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十年微单 终是绕不开的NEX 关于微单的由来

2020-11-29新闻14

原标题:十年微单 终是绕不开的NEX 关于微单的由来

今年正好是索尼微单诞生十年,也是无反数码相机诞生的第十二个年头,当然了,如果我们不把徕卡的M系列也归到这一类的话。十年之前也就是2010年,无反相机起步不过两年,数码单反拥有着他市场的绝对话语权,无反与单反之间还算不上强龙与地头蛇的关系,这类相机的未来其实并没有如今看得那么清晰,当时占据主流位置的佳能尼康也没有半分的意向想要涉足这一片领域,在他们眼里无反相机不够专业,别说与单反即使和自己的G系列或者P系列相比都还不足矣到能叫板的程度。而十年之后我们知道一切都变了,单反渐行渐远,而无反相机开始了他的时代。这样的变化松下奥巴功不可没,但是索尼富士才是实质意义上的推动者,也正是在那一年索尼推出了还只是面向消费领域的NEX。而富士则算是预发布了还属于finepix之下的X100。

当时吸引到消费者的不仅仅是这两个系列,还有他们的日本MV广告,无论是NEX的那则,还是X100的那则其实都让人眼前一亮,前者打出了亲情牌、爱情牌,成长、相识、离别等等。无论是谁在当时看都会感动,而十年之后再看恐怕就是另一番滋味了,天知道有哪些镜头会与你十年的经历产生共鸣。当然广告的主旨还是相机,索尼看似无意的谈起了相机的变迁,好似后浪与前浪的一次对谈,过去与如今的一次交流。而富士的那则广告,则是从拍摄方式,摄影理念去向固有的僵化的思想去宣战,充满了激进的感觉。总之两则广告都很精彩也很经典。就像当时他们所推出的那三款机器。

作为上个十年绕不开的话题,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索尼的NEX系列。聊聊微单诞生最开始的那些事。

NEX这个系列诞生于2010年,由于NEX和奶昔谐音所以很多人也更爱称呼他为奶昔。他的出现同时也带来了微单这个名称。不过最开始索尼给他的称呼其实并不是微单。

若是当年NEX-5C和NEX-3一样没有选择在国内发布,很可能就不会有微单这个名词,我这么说你会不会有些奇怪,难道数码影像厂商还会有选择的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去发布不同产品么?

是的,如今天下一家,而且中国还是最大市场,所有的产品几乎都会与其他国家同时发布,甚至像不久前发布的α7c还是迁就了中国的发布时间。但是要知道在十年前,不仅国内的发布会是滞后的,而且产品也会有选择的发布。

我们以索尼为例,在NEX-3之前就有α850没有在大陆发布,这是索尼最后一款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作为索尼曾经试图用来与尼康D700和佳能5D系列抗衡的产品。这款相机只在中国香港上市,这让很多当时的柯美粉丝只能通过代购形式获得,当然此中原因过来人肯定知道,尽管α一直是柯美人的单反信仰,但是却始终无法撼动当时佳能尼康绝对的霸主地位,索尼虽然掌握着CMOS核心技术,还有着蔡司镜头和G镜头傍身,但是市场份额、利润说明了一切,从α100到α900其实一直业绩不佳、叫好不叫座,这或许是让索尼α850放弃大陆市场的原因之一,而且当时的索尼已经连续两年亏损,而且并不只是数码影像还有别的许多部门,不过后来姨夫来了一切就变了,就像10年微单来了,索尼影像也变了一样。

我们继续NEX的话题,当时的NEX-3虽然与NEX-5一同发布,却同样没有在大陆上市和销售,按照当时索尼的铃木隆之先生的说法,索尼认为相比于NEX-3,NEX-5更适合中国市场,但我个人认为可能还是在担心大陆市场对于这个新类型相机的接受度,毕竟当时的大陆市场单反和老牌劲旅有着极高的号召力,大家的目光还没有在无反上而是在期待更多的万元之下的全画幅单反相机。

NEX-3这款相机同样的需要去香港代购。我记得当时代购这款相机的还不只数码发烧友还有很多女性用户。因为除了这款相机比NEX-5C更为便宜之外,这款相机还有一个粉红色版本。这与当时发布的两款银色镜头搭配在一起非常漂亮。所以算是很宽泛的勾起了各类消费者的购买欲。不过么,对于发烧友而言之所以选择更入门的NEX-3,并不单单只是因为便宜还有另一个点,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聊。

回到微单这个名称的诞生,2010年索尼NEX系诞生,大陆选择了NEX-5,并命名为NEX-5C。这款产品在大陆发布之前,NEX这个系列并没有被叫做微单,而是统一的被叫做ILDC。最先这个称呼是在2010年初的PMA上,随后是CP+,那时这机器还只是模型,但名字基本就这么定了。ILDC,全称是Interchangable Lens Digital Camera翻译过来就是所谓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现在看来那是一种说了等于没说的感觉?难道单反相机就不能更换镜头了么?不过既然你索尼这么说大家也就这么理解吧。

但到2010年的6月,那场“精彩随心、精巧随行”的北京发布会上,索尼却为NEX-5C定下来一个全新的名字,一个中文的名字——微单,这绝对算是意料之外的故事。

按当时索尼的手代木英彦先生的说法,“微单”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决定的名字,他们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希望让它更好地被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所接受,但是在日本和其他国家并没有专门创造这么一个词出来,就是单纯的叫做“ILDC”。从翻译上来说ILDC肯定不能翻译做微单。

在索尼心里“微单”这样的中文名字,是想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机器的微型、小巧、便携;至于后面那个“单”自然是指单反,索尼的残念。它的镜头是可更换的,就像单反相机那样,同时,它也能提供和单反相机差不多的画质。所以叫它“微单”,这个称呼更加形而上一些,如果硬要翻译是不是该叫做MSLR或者MDSLR? 感觉上微单就像X战警,而单反或者旁轴就好像是绿巨人的意味,不知道这样的比喻算不算贴切。不过不管怎样微单的名字就这样被索尼确定下来,并应用在了NEX这个系列上。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叫微单还是叫ILDC,索尼能这样官方给出这样一个定义其实都挺不容易的,或者说是挺值得肯定的。

因为早在2008年类似结构的松下G1就已经发布了,然后是他的GF、GH等等还有奥林巴斯PEN系列等等。但是无论是松下还是奥林巴斯都没有明确的给这类相机去做一个定义或者命名,什么EVIL、什么新型桥式相机,还有叫单电的,当然也有一些叫无反,但这些都是民间的称呼,并不具备一呼百应的能力。

而2010年索尼给出微单这样一个官方的叫法算是暂时的让这类相机告别了命名混乱的时代,因为,大多数人那个时候就都开始浑沦吞枣的管这类相机叫微单了,甚至有品牌也开始在一些官方的稿件中称呼自己的这类相机叫微单,如果没有记错好想是三星,当然那个单,不是单反而是是单电的意思。难不成当时他们就已经预见了会有GX100这样的巨单么?

随后就出现了众所周知的索尼微单TM事件,索尼希望微单这个词成为他独享的moment,你可以叫微型单电但就是不能简单的叫微单,毕竟这是老子起的吗,当然这看上确实去有点不太局气,如果当时索尼大气一点,很有可能微单这个称呼就这么被定义下来了,以后再去回味,那也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TM事件,让其他厂家不得不去想别的叫法,无反相机这个称呼也在这个时候也就开始慢慢流行起来,如果没有记错,2015年消费电子协会,也就是CEA才对这类相机给出了统一的称呼Mirrorless Cameras全称是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翻译过来叫“可换镜头无反光板相机”,和单反相机一样属于 “内置可更换镜头相机”(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s)的一个子类。直到这时候这类相机才算是渡过了一个命名扯不清理还乱的时代。于是微单这个词也就真的成了索尼独享的moment,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中国地区独享的moment。不过现在看来,民间的叫法谁又能真的控制,现在很多人还是会叫叫无反叫叫微单,佳能甚至后来还想出了专微这个词。我们有幸就这样见证了一个新型相机结构诞生时连命名都硝烟弥漫的状态。

不过尽管厂商们在名字上剑拔弩张,但你仔细去想,无反相机这个称呼其实也就比ILDC往前进步了一点,你还是会觉得这个称呼不够准确,这也就是为什么开篇我会说如果徕卡M系不算在这一类的话,但如果你以轴线去规定的话,那又麻烦了,那富士的X-PRO怎么算。所以无反这个称呼你要去深究肯定是没有当年的旁轴或者单反站得住脚。不过这些就不是这次要讲的故事,这次要讲的索尼和他的NEX,关于微单的诞生,下集我们来聊聊那些过往的机型。

#相机发烧#微单#索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