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传承之道”古籍展专家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2020-11-28新闻15

专家仔细观看“传承之道”古籍展展品。 李申 摄

明闵齐伋刻朱、墨、黛三色套印本《战国策》。

人民网深圳11月28日电(王星、李申)11月28日,一场以“传承之道”为主题的古籍善本研讨会在深圳博物馆举行。来自国内各地的古籍研究专家、收藏家、出版家、博物馆负责人齐聚一堂,观看“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史部善本展(下)”,共商古籍善本的保护和“活化”。

据了解,自2018年起,深圳博物馆携手荣竞文脉馆,按照中国古代图书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举行“传承之道”系列古籍善本展,向公众普及和推广中国典籍文化。

研讨会上,深圳博物馆副馆长蔡惠尧介绍,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古籍的保护传承,深圳博物馆也在努力让古籍“活起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怎样策展才能让古籍不止停留在学术界的欣赏范围内,而更能让大众都感受到它的美和趣味。希望各位专家对我们的展览提出宝贵建议。”

作为“传承之道”展览的总策划,荣竞文脉馆馆长、收藏家黄洁从收藏的角度,介绍自己在古籍收藏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并谈到古籍在国家甚至在世界史中的地位。在他看来,“古籍是人类发展、认知世界最核心、最有价值、最深沉、最厚重的载体。呵护古籍善本,就是呵护中华民族之根”。

“对于我们这种天天泡在古籍中的人来说,也许一眼就能看出一本古籍好在哪里。可是普通大众未必有这个概念。”清华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刘蔷建议,如果能在展览里把专业知识说清楚,例如,做一个小标签说明“三色套印”的善本比起别的善本好在哪里,大众可能会对此有更直观的认识,提高对古籍的欣赏理解力,同时也会对古籍展览产生更多兴趣。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德龙说,古籍不仅是我们了解历史的窗口,还是考古等工作的重要参考。“有时候,一件文物出土了,我们单凭它本身还不能够确定它的年代和信息。这个时候,古籍就是最重要的作证。是真是假,古籍一查便知。”

“现在高新技术这么发达,完全可以将古籍扫描成数字本,进入数字化体系统一管理。”北京文津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董光和说,“这样一来,专家学者不仅能更方便查看古籍,也能将国家现存的古籍信息归纳整理。日后无论做研究还是查数据,都会更加方便。

学苑出版社副总编战葆红从出版的角度谈到再生性古籍保护的重要性,建议古籍也可以作为文创产品推向市场,让更多人了解古籍的价值与意义。“我看见现在有很多博物馆都在做文创项目,这其实是很好的趋势。除了做挂饰等周边产品,我们还可以考虑做古籍的‘高仿’,也就是做刻本,完全模仿古籍的样子做书,这也是文创的一种。”

“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史部善本展(下)”甄选史部古籍124部(套),侧重史部中别史、杂史、史钞、史论、地理、典章律令、书目类、金石碑刻类等著作的展示,以“名山事业”“禹贡河山”“百代典章”“艺文见存”“金石耀古”五个单元,分门别类介绍中国古代史部古籍的相关知识。展览将持续到12月6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