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举制选拔人才,从隋朝大业元年时就开始实行,到清朝已有1000多年历史,最开始的科举制度是由隋文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为朝廷收纳更多的新鲜血液,其制度还不算太完善,后来经过唐、明、清的完备,科举制度更上一个台阶,越来越沦为封建统治阶级巩固皇权的工具。
科举制度
到了清朝,这把双刃剑越来越显示出对人类身心的残害,有的人可以凭借这场科举跳出贫困的束缚,直冲青云,而有的人则可能一生都考不过科举,昏昏沉沉度日如年。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也是清朝废除的,那么比起前代,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清朝,它的科举制度是不是也有什么奇特之处呢?清朝的科举分成三种,第一种是童生试,第二种是乡试,第三种是会试,童生试是最基础的,考过了就是秀才,可以进入乡试,乡试考过了进入会试,会试过了,则可以入朝为官。
科举的乡试和会试最为难熬,需要考三场,考九天,考试地点叫做贡院,是由许多格子间构成的简陋建筑,现在的北京还有贡院的遗址,贡院的小隔断既狭小又密集,每个小格子正好能坐下一个人,前面有个挡板,考生进去后,放下挡板,开始考试。
空间狭小
那么这座小格子究竟有多大呢?距测量,明清时期每间号舍宽三尺,深四尺,后墙高八尺,前檐约高六尺,清代每尺相当于31.1厘米,如此算来,则每个号舍的建筑面积只有1.16平方米,虽然有专门的木板放置下来可以休息,但是考试面积还是过于狭小。考试时间上,如果第一场考试是八月初九,那么考生就需要初八那天进入号舍,一共三场考试,共呆九天六夜。每个号舍所在的地点也不同,有不幸运的考生,可能会被分配到厕所旁边的号舍,在臭气熏天的环境中学习、睡觉,那是最大的折磨了。
除此之外,明清科举考试还有一个规定,就是“登蓝榜”,倘若在考试中有考生的试卷被水碰湿或者被雨水打湿,考官将会用蓝笔标注出来,意味着试卷未改,便提前落榜,因此,考生们会非常注重科举考试的卷面。