当的。在西汉盛世文景之治之时,就出现了两位经天纬地之才,一位是贾谊,一位就是本篇的主角——晁错。

晁错,汉族,颖川(今河南禹州市)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公元前200年出生,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法家学说,法家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晁错的人生与性格。汉文帝时期,任太常掌故,被朝廷派往济南学习伏生《尚书》,接受传承了儒家思想,但他并没有成为儒家提倡的正人君子。晁错的历史表明他是一个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学者。

学习《尚书》归来后,因其品学兼优,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博士,后上书文帝《言太子宜知术数疏》被任命为太子家令。在于太子的朝夕相处之中,他依靠自己的才学成功博得太子的好感,成了太子刘启的亲信,被誉为太子智囊。这为他汉景帝时期的平步青云奠定了基础。

同时,晁错是朝中坚持削蕃的一派,他上书汉文帝数十次,劝汉文帝削蕃,但都被汉文帝驳回。晁错的削蕃政见无疑和手刃吴王世子并对诸侯王十分厌恶的太子刘启不谋而合。这很有可能也是刘启喜欢晁错的一大原因。

汉文帝

晁错46岁左右就当上了御史大夫,即副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副国级干部。正值壮年的晁错可谓春风得意,直到七国之乱爆发,将踌躇满志的他,打入地狱。

在世人的想法中,一个人的结局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的意义非同小可,结局不好,就算前期再成功,他也是一个失败者。晁错就是一个这样的失败者。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一栽到底,身为御史大夫,却身穿朝服,被腰斩东市。

而导致晁错惨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咱们就事论事,一起来细细的看看晁错的历史,你会明白:他注定惨死。刻薄的法学家,炙手可热的汉景帝宠臣,朝中处处树敌的孤家寡人。

法家学说在晁错身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在他的人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儒家,而是法家。晁错其实是像一个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学家。

从晁错的性格就可见法家对其的影响。史料记载,晁错性格“峭,直,刻,深。”也就是指晁错严厉,刚正,刻薄,狠毒。于众多的法学家如出一辙。而这种性格很容易得罪人。

事实的确如此。晁错一直都是朝廷中的独行者。在汉文帝时期,晁错是朝廷中的积极分子,无论是对匈奴方面还是对待诸侯王都提出与大流向左的观点。在主张无为而治的朝廷中独树一帜。他的积极有为的主张,为自己制造了很多的政敌。但汉文帝惜才,虽然很少采纳他的意见,但还是升他为中大夫。但他的主张却很对太子刘启的胃口。史料记载:“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这时候的晁错,渐渐走向了群臣的对立面了。

晁错在汉景帝登基后被任命为内史,但因为汉景帝对他的宠幸,他的地位已经超过了九卿,直逼三公。汉景帝多次与晁错密议国家大事,对他言听计从,很多法律都是经过晁错之手修改制定。一时之间,君臣无二,晁错就代表皇帝,大权在握。

晁错如此受宠,也引起了朝中元老的担忧与眼红,长此以往,就真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他们这些权臣迟早会提前迎来退休生活,去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们可不想早早的放弃权力。

所以,这些人的代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两朝丞相申屠嘉就下定决心要好好整治一下晁错这个后辈。最好一次就将晁错弄死。

很快,申屠嘉就抓住了一个机会,晁错为了图出行方便,私自把太庙的墙给凿开了,开了一道门。申屠嘉便准备以此为契机,上报皇帝诛杀晁错。但晁错提前得到风声,当天晚上就去找汉景帝求助。汉景帝摆了摆手,表示:小意思,让晁错把心放在肚子里。

因为有皇帝做靠山,申屠嘉的计策没有成功,只得作罢,这让申屠嘉怒火中烧,直接就不上朝了,向皇帝表明他的极度不满。申屠嘉对长史说:“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他非常后悔没有先斩后奏,让晁错捡回了小命。不久后,申屠嘉抑气得旧病复发,一命呜呼,而晁错因为他的衬托,在朝中的地位更加显贵,不久后,晁错成为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申屠嘉的死,也大大加重了晁错与朝中保守派的矛盾,两方已是势同水火,但这些老臣选择隐忍不发,暂避锋芒。申屠嘉死后,陶青接替了申屠嘉的丞相之位。

晁错之死,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他就是袁盎。七国之乱爆发后,是袁盎向汉景帝提出速斩晁错,以儆效尤,可平息祸乱的意见。直接导致了晁错之死。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呢?

前面提到,袁盎在汉文帝时期就对非常讨厌晁错了。而袁盎还是申屠嘉的座上宾,与丞相申屠嘉的关系非常好。而申屠嘉的死进一步激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新仇旧恨,两人之间,已经势同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袁盎是个宅心仁厚之人,德行要远远超过晁错。

史料记载:“盎素不好晁错,晁错所居坐,盎去;盎坐,错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晁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

晁错是个政治家,对于袁盎这个定时炸弹,自然是欲杀之而后快。所以在自己成为御史大夫后,就派手下去严查袁盎收受吴王贿赂的事。证据确凿,要将袁盎下狱治罪。要不是汉景帝念旧情,赦免了袁盎,贬他为平民。如果汉景帝不救,袁盎性命堪忧。

七国之乱爆发后,晁错仍未死心,对手下说:“袁盎收受吴王贿赂,为他掩盖罪行,希望治袁盎的罪过。”但他的属下婉拒了他,这让晁错一时没有下定决心。

但很快,袁盎就听到了风声,连夜去见窦婴,窦婴也是晁错的政敌,还是窦太后的亲戚,晁错主张削蕃,只有他一个人敢跳出来反对,他也因此和晁错结下了梁子。

外戚势力的代表人物,窦婴

袁盎对窦婴说明吴王造反的原因,还愿意和皇帝对质,在见到皇帝后,袁盎让皇帝屏退左右提出了这个意见“袁盎具言吴所以反状,以错故,独急斩错以谢吴,吴兵乃可罢。”他把错误都归咎于晁错。这即让晁错为皇帝背了锅,又给了晁错致命一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袁盎上策十几天后,群臣闻风而动,纷纷落井下石。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建议汉景帝将晁错株连三族。满朝文武都想致晁错与死地。汉景帝明白,晁错之死已成定局。终于他同意了。

汉景帝下令,诱骗晁错去东市,在此腰斩晁错,晁错死得时候,还穿着朝服。

晁错之死

自袁盎上策速杀晁错到晁错之死,史料中都没有有人帮晁错说话的记载,直到晁错死后,只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邓公才出来帮晁错鸣不平,这些都证明了晁错虽然得宠,但一直都是孤家寡人。他在朝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这也注定了:皇帝舍弃他代价会小得多。

而反观他的政敌,申屠嘉,窦婴,袁盎,陶青,陈嘉,栾布,周亚夫这些人其实都是保守派。都是无为而治国策的获利者。而晁错是想砸了他们的金饭碗。而汉景帝初期,满朝文武大多都是保守派。晁错犯了众怒,与满朝文武为敌。实力太悬殊了。

晁错的性格本来就不讨人喜欢,又因为是皇帝的宠臣,仕途上一帆风顺,还把丞相申屠嘉都给气死了。他是皇帝的大红人,那么在此期间,他会不会存在恃宠而骄的现像呢?这是非常有可能的。至少在抓袁盎事件上,连他的手下都不何他统一战线,更何况别人呢?

晁错是犯了众怒,被朝中大臣给孤立起来。虽然表面风光,但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强大势力的他,面对强大的保守势力的围剿,终究难逃一死。削蕃,本就是选择走一条死路。

晁错在文帝的时候,就数十次上书请求削蕃,但文帝根据国家现状,拒绝了他的请求。成为御史大夫后,削蕃便被他提上日程,很快他就动手了。

成为御史大夫不久后,上书《削蕃策》其中明确提出削蕃的意见:“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景帝召集满朝文武和皇亲国戚,讨论此事,只有灌婴一人反对。其余之人都不敢反对。史料中说众臣是怕晁错,但他们其实怕的是晁错后面的皇帝。明眼人都知道:晁错的意思更多的是皇帝的意思。毕竟,削蕃获利最多的是皇帝。很快皇帝下令——削蕃。

从晁错上书我们可以知道,他已经料到削蕃会导致诸侯王造反,但是也就仅仅料定了这一点。他并没有提出实际可行解决诸侯王叛变的方案。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无论成败,到头来都难逃一死。

而且自古以来,削蕃之人能有几人善终,就算削蕃成功了,晁错会不会成为汉景帝安抚诸侯王的替罪羊。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呢?商鞅不就是成为秦王告慰旧贵族的冤大头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晁错的父亲不想看自己的儿子不得好死,千里迢迢去长安劝他:“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这句话告诉晁错:“如果出事了,皇帝是保不住你的,你现在已经将朝廷的王侯将相得罪遍了,犯了众怒。”老父亲希望晁错回头是岸。

晁错的回答挺感人的:“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意思就是我这是为了国家。晁错父亲说:“刘家天下安定了,我晁家就要万劫不复呀!”

这句话是真的说到做到了。

晁错老父亲知道,儿子回不了头了,回家服毒而死。他不想看到大祸临头的一天。

晁错父亲已经看到了晁错的下场——难逃一死。晁错没有考虑周全,没有给自己留后路,自身实力不强,仅仅依靠皇帝,是无法保全自己的。

不久后,七国之乱爆发,打着“清君侧,诛晁错”浩浩荡荡杀向长安。晁错也因此被推向风暴的中心。

当他选择削蕃时,本来就是选择了一条死路。

汉景帝取舍,抛弃了晁错。

无论如何,就算满朝文武都想杀晁错而后快,如果皇帝不点头,谁都动不了他。如果皇帝下定决心要保晁错,(这是不可能的。)晁错的结局还难说。

谁都知道虽然晁错没有形成强大的势力,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但他却有最大的靠山——汉景帝。他代表的是皇帝,他的想法更多的是皇帝的想法,这也就是为什么陶青身为丞相,还会害怕晁错的原因。

但晁错这个聪明人也有犯迷糊的时候,一步走错,身败名裂,万劫不复,晁错的德行是让人无法恭维的。严格来说他甚至是个小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还想着报私仇。但有一点,晁错的忠还是受到后世的赞扬的。但他的忠也是有瑕疵的。而这个瑕疵,也是导致其悲剧的原因之一。

晁错快刀斩乱麻的削蕃方式,直接逼着诸侯狗急跳墙,直接导致了七国之乱,而他对此并没有准备合理应对方法,导致一时慌不择路。让他这个聪明的大脑陷入了迷糊。迷迷糊糊的他出了一个昏招,瞬间让汉景帝脸黑下来。

他建议皇帝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京城。七国之乱是汉景帝和晁错两个人挑起来的,但汉景帝在暗,晁错在明。而晁错此举,无疑给人的看法就是把皇帝推出去当挡箭牌,这不但引起了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满,更是让他失去了汉景帝的信任。

汉景帝对晁错百般宠爱的原因并不是他都喜欢晁错,而是希望借晁错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也是为自己加一层保险。他借晁错之手来削蕃,也就将削蕃的压力甩给了晁错。就算出事了,他只需要将锅甩给晁错,自己可以高枕无忧。

但晁错此举明显的表明:晁错不想帮皇帝背锅,那汉景帝还要你干嘛?汉景帝是个政治家,政治家就需要权衡利弊,晁错的提议,直接降低了他在汉景帝心中的地位和利用价值。

此时的汉景帝,心里就悄悄的进行一桩买卖。他并没有天真的认为杀了晁错就能平息这场动乱,他还需要考虑没造反诸侯的想法,如果晁错不死,他们会不会也加入造反的队伍。晁错在朝中犯了众怒,如果不杀他,朝中大臣是否会团结一致抵御叛军,要知道窦婴,周亚夫,栾布这些关键大臣都于晁错不合。

而且晁错还是叛军打出来的旗号,有这个旗号在,七国叛军的士兵就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反,天下人还会在作壁上观。杀了晁错,就算七国不退兵,他们也名不正言不顺,从内部便会开始瓦解。

这一切的价值都远远比晁错的命值钱,他不可能为了晁错牺牲自己,与满朝文武为敌,与全部诸侯王为敌,与自己的皇位为敌。毕竟晁错本身就是汉景帝为了加强权力的工具。

就这样,晁错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皇帝抛弃了他。结语。

七国之乱对汉帝国虽是一场浩劫,但未尝不是一次新生,汉帝国在七国之乱后,彻底解决了困扰了汉帝国数十年的诸侯王问题,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渐渐明朗——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如果没有七国之乱,这种情况的出现是遥遥无期的。

很多人认为晁错的做法不合理,是他逼出了七国之乱,但晁错说的没错,诸侯王肯定是会反的,索性长痛不如短痛。而且晁错的判断也没有错,那时候中央的力量已经明显领先地方,从七国之乱三个月就被平定就可以看出。不过,由于现实,必须要晁错牺牲才能换来中央的全力以赴。汉朝诸侯王这个病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了,如果不下狠手,在以后对抗匈奴是不能全力以赴的。

很多人认为汉武帝的推恩令解决了诸侯王问题,但其实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七国之乱的平定。自此,中央彻底压制地方,到了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以及对诸侯王各种苛刻件也不过是七国之乱的遗产而已。在汉景帝时期推恩令雏形已经出现,就比如五分梁国。推恩令的本质就是削弱诸侯王,这点诸侯王是心知肚明的。而七国之乱后,诸侯王面临毁灭性打击后,对诸侯王的一系列举措都是水到渠成。因为诸侯王无力力量反抗中央,反对你就去死。无论什么时候,谁力量强,谁说的算。

说回晁错。这个人并不讨人喜欢,他是一个刻薄无情的法学家,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公报私仇的小人。但他的才华是真,他为国为民的决心是真,他的历史贡献是真。

晁错活着的时候,为整个国家与民族做出了实质性的功劳。他的死,也是价值非凡,直接换来了后世百年和平。“用生亦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来形容并不过分。

晁错是一位真正的勇者。虽然他有很多不足,但我们并不能完全否定他。择其善者而从之才是正解。一家之言,如有错误欢迎各位读者斧正,如有其他意见,也欢迎评论交流,求同存异,共同进步才是正确的做法。

#君王皇帝#楚汉#诸子百家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